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倡议”如同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宇宙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尽管同盟尽力控制信息流,以相对缓和、强调“共同研究应对”的方式发布,但“存在吞噬性阴影”这一核心概念本身,就足以击穿大多数文明的理智防线。
回响港的通讯网络在信息发布后的几个小时内彻底过载。恐惧如同超新星爆发后的辐射,以光速在已知宇宙中扩散。
一些边缘星域的小文明陷入歇斯底里的绝望,社会秩序瞬间崩溃,末日论调大行其道;一些强大的军事文明则第一时间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疯狂地扫描星空,将任何未知信号都视为“阴影”的前兆,甚至险些与邻近的“可疑”文明发生冲突;贸易航线大幅缩减,星际交易所指数断崖式下跌,建立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的经济体系摇摇欲坠。
更有甚者,一些极端教派和势力趁机崛起,他们将“阴影”神化,宣扬顺从与自我毁灭才是唯一的救赎,或是鼓吹用特定文明的牺牲来“献祭”以换取安宁,引发了新的动荡和暴力事件。
这一切,都在同盟的预料之中,但亲眼目睹其惨烈程度,依然让苏茜和核心成员们心情沉重。他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恐慌。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与绝望的汪洋中,星星点点的理性之光,也开始顽强地闪烁。
首先响应的,是那些早已对宇宙深层奥秘有所探索、或自身文明曾经历过重大存亡危机的古老种族。逻辑终端所属的“理性方舟”联合体,几乎在收到信息的同时就表示了全面支持,并立刻开放了其庞大的宇宙观测数据库。埃隆·星语背后的奥术联邦,其最高议会经过紧急磋商,宣布调动所有预言池和灵能观测站,全力协助分析“阴影”的非物质层面特性。
更令人鼓舞的是一些中立强大文明的表态。一个长期闭关锁国、专注于维度数学研究的“弦论编织者”文明,主动联系同盟,表示他们早在数万年前就已通过数学模型推演出宇宙存在“结构性缺陷”的可能性,并愿意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另一个以生物科技见长的“共生之环”文明,则提出了利用特殊生命形态感知“信息真空”区域的设想。
与此同时,“火种传承”计划早期引导过的、如同“晨曦文明”那样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年轻文明,在经历初期的恐慌后,大多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责任感。他们或许无法在尖端研究上做出贡献,但他们积极维持内部稳定,并愿意提供算力、资源或作为特定实验的观测点。
这些积极的回应,如同黑暗潮水中的一座座灯塔,虽然无法立刻驱散全部恐慌,却为同盟提供了继续前行的支点和信心。
“生存研究网络”在动荡中艰难起步。来自不同文明、形态各异的科学家、思想家通过虚拟会议、量子纠缠通讯器汇聚在一起,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沟通障碍,但求生的共同目标压倒了一切。
第一次跨文明“阴影研究峰会”在回响港的虚拟空间召开。与会者看到的不是彼此的外形,而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意识投影和代表其专业领域的信息流。
会议充满了激烈的争论:
弦论编织者用复杂的几何语言描述“阴影”可能是一个“退相干”的宏观表现;理性方舟的代表则坚持需要更多实证数据,呼吁发射专门的探测器前往“阴影”边缘;奥术联邦的预言师们则分享了一些模糊的、关于“古老平衡被打破”的灵视片段;而来自一个机械文明的代表,则提出是否可以构建一个模拟“阴影”吞噬过程的数学模型,以逆向推导其规则……
思路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思想的碰撞正在产生火花。
苏茜作为会议主持者,看着这纷乱却充满生机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恐慌依然存在,外部局势依然严峻,但联合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灾难的受害者,而是主动出击的探索者。
在峰会进行中,专项组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通过整合多个文明的历史天文档案,他们发现,“阴影”的扩张并非完全随机,其路径似乎与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关联,并且在经过某些特定类型的古老脉冲星时,其前进速度会有规律性地波动千分之三!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但至关重要的发现!它证明了“阴影”确实遵循着某种规律,是可以被研究和预测的!
消息传出,正在进行的峰会爆发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文明的“欢呼”(以各自文明的方式表达)。希望,哪怕只有一丝,也足以点燃更多的勇气。
恐慌的潮水并未退去,但理性的星火已然燎原。守望者同盟引领的这场破壁之举,终于在绝望的深渊边缘,为已知文明搭建起了一个摇摇欲坠,却承载着全部希望的——智慧方舟。
赵战的意识传来一阵清晰的波动,那是一种对同盟在巨大压力下仍能凝聚起如此力量的赞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似乎看到了某种可能性,某种需要集合众生智慧才能实现的、对抗终极虚无的……微光。
(未完待续)
喜欢人类意识永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人类意识永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