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官轿碾着积雪停在辛府前时,门房的灯笼在风雪里晃成一团模糊的橘红。
辛弃疾搁下茶盏,指节在案上叩了叩——他早算到这一步,却偏要让来者等足半柱香。
“大人,大理寺左评事吴明远求见。”亲卫掀帘进来,哈出的白气里带着几分冷意,“说是奉圣谕,要查去年秋间的‘密信案’。”
书斋里炭火正旺,辛弃疾却只披了件青布棉袍。
他起身时腰间祖父遗剑轻响,目光扫过案头那本《伪证源流考》,封皮上“李烶呈”三字墨迹未干。
“请吴评事到前堂。”他扯了扯衣襟,“再给绿芜传信——柳府后巷的梅树,该动一动了。”
前堂的檀香混着雪气钻进鼻腔时,吴明远已立在青砖地上,官服下摆沾着融雪的水渍。
见辛弃疾进来,他忙作揖:“辛大人,圣上口谕,着大理寺重审密信旧案,还请大人配合查验文书。”
“吴评事请自便。”辛弃疾端起茶盏,指腹摩挲着釉面冰裂纹,“不过去年案宗早交转运司存档,若要查,怕得去赵判官府上。”他抬眼时目光如刀,“毕竟赵某是当时监印官。”
吴明远的喉结动了动。
他自然知道赵判官是陈景渊一党,可圣谕里“彻查”二字压得人喘不过气。
“那……下官这就去赵府。”他拱了拱手,转身时官靴在青石板上磕出脆响。
雪夜更深时,绿芜裹着灰布斗篷溜进辛府后门。
她发间沾着碎雪,怀里紧揣个油纸包,刚掀帘就被范如玉接过:“可冻坏了?”
“夫人您瞧。”绿芜抖开油纸,几片焦黑的残纸落在案上,“赵判官今夜在书房烧东西,我早把薄绵纸糊在梁上接灰。”她指尖点着残片,“拼出来这几个字——‘黎阳’、‘接应’、‘辛某手书’。”
范如玉的眉峰骤紧。
她取过放大镜,借着烛火细瞧,残纸上“接应”二字边缘有墨渍晕开,分明是从某封密信上撕下来的。
“黎阳是河北要冲,张六郎的义军正屯在那里。”她抬头时眼底寒光一闪,“赵判官这是要伪造通敌证据,嫁祸给夫君!”
后园梅林的雪被夜风吹得簌簌落。
辛弃疾站在老梅树下,仰头望着缀满冰珠的红瓣——这梅树是范如玉嫁过来那年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他摸出腰间的剑,剑鞘上“还我河山”四字被手汗焐得温热。
“夫君。”范如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裹着月白狐裘,手里捧着个铜手炉,“绿芜的发现,我都知了。”
辛弃疾转身,雪落在她鬓边,他伸手替她拂去:“他们要我急,我偏要慢。”他指腹蹭过她手背,“明日我上《自陈疏》,称嫌疑未绝,愿暂解兵权。”
范如玉一怔:“解兵权?”
“这是饵。”辛弃疾拉着她往暖阁走,“主和派最怕我握兵,我主动交权,陈景渊必然松懈。等他们以为我失势,才会把狐狸尾巴全露出来。”他停在廊下,望着檐角垂落的冰棱,“你且看,三日后陈景渊的病该好了。”
果然如辛弃疾所料。
第三日早朝,陈景渊着绯色朝服上殿,奏对时声如洪钟:“辛某知惧,乃社稷之幸。”孝宗捏着《自陈疏》沉吟片刻,最终准了“暂卸军务,留察民事”。
辛府的朱漆大门自此常闭。
每日卯时,门房准时往府外送一摞书简——《屯田策》《兵农论》的抄本,被书商争着买去。
赵判官在转运司官署听到消息时,正捏着茶盏的手突然收紧,茶渍溅在素色官服上:“他倒沉得住气,竟要靠策论复职?”
“大人,湖口屯田的账史说,辛安抚的亲信都监王大用这半月总往鄱阳湖畔跑。”师爷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是查旧账,可夜里总听见金铁声。”
赵判官的眼珠转了转。
他摸出银锭拍在案上:“你去湖口,找那账吏,让他把兵额虚报三倍。若成了,再加二十两。”他指节敲着桌案,“要让天下人知道,辛弃疾表面归隐,实则私募兵勇!”
湖口驿馆的油灯结着灯花时,周文通正把银袋往账吏手里塞:“赵使君说了,兵额报三千,实则最多八百——”
“周爷好兴致。”
灯芯“啪”地炸响。
范如玉掀帘进来,绿芜举着灯笼跟在身后,暖光映得周文通脸色发白。
他刚要跑,绿芜已抄起门闩抵住门:“周爷急什么?赵使君让你做的事,我们都听见了。”
周文通“扑通”跪在地,额头撞得青砖响:“小的也是被逼的!赵大人说,若不这么做,就要拿我家小娘子抵账……”他抹了把泪,“上月十五,赵大人和柳大人在迎春楼后阁密会,说若辛弃疾复起,就用通敌案再发!”
范如玉示意绿芜将周文通押去偏房,自己则取过案上的银袋,袋口绣着的“赵”字在灯下泛着冷光。
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嘴角勾起极淡的笑——这出戏,该到收场的时候了。
三日后,御赐的朱漆礼盒被抬进辛府。
辛弃疾当众开封,酒坛启封时飘出的不是浓香,反有股腥气;蜀锦展开,锦纹比寻常的乱了几分。
他取银针试酒,针尖立刻泛起黑晕;对着阳光看锦底,隐隐约约有细字——是张六郎用密药水写的:“赵判官将献‘通敌铁证’于朝,事在旦夕。”
“他们等不及了。”辛弃疾捏着银针轻笑,烛火在他眼底跳动,“这坛毒酒,这匹密信,倒成了他们的催命符。”他转身对范如玉说:“去取笔墨,我要写《劾赵判官疏》。”
范如玉取来笔墨,见他提笔时指节微颤,却写得力透纸背:“臣非避祸,乃设阱以待鼠。”末了,他蘸饱朱砂,在疏末画了朵红梅——和张六郎信上的一模一样。
夜漏三更时,赵判官在书房翻出个檀木匣。
匣中躺着半封“辛弃疾手书”,字迹是找高手临摹的,“黎阳接应”四字被他用蜜蜡封得严严实实。
他望着窗外渐白的天色,将匣子揣进怀中,嘴角勾起冷笑:“明日早朝,看你辛弃疾如何抵赖!”
喜欢醉剑江湖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醉剑江湖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