刹那间,一百多艘楼船上的火箭手迅速就位,动作熟练而又慌乱,整齐地搭弓上箭,点燃火箭尾部的引线。
随着一声令下,一两万支火箭如同一群疯狂、失控的火鸟,带着尖锐刺耳、划破夜空的呼啸声,如飞蝗般射向钟鹏举的舰队。
火箭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夺目、仿若流星划过的弧线,照亮了整个江面,一时间,江面上仿佛繁星坠落,美得让人胆寒。然而,这些火箭都没有射到目标,因为他们的射程只有三四十丈远!
即使,假如,如果能够射到钢铁战舰上,也只会溅起几点微弱的火星,便如同垂死的萤火虫般瞬间熄灭,无法对坚固无比、仿若钢铁堡垒般的战舰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钟鹏举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这冷笑中带着对敌军主将方寸大乱失去理智的攻击的不屑与对自身战舰的自信。
但他的内心却丝毫不敢放松,暗自思忖道:“他们必定还有后招,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这场战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就在一刻钟前。
就在钟鹏举命令停车布阵,准备发动第一轮混合远程攻击的时候。
就在陈有成命令舰队立即启航迎战的时候。
饶州各船的划桨手立即下到桨舱,一看全傻眼了,桨舱已经进水,哗啦啦,咕咕噜噜,势不可挡。
楼船是一种大型的战船,船体高大,有多层结构。划桨手一般位于专门设置的桨舱或靠近船舷的位置,这样便于他们操作船桨推动船只前进。
在底层或中下层安排划桨手,一方面可以使船体的重心更低,有利于保持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划桨手在相对较为安全的空间内工作,减少战斗中受到敌方攻击的风险。同时,这种布局也方便通过船桨的不同组合操作来控制船的航向和速度。
接着钟鹏举第一轮远程攻击驾到,现场爆炸声、惨叫声、撞击声、断裂声掩盖了一切!他们第一次见到天雷火爆炸,第一次见到霹雳炮燃烧,这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都被炸懵。
天雷火能够剧烈地爆炸,杀人无数,震耳欲聋;霹雳炮爆裂开来,引起大火,其声如雷。这些古代人受时代局限很容易与激怒上天联系起来,所以对使用这些武器的人钟鹏举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几乎所有舰队的指挥员注意力都放在敌人发动的第一波打击上,没有人留意到船底开始进水问题的严重性上。
“报!”一名斥候气急败坏地跑来汇报,“弊家伙啦,进水啦!”
陈有成气急败坏,一脚踢在报信人的嘴上,怒斥道:“你tmd才进水,讲什么鸟语!”
“报……所有……船只的船底……都被凿破……”那名惊恐万分的斥候满嘴鲜血,结结巴巴地说道。
陈有成不等他说完,一剑撂倒他。
他立即下令各舰大部分人马去堵漏,同时入水较轻的边堵漏,边全速向钟鹏举舰队扑过去打近战!
目前这个时代的造船业全部没有采用分隔船舱结构,也缺乏有效的防水措施,尽管已经有一些简单的防水处理方法,但整体防水技术不够完善,船板之间的缝隙容易渗水,水密隔舱的工艺也不够精细,一旦船舱进水,排水较为困难。
但钟鹏举舰队的军舰全部采用分隔船舱:借鉴现代潜艇的结构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将船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船舱。这样即使某个船舱进水,也能有效防止海水蔓延到其他船舱,提高船的抗沉性和安全性。
即使是钟鹏举首批战舰是木质船体加外安装钢甲也对木制船体采用燕尾榫等复杂榫卯,在船板连接部位,使用燕尾榫、穿带榫等更复杂、更牢固的榫卯结构,使船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减少缝隙,降低渗水的可能性。
优化榫卯配合精度,提高榫卯的加工精度,使榫头和榫眼的配合更加紧密,间隙更小。采用磨具打磨等方法,对榫卯进行精细加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其次采用麻丝桐油灰填缝,将麻丝与桐油、石灰等混合制成油灰,在船板拼接时,将油灰填充在榫卯结合处和船板缝隙中。麻丝能增加油灰的韧性,桐油和石灰则具有防水性能,可有效堵塞缝隙,防止漏水。
最后在船体钢甲焊接口和木材表面涂抹桐油和烤蜡技术。
钟鹏举的第二轮抛石机攻击紧接着迅猛展开。
饶州叛军的楼船甲板上,惨嚎声与木料崩裂的声响交织,不绝于耳。
钟鹏举军的火器仿若夜空中陨落的流星,呼啸着冲破昏暗夜色,第二轮攻击中又有二十条战船中炮,中炮的船只浓烈的猛烈的火势、硫磺味和刺眼的石灰粉弥漫开来,夹带着防火蒙皮的焦糊味呛得众人几近窒息。
陈有成的旗舰被重点照顾,分别中了五个霹雳炮和五个天雷火,火势已经不可逆,人员被炸死一半,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
然而,此刻最致命的危机,源自船底那令人胆寒的汩汩水声——一百三十艘战船竟同时遭敌军凿船,江水正从船底分布不规则的数十个碗口大小的破洞和三指手指宽的十数丈长的裂缝汹涌倒灌而入,势头汹汹,仿佛要将整艘战船瞬间吞噬。
凡是被水淹没了船底舱的都弃船。
能够排水,水只淹到齐腰深的还可以救一救,尽一下人事。
“快!用麻絮把洞塞住!”一条船上的统领大喝一声,一脚踢开身旁仍在燃烧的火罐,伸手抄起一旁浸透桐油的棉被,朝着裂口奋力扑去。
数十名士卒见状,纷纷赤着膀子,如陷入绝境的困兽般疯狂,将棉絮、麻索以及随手抓到的碎木板一股脑儿往缝隙里塞。
紧接着,又有人匆匆抱着滚烫的铁锅赶来,将锅中熬化的沥青迅猛泼洒在堵漏物上。黏稠的沥青与汩汩涌出的血水交融,在舱板上迅速凝结,形成一块块诡异而又可怖的黑色硬块。
但无奈楼船吃水太深,江水压强大,冲击力实在太强,这边刚勉强堵住一处漏洞,那边又有新的地方的水柱开始更加猛烈地激射而出。
叛军们手忙脚乱,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心中满是绝望与焦灼,眼神中透着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挣扎。
甲板下方,绝望的哭喊阵阵传来,大部分战船底层舱室已然积起半人深的江水。叛军们手持铜盆、木桶,拼尽全力疯狂舀水,顺着舷窗奋力泼向江面,可江水渗入的速度却丝毫不减,无情地宣告着他们努力的徒劳。
这时,有人扯着嗓子嘶吼:“别再白费力气了,赶紧去找木板加固舱壁!”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卒闻言,立刻抡起斧头,朝着备用船板劈去,“砰砰”几声,木屑飞溅。随后,他们迅速将劈开的船板钉在舱室交界处,试图以此阻挡江水继续蔓延。
还有人灵机一动,急忙将装着粮草的麻袋拖过来,一层一层垒成堤坝模样,期望能借此减缓江水流动的速度,为战船争取些许生机。
与此同时,部分叛军挥斧劈开舱壁,试图让积水均匀分布,以此延缓战船侧翻。另有一些人则将成捆的芦苇、稻草匆忙塞进船舱,满心期盼着能借助这些物件的浮力托起不断下沉的船身。
可芦苇和稻草刚一接触江水,便迅速被浸透,散发出刺鼻的腐臭气味。一名叛军军官见此情景,高声呼喊:“快把绳索拿来,把这些草捆扎紧!”众人赶忙依言行动,用绳索将草捆紧紧绑住,满心期许着能借此形成一层有效的浮力层,支撑住摇摇欲坠的战船。
“结阵!准备迎敌!”就在此时,号角声如利刃般划破夜空。叛军们顾不上浑身湿透、衣甲沉重,纷纷抄起武器,朝着船舷冲去。
箭矢在空气中呼啸而过,带着死亡的气息。混乱之中,有人抱着成捆的竹筏纵身跳入水中,试图用绳索将一艘艘濒死的战船连接在一起,组成一道临时的浮动防线。深夜的江水冰冷刺骨,很快便漫过膝盖,浸透的衣甲愈发沉重,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