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一天比一天紧,带着南方特有的湿冷,钻进人的骨缝里。车间里依旧轰鸣,但一种无形的、焦躁的气息开始像水渍一样,在灰扑扑的工衣间蔓延。墙上贴出了春节放假通知,以及鲜红的“春节期间留守人员报名表”。
回家。这两个字像有着巨大的魔力,牵动着每一个异乡人的心。
宿舍里的夜谈会,话题几乎全部围绕着回家展开。谁抢到了票,哪趟车便宜,给家里带了什么年货……声音里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胖子早就嚷嚷着要回去吃他老妈做的腊肉,猴子也计划着去见相亲的姑娘。只有强子,在热烈的讨论中,保持着沉默。
他何尝不想回家?想看看父母是否又添了白发,想摸摸妹妹是否长高了,想吃一口家里灶台上炖的、带着柴火香的年夜饭。那封写着“儿,安好”的信和寄回去的钱,远远无法替代真实的陪伴。
可是,算盘在心里拨了又拨。春节期间的加班费是平时的三倍,留守还有额外的红包。来回的车票是一大笔开销,而且,年后工作机会如何,谁也说不准。他刚站稳脚跟,不能冒这个险。
当胖子兴冲冲地问他什么时候去买票时,强子摇了摇头,低声说:“我……今年不回去了。”
“啥?”胖子瞪大了眼睛,“你不回去?过年啊!强子!”
“嗯,留下来,多挣点。”强子笑了笑,那笑容有些勉强。
胖子看着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明白强子的处境。
报名表上,“李强”的名字,孤零零地写在留守人员那一栏的前几个。看到他的名字,一些原本犹豫的工友,似乎也下定了决心。最终,生产线还是凑够了维持基本运转的留守人员,大多是像强子这样家境困难、或者路途实在太遥远的。
年关越来越近,车间里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少。往日拥挤的流水线变得稀疏落落,食堂不再需要抢座位,宿舍也空了一大半。那种熟悉的、属于集体劳作的喧嚣和压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旷和寂静。而这种寂静,反而放大了那份刻骨的思乡之情。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
工厂区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本地工人都回家了,外地工人也走了十之八九。宿舍楼里,只剩下零星的灯光。窗外,偶尔能听到远处市区传来的、模糊的鞭炮声,更衬得厂区里死寂一片。
强子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床板上,望着天花板上那盏蒙尘的节能灯。手机里,家族群的消息响个不停,是亲戚们晒的年夜饭照片,丰盛得刺眼。母亲打来了视频电话,镜头那边,是一张摆满菜肴的圆桌,父母和妹妹的脸挤在屏幕里,笑着问他吃了没有,让他照顾好自己。
“吃了,吃了,厂里会餐,好得很。”强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快,镜头小心地避开了空旷的宿舍背景。
挂断电话,宿舍里重新陷入沉寂。那顿虚构的“丰盛年会餐”,不过是食堂给留守人员加了个鸡腿的普通盒饭。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推开了。
是线长老周,和他身后的陈组长,两人手里都提着几个大大的塑料袋,里面装着熟食、花生、瓜子和几瓶白酒。
“都起来都起来!别挺尸了!过年了!”老周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带着威严,却难得地透着一丝温和。
他们挨个宿舍把留守的工人都叫了起来,集中在最大的那间宿舍里。用几张旧桌子拼成了一个大桌,把带来的熟食——烧鸡、卤味、凉菜——打开,花生瓜子撒上,酒瓶盖拧开。
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温馨的装饰,只有一群回不了家的男人,围坐在简陋的拼桌前。起初气氛还有些拘谨和沉闷,但几杯辛辣的白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
老周和陈组长也放下了平时的架子,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话题不再是产量和质量,而是老家过年的习俗,家里的孩子,对新一年的期盼。
强子坐在角落里,听着带着各地口音的谈笑,看着眼前这些同样无法团圆的面孔,心里那冰冷的孤独感,似乎被这粗糙的温暖驱散了一些。他们是被留下的人,但在此刻,他们又是一个临时的、彼此依靠的“家”。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依旧遥远。宿舍里,烟雾缭绕,人声嘈杂。
强子端起面前那杯劣质的白酒,仰头喝了一口。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带来一种真实的刺痛感。
这个年,没有家的温暖,却有另一种重量。它沉甸甸的,是由无法团圆的遗憾、三倍加班费的现实、以及工友间粗糙的互助共同熔铸的。
他知道,明天,大年初一,流水线依旧会启动。他还会坐在那个工位上,继续打他的螺丝。
但过了今晚,他好像又不一样了。
喜欢螺丝人生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螺丝人生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