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林烨的歌声如同深秋的溪流,清澈而带着凉意,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没有炫技的高音,没有激烈的情绪宣泄,只有一种内敛的、深入骨髓的诉说。观众席上,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仿佛怕一丝声响都会惊扰了这份静谧的哀愁。
吉他轻柔地勾勒着旋律的骨架,而真正赋予这首歌灵魂的,是那穿插其间的古琴与箫声。
当林烨唱到“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时,李叙教授的手指在古琴上轻轻一拨一揉,几个寥落而空灵的音符逸出,不像旋律,更像是一种意境的描摹,如同远山上飘过的云,又如旅人回望故乡时那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琴音恰到好处地填补了歌声的留白,将那份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渲染得更加深邃苍茫。
紧接着,到了“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这一句,情绪层层递进,对远方的渴望与现实的漂泊感交织攀升。
就在歌声将落未落之际,笛箫演奏家赵青将洞箫抵于唇下。
一缕箫声,如同自山谷幽深处袅袅升起,悠扬、寂寥、穿透人心!那声音清越而略带寒凉,仿佛带着塞外的风沙,又似凝练了月夜的清辉,准确地抓住了“流浪”二字的魂!
箫声与林烨的嗓音完美融合,非但没有被掩盖,反而像为一幅水墨画染上了最动人的色彩,将歌词中那份看似浪漫、实则艰辛的追寻,刻画得入木三分!
那颖评委闭上了眼睛,手指随着旋律轻轻敲击桌面,完全沉浸其中。王峰身体前倾,脸上写满了惊叹,仿佛在解析这精妙无比的声场构建。就连一向以严苛着称的吴峰,也微微仰头,眼神放空,似乎在追寻那箫声飘去的远方。
后台,其他选手鸦雀无声。张艺星抱着手臂,脸色变幻不定。他引以为傲的炸场舞台,在这纯粹靠音乐意境营造出的强大感染力面前,显得如此浮躁和苍白。这是一种维度上的差距,无关技巧,关乎灵魂。
苏雨墨站在侧幕的阴影里,看着舞台上那个与琴箫、与音乐浑然一体的身影,看着他眉宇间那份沉浸与超然,清澈的眼眸中流光溢彩。她知道,他再一次做到了,将抽象的情感与古老的文化符号,化作了可听可感的动人乐章。
间奏部分,吉他和弦乐稍稍退后,古琴与箫展开了一段简短的对话。琴声古朴沉着,如同大地;箫声飘逸悠远,如同天空。这一下一上,一实一虚,仿佛演绎着天地的呼吸,也暗合着旅人脚下的大地与追寻的远方。
最后一段副歌,林烨的歌声更加收束,几乎是用气声在吟唱,情感却愈发浓烈。琴声与箫声也变得更加克制,若有若无地衬托着,直到最后一个字落下。
“流浪远方,流浪……”
余音袅袅。
吉他止息,琴箫收声。
舞台陷入一片极致的寂静。追光笼罩着林烨和李教授、赵青老师三人,构成一幅永恒般的剪影。
没有立刻爆发的掌声,所有人都仿佛还被困在那片由琴箫和鸣构筑的、关于远方与乡愁的梦境里,久久无法回神。
(第二十九章 终)
喜欢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