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举把现时的彭蠡湖和现代的鄱阳湖两相对比。
目前这个时期,彭蠡湖周边态环境原始,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少,湖水清澈,营养物质来源自然,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鱼类饵料丰富,为鱼类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
现代,尽管鄱阳湖仍是重要的生态湿地,但面临着一些生态压力,如周边人类活动增加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改变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和鱼类的栖息、繁殖场所,对渔业资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而现代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农业生产等,导致江西境内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水色较为混浊。
目前这个时期的捕捞。方式较为原始简单,主要使用小型渔具,如渔网、鱼叉、钓竿等,捕捞效率较低,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
现代,捕捞技术和工具日益先进,如使用机动渔船、大网目渔网以及一些电子设备辅助捕捞,捕捞效率大幅提高,但也容易导致过度捕捞。不过,后来为保护渔业资源,对捕捞工具和方式有了更多限制和规范。
现代鄱阳湖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每年有大量候鸟来此越冬,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如白鹤、东方白鹳等。同时,湖区的鱼类资源也很丰富,有各种鱼类200多种。
现在这个时期彭蠡湖相当于一千年前的鄱阳湖,虽然钟鹏举现时缺乏详细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但当时的生态环境受人类干扰较少,可能为更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生物种类或许更为丰富。
周边人口与经济:
目前这个时期,彭蠡湖湖区周边全部州县人口就四五百万人口,人口密度很低。而现代鄱阳湖地区是夏国南方重要的人口聚集区之一,沿江沿湖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目前这个时期,彭蠡湖周边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水平极低。现代鄱阳湖地区经济更为多元化,除了传统农业,渔业、工业、旅游业等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例如,鄱阳湖水系是夏国重要的水产资源产区,周边有许多水产养殖基地;同时,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这个时期的彭蠡湖和现代的鄱阳湖都是通江吞吐型湖泊,但现代由于水利设施建设、气候变化等因素,鄱阳湖的水文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受上游水利设施蓄水、抬水以及降水变化等影响,鄱阳湖秋冬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一年比一年提前,水位变化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这个时期彭蠡湖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保持水土能力较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灾规模。但目前杨吴以前的执政者搞圩田开发(如在湖滩筑堤围垦)会压缩湖泊调蓄空间,若遭遇强降水,反而可能加剧局部内涝。
当前捕捞规模有限:
目前这个时期,彭蠡湖周边人口较少,捕捞工具原始(如小型渔网、渔叉),捕捞量主要满足本地聚落的食物需求,因为没有冷藏设备不能长途贸易。渔民可能以“副业”形式存在,鱼类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当时生态环境未受大规模破坏,湖水清澈,鱼类(如鲤、鲫、鳊等普生鱼类)自然繁衍条件优越,但因人口和技术限制,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渔业起农业附属作用:
渔业现时只能作为农业歉收时的食物补充。例如,若遇水旱灾害,周边农民可通过捕鱼缓解粮食压力,但尚未形成“渔粮并重”的经济模式。
航运与渔业的协同:
彭蠡湖是长江中下游水运通道的一部分,以前的当政者在湖岸设置渡口或税卡(如“舟赋”),但主要目的是控制航运而非渔业税收。
夏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的史料(如《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极少提及鄱阳湖渔业,仅记载南唐“屯田于湖滩”“兴修水利”等农业活动,间接说明渔业尚未成为政权关注的经济重点。
夏国鄱阳湖周边五代墓葬中出土的渔具(如小型鱼钩、网坠)显示,当时存在渔业活动,但规模较小,与农业工具(如铁犁、镰刀)的出土数量相比,地位明显次要。
所以钟鹏举思考的结论就是:
五代十国时期,彭蠡湖的渔业经济处于“自然捕捞、区域自给”的初级阶段,是农业经济的附属补充,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或成为政权财政的重要来源。其地位与现代作为“夏国淡水渔业核心产区”的角色差异显着,反映了近千年来鄱阳湖周边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迁。
下一步钟鹏举决定综合开发彭蠡泽,采用“渔粮并重”的经济模式,同时要兼顾生态和防洪。
第一百四十五日
钟鹏举已在湖上航行了六日。
湖上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千余年前的原始生态的风景令钟鹏举很好奇,感到很新鲜。
钟鹏举回到狼山泊附近,凭感觉往西北方向沿着湖岸航行。
夏天的湖面凉风习习。
鄱阳湖的景色都很优美,简直无与伦比。
夏日的彭蠡湖,芦苇是最蓬勃的生命注脚。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整片苇荡已在湖风中舒展筋骨,碧玉般的叶片相互摩挲,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千万个窃窃私语的精灵。它们笔直的茎秆足有一人多高,密密麻麻地立在浅滩上,织就一片翠色的绸缎,随着起伏的地势铺展到天际线。
正午的阳光将苇叶镀上金边,每片叶子都成了发光的翡翠。风掠过湖面时,苇浪便一波接一波翻涌,绿浪间偶尔闪过几株开着絮状白花的芦苇,像浪花溅起的碎银。远处渔舟划过,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扑棱棱地掠过苇梢,长长的倒影在苇叶间晃动,与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暮色降临时,芦苇丛被染成琥珀色。归巢的鸟儿在苇杆间穿梭,将枝桠压得轻轻摇晃,惊落几滴藏在叶尖的水珠。湖水拍打着苇根,发出规律的轻响,混着蛙鸣与虫吟,为这翡翠色的世界奏起夜曲。月光爬上苇梢时,整片苇荡都浸在银辉里,叶片边缘泛起微光,宛如撒落人间的银河碎屑。
正午时分。
钟鹏举望着眼前的一条芦苇带出神,心中不由一动。
只见这条芦苇象一根长长的柄,这根长长的柄在丰水期是淹在水面下的浅滩,上面长着芦苇。
如果是秋冬枯水期,这根长长的柄(浅滩)不就是露出来了吗?前些天他只顾看带有陆地长柄的小岛,忽略了丰水期淹在水下的柄。
这根柄子有三四里长,延伸到湖里,柄子的尽头竟然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岛,岛上什么都没有,除了芦苇,但高出水面不少,丰水期也是露出湖面的,只是被密密麻麻的芦苇覆盖着。
这个小岛一点也不起眼,就是很常见的芦苇洲滩,附近还有其他的芦苇洲滩。从远处望过来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岛,而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芦苇荡。
钟鹏举心头一阵狂喜。
他登上那个岛,有现代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
钟鹏举刚才在周边活动的时候,几个时辰都望不到人和船只。
这个季节农夫们都在田底里料理农桑。新彭蠡泽方圆几千平方公里,真的是人迹罕至。
他把这个岛勘察了一遍,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岛中间半个足球场大的区域的芦苇长得很稀疏,不少是倒伏在地的,有人活动的痕迹,但不是新的痕迹。在外面是发现不了岛中间的情况的。
钟鹏举随手拿起铁锹往下面挖,泥土也比较干爽松软。挖了三四尺多深便触到硬物,是沙和碎石,扒开沙石一望,下面却是一层层的油纸,铲掉油纸,他像望见了小姑娘和大姑娘她们两个人的美丽宝贝一样,额头的血管差点要爆裂……
(作者有话说附上彭蠡湖的景观)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