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述的追求如同轻柔的羽毛,偶尔搔刮着王芳疲惫的心弦,带来片刻的慰藉与遐想。但现实的狂风暴雨却从未停歇。陈家的报复在持续升级,尤其是那些关于基金会“假公益、真敛财”的污蔑性谣言,经过一段时间在暗处的发酵和水军的推波助澜,终于突破了特定圈层,开始在一些本地有影响力的网络论坛和自媒体上散播开来。
尽管王芳的团队第一时间发布了严正声明,并公布了经过权威审计的财务报告,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澄清的声音往往追不上污蔑的翅膀。公众乐于相信耸人听闻的丑闻,尤其是涉及财富与公益这种敏感话题。基金会的公信力受到了创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一些不明真相的捐赠者开始犹豫,甚至提出了暂停捐赠的意向。
王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可以冷静地应对商业竞争,可以强硬地回击行政打压,但面对这种针对名誉的、虚无缥缈却又杀伤力巨大的舆论攻击,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连续数日失眠,眼底带着掩饰不住的青黑,但在团队面前,她依旧挺直脊梁,指挥若定。
也正是在这舆论风暴最猛烈的时候,赵峰因一个重要的海外并购项目,必须出差欧洲一周。临行前,他看着王芳,深邃的眼眸里情绪复杂,最终只是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沉声道:“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
他的离开,在某些人眼中,或许被解读为一种回避或冷漠。连王芳自己,在夜深人静时,心底也不可避免地掠过一丝失落。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却不在身边。
然而,就在赵峰离开的第三天,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了微妙而坚决的转变。
首先,一位在学术界德高望重、以耿直敢言着称的经济学老教授,在自己的实名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长文。他并未直接驳斥谣言,而是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了“芳华新生”基金会几个典型项目的运营模式和社会效益,用详实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了其公益属性的真实与高效。他最后写道:“摧毁一个做实事的公益机构很容易,几句谣言足矣。但重建社会的信任,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请让子弹飞一会儿,也让真相有说话的机会。”
这篇文章以其强大的公信力和理性分析,迅速被各大媒体转载,引发了第一波理性的讨论。
紧接着,一家素以调查报道深入、立场客观公正的权威财经媒体,发布了一份关于本地房企“家园置业”经营状况的深度调查报告。报告详细揭示了“家园置业”近年来激进的扩张策略、紧绷的资金链,以及其与某些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报道虽未直接提及与基金会的纠纷,但字里行间暗示了某些企业为转移自身危机,不惜采取非常手段攻击他人。
这两记重拳,一拳树立了基金会正面的专业形象,一拳揭示了对手可能的卑劣动机,瞬间扭转了舆论战场上被动挨打的局面。
与此同时,那个带头散布谣言、跳得最凶的网络大V,其收受黑钱、炒作热点、诋毁多家企业的黑历史被匿名人士打包发送给了多家媒体和网信部门,其账号很快因违规被永久封禁。散布谣言的几个主要源头被迅速掐断。
更让王芳意想不到的是,之前态度暧昧、突然搁置合作计划的市妇联负责人,主动给她打来了电话,语气恢复了以往的亲切与肯定,表示创业扶持计划可以尽快重启,并隐晦地提到“上面有人打了招呼,肯定了基金会的工作”。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速、精准且有效,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看不见的地方落子,步步为营,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王芳不是傻瓜。她深知,那位老教授早已不理俗务,不会无故关注到此等舆论纷争;那家权威媒体的深度调查需要时间,偏偏在此时发布;网络大V的黑料更是收集不易……这一切的背后,必然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而能有如此能量、如此手腕,并且会选择在这种时刻,用这种不居功、不打扰的方式帮助她的人,只有一个。
赵峰。
他人在海外,却心系于此。他没有直接打电话来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没有用他的方式强行介入她的战场,而是动用了他的人脉和资源,在最关键的地方,为她提供了最需要的弹药和支持。他尊重了她的独立战场,却又在她快要支撑不住时,为她悄悄加固了防线。
在他归来那日,王芳去机场接他。当赵峰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却依旧身姿挺拔地走出闸口时,王芳没有问他任何关于舆论反转的事情。
她只是走上前,轻轻抱住了他,将脸埋在他带着旅途寒意的外套里,低声说:“辛苦了,欢迎回来。”
赵峰似乎愣了一下,随即用力回抱住她,紧得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他也没有提他暗中做的一切,只是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嗯,回来了。”
有些守护,无需言说。有些信任,在风雨同舟中,沉淀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固。这一次,他没有站在她的身前为她遮风挡雨,而是站在她的身后,为她扫清射来的暗箭。这份并肩而立的支持,比任何形式的庇护,都更让王芳感到心安与力量。
情感的裂痕,在无声的守护中,悄然弥合了几分。
喜欢离婚后我一夜暴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离婚后我一夜暴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