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昊否决金大山参评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的批示,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西山省委、省政府两大院内激起了层层涟漪。表面的客气与和谐被打破,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气氛开始弥漫。
吴振邦在电话里的冰冷语气犹在耳畔,后续的动作更是接踵而至。第二天上午的省长办公会上,讨论到省属国企改革方案时,吴振邦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我们有些同志,特别是从发达地区过来的同志,想法比较超前,这很好。但改革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西山的实际,更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全省的发展大局。”虽然没有点名,但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这话是针对谁。
随后,省政府那边传出的风声更加具体。有消息说,吴省长在非正式场合表示,对省里某些扶贫项目的推进速度“很不满意”,认为“过多的审查和质疑会寒了基层干部和企业家的心”,甚至暗示“可以考虑调整部分项目的分管领导职责,以提高效率”。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齐昊的耳朵里。秘书小李忧心忡忡地向他汇报这些传闻时,齐昊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工作照常进行。”
他明白,这是吴振邦在利用其掌控的政府系统向他施压,试图在舆论和实际工作安排上孤立和削弱他。如果此时他表现出任何退缩或慌乱,那就正中了对方下怀。
他按照原定计划,召集了一次小范围的扶贫资金整合使用协调会。与会的有省扶贫办、财政厅、发改委、审计厅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会议刚开始,财政厅副厅长就面露难色地表示:“齐书记,关于凉山地区后续扶贫资金的拨付,省政府那边有新的指示,要求更加审慎,所有超过一定额度的款项,都需要吴省长亲自签批。”
这无疑是在扶贫资金的流转环节上又加了一道紧箍咒,而且是直接绕开了齐昊这个分管副书记。齐昊面色不变,看向扶贫办主任:“凉山县根据我们之前调研发现的问题,提交的整改方案和资金申请报告,到了哪个环节?”
扶贫办主任支吾了一下:“这个……报告还在我们这里研究,有些数据需要进一步核实。”
“核实需要多久?”齐昊追问,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凉山的群众还在等着这笔钱过冬,发展产业。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干部的问题,就让整个县的扶贫工作停摆。扶贫办牵头,审计厅配合,三天之内,必须拿出明确的审核意见。资金拨付流程,严格按照省委既定的规章制度办,该谁签批就谁签批,不能因为任何外部因素影响进度和程序。”
他这番话,既点明了问题的要害,又守住了工作程序的底线,没有直接去冲击吴振邦设置的那道障碍,而是强调按现有规矩办,将压力巧妙地反弹了回去。与会的审计厅副厅长,一位姓王的女干部,微微点了点头,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会后,齐昊特意留下了这位王副厅长。“王厅长,审计厅在扶贫资金监管方面责任重大。凉山的问题,虽然金大山揽下了责任,但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合规合法,还需要你们审计部门拿出专业、权威的结论。”
王副厅长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回答:“齐书记,我们一定依法依规进行审计。不过,有些资金流向涉及企业复杂的股权关系和跨区域交易,调查起来需要时间,也可能遇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齐昊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无形的阻力。他鼓励道:“有困难可以提出来,省委支持你们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关键是,要守住底线,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送走王副厅长,齐昊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每一道程序的坚守,每一次原则的强调,都是在艰难地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他暗中推动的另一条线也开始有了进展。赵文斌按照他的建议,重新整理和完善了那份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并在省发改委内部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发言。他引经据典,数据详实,深刻剖析了西山省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潜在风险,并大胆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特色农业的战略构想。
这场发言在发改委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主流意见仍然认为“资源开发是西山的立省之本”,但赵文斌的观点也赢得了一批年轻业务骨干的私下赞同。更重要的是,这次发言的内容,通过特定渠道,被整理成内参资料,送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包括周明远和齐昊的案头。
齐昊仔细阅读了这份内参,在上面批示:“文斌同志的研究颇有见地,所提问题切中要害,建议具有前瞻性。请发改委结合‘十四五’规划预研,认真研究吸纳。”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既肯定了赵文斌,也为后续可能的发展思路转变埋下伏笔。
然而,对手的反击来得更快也更狠。
几天后,省纪委收到了一份匿名举报材料,反映齐昊在边西省工作期间,在某个招商引资项目中“收受外商礼品”、“与不法商人过往甚密”,并附有几张模糊的照片,显示齐昊在一次商务宴请中与一名外籍人士交谈,还有一张是齐昊妻子佩戴的一条看似价值不菲的丝巾的照片,暗示来源不明。
这份材料虽然内容空洞,缺乏实质证据,但 timing 拿捏得恰到好处,正是在齐昊与吴振邦矛盾公开化的时候。按照规定,涉及省委主要领导的问题线索,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同时也要在省委一定范围内进行核实说明。
省纪委书记赵刚拿着材料,神色凝重地来找齐昊。“齐书记,这是刚收到的,按程序需要向你本人了解情况。”他将材料放在齐昊桌上。
齐昊扫了一眼那些模糊的照片和充满暗示的文字,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更多的是冰冷。这种栽赃陷害的手段,卑劣却有效,目的就是要搞臭他的名声,牵扯他的精力,甚至动摇上级对他的信任。
他冷静地对赵刚说:“赵刚同志,我以党性人格保证,我在边西省工作期间,从未利用职权谋取任何私利,从未违反廉洁纪律。这些照片,是正常的商务接待,那条丝巾是我爱人用她自己的工资买的,发票应该都还能找到。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诬告。”
赵刚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齐书记,我相信你的为人。但是,程序还是要走,我们会进行必要的核实,也会向上级纪委说明情况。在这期间,恐怕……”
他话没说完,但齐昊明白,在问题没有彻底澄清之前,一些敏感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对吴振邦关联势力的调查,必然会受到更多无形的制约。这就是匿名举报的杀伤力所在——不需要证实,只要怀疑的种子被种下,就能起到拖延和干扰的作用。
“我理解,配合组织调查是每个党员的义务。”齐昊坦然道。
匿名举报事件像一阵阴风,迅速在省委大院各个角落传开。虽然官方定调是“核实中”,但各种猜测和议论却难以遏制。齐昊明显感觉到,一些原本态度中立的干部,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闪烁和疏离。他去周明远办公室汇报工作时,周明远也只是例行公事地听了听,没有像以往那样深入交流,最后只是嘱咐了一句:“齐昊同志,安心工作,相信组织会搞清楚。”
显然,周明远在这种敏感时期,也选择了更加谨慎的姿态。
齐昊陷入了到西山省工作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明面上的工作推进受阻,暗中的调查因匿名举报而变得更为敏感,个人声誉受到攻击,在班子内显得有些孤立。他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越是挣扎,束缚得越紧。
这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待到很晚。窗外,金州的夜景依旧璀璨,但他的心情却有些沉重。他拿起加密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拨给郑毅。他不能将这种压力传递出去。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省委秘书长张建军。
“齐书记,还没回去?”张建军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还有点事情处理。”齐昊请他坐下。
张建军将文件夹放在桌上,看似随意地说:“办公厅刚收到中办的一个通知,关于明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选派工作。我们西山省有两个名额,周书记的意思,是让组织部按条件推荐人选,他也提到,齐书记你年富力强,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如果有机会去学习深造一下,对个人和省委的工作都很有好处。”
齐昊心中猛地一沉。去中央党校学习?在这个关键时刻?这听起来像是关心培养,但在官场语境下,尤其是在他正陷入调查和争斗漩涡的时候,这很可能意味着一种“调虎离山”或者“冷处理”。让他离开西山几个月,等他学习回来,这里的局面可能早已尘埃落定,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布局都可能付诸东流。
他看着张建军那张永远让人捉摸不透的笑脸,缓缓说道:“感谢周书记和组织的关心。不过,我刚到西山不久,很多工作才刚刚熟悉,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这个时候离开,恐怕不太合适。请秘书长帮我向周书记转达一下,我希望能够留在岗位上,继续为西山的脱贫和发展尽一份力。”
张建军似乎早有预料,笑容不变:“好的,齐书记的意思我一定转达到。不过,这也是组织的好意和正常的工作安排,还请您再考虑考虑。”
送走张建军,齐昊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寒意。对手的组合拳,一环扣一环,不仅在工作上设置障碍,在人事上布局牵制,甚至不惜用匿名举报这种下作手段进行人身攻击,现在,连周明远的态度也变得暧昧,似乎有意将他暂时调离风暴中心。
难道他就要这样认输了吗?就要这样被排挤出去,眼睁睁看着凉山的问题被掩盖,看着金山集团及其背后的势力继续在西山省肆意妄为?
不。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越不能乱。他想起郑毅之前提到的境外账户线索,那是可能打破僵局的关键。他必须想办法推动这条线的调查,同时,要在西山内部找到新的突破口。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赵文斌,约他明天再见一面,地点换一个更隐蔽的地方。他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金山集团早期发家,特别是其在西山市获取第一桶金时期的情况。任何庞大的利益集团,其原始积累阶段,往往是最容易找到破绽的所在。
风,确实灌满了省委办公楼。但齐昊知道,他不能随风摇摆,他必须成为那根定风柱,哪怕暂时孤独,也要牢牢钉在这片土地上,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刻。
喜欢权利巅峰青云之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权利巅峰青云之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