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琳娜的暂时退却与五位男人谨慎的让步,为莫嘉嘉争取到了一丝宝贵的喘息空间。每月两次、在严密安保下返回画廊的机会,以及恢复每周三天回莫家的安排,对她而言,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上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她决心让这缕微光,照亮更远的地方。
首次重返画廊的日子,气氛如同执行一场高规格的军事任务。前后各两辆护卫车,莫嘉嘉所在的座驾位于中心,林薇和两名女兵贴身随行,沿途交通被提前疏导。画廊所在街区被临时清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踏入久违的画廊,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松木和颜料气息。一切如旧,却又恍如隔世。莫嘉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她需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完积压的必须线下解决的事务:验收一批娇贵的古董画作,与一位坚持面谈的资深藏家会晤,签署几份需要亲笔签名的实体文件。
藏家是位年迈的学者,对如此阵仗略显惊讶,但很快被莫嘉嘉对艺术品的专业见解和沉静气质所吸引,交谈甚欢。然而,就在会晤接近尾声时,画廊门铃响起——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帝国文化部的副部长,姓陈,一位风度翩翩、年近五十的中年男子。他是叶寒御政坛上的盟友之一,此次前来,明面上是“恰巧路过,听闻莫小姐画廊重开,特来道贺”。
林薇瞬间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陈部长和他的随从。
莫嘉嘉心中了然,这绝非巧合。她微笑着迎上前,得体地接待:“陈部长大驾光临,嘉韵蓬荜生辉。快请坐。”
陈部长笑容和煦,目光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扫过画廊的布置,最终落在莫嘉嘉身上。“莫小姐年轻有为,经历风波还能如此沉稳,真是难得。”他语带双关,“叶先生对您可是赞赏有加啊。”
莫嘉嘉心中明镜似的,这是叶寒御在向她展示他的影响力,也是在通过陈部长的眼睛,确认她的“状态”和“价值”。她谦逊地回应:“部长过奖了,我只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要多谢叶先生平时的关照。”
交谈仅限于艺术和文化政策范畴,陈部长停留了约一刻钟便告辞离开,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次“偶遇”让莫嘉嘉意识到,即使在她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也充满了各方势力的视线与博弈。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回到莫家,气氛则温暖松弛许多。孟歆拉着女儿的手,仔细端详,心疼地说:“瘦了,眼神也更深了。”她不再过多追问女儿在颐园的具体生活,只是默默地为她准备爱吃的菜肴,用母亲的温暖抚慰她紧绷的神经。
莫禹昊则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女儿的事业上。书房里,他摊开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莫氏集团在一些海外港口和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嘉嘉,‘嘉韵文化’如果想走向国际,这些地方的保税仓库和物流渠道,家里可以为你提供便利。”这是莫家能给予的、最实质性的支持,也意味着莫禹昊开始真正将女儿的事业纳入家族未来的版图进行考量。
更让莫嘉嘉意外的是哥哥莫宸带来的消息。
“嘉嘉,”莫宸神色严肃,“我收到消息,北欧有一个家族基金会,专注于支持女性创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他们的评审标准很严格,但一旦入选,不仅能获得资金,更能接入一个极高端的全球网络。我觉得,‘嘉韵文化’很符合他们的理念。”
冥星宇在一旁补充:“这个基金会背景干净,与几大王室和顶级博物馆关系密切,声誉极佳。如果能搭上线,对‘嘉韵’的国际化和品牌提升有巨大帮助。而且,”他顿了顿,“它的独立性很强,不依附于任何单一势力。”
莫嘉嘉心脏猛地一跳。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可能让她的事业摆脱目前依附状态,真正拥有独立资源和声誉的契机!
“但是,”莫宸话锋一转,“申请流程复杂,竞争激烈,而且需要申请人亲自前往北欧进行最终答辩。”
亲自前往北欧!
这个要求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莫嘉嘉刚刚燃起的热情。以她目前的情况,离开帝国?离开五位男人的掌控范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知道这很难。”冥星宇看出她的为难,“但值得一试。我们可以先准备申请材料,如果能通过初筛,再想办法。”
莫嘉嘉沉默了片刻,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好!先准备材料!”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尝试。这不仅是事业的机会,更可能是她争取更大自由的关键一步。
回到颐园,莫嘉嘉将陈部长到访的事情,以及莫家、冥星宇关于北欧基金会的提议,都选择性地进行了汇报。她深知隐瞒只会引来猜忌,主动告知,反而能掌握部分主动权。
果然,五位男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叶寒御 对陈部长的到访表示知晓,并轻描淡写地评价:“老陈是个懂艺术的,以后可以多走动。”算是默许了这条线的联系。
宫祈烨对“安保森严”下还能有“偶遇”十分不满,再次强调了外出纪律,但对莫家提供的物流支持未置可否,这涉及商业,并非他的领域。
萧景睿对北欧基金会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是个提升估值的好概念!”但听到需要亲自答辩,立刻皱起了眉头,“风险太高,需要详细评估。”
司徒逸从医学角度质疑长途飞行和陌生环境对莫嘉嘉“健康状况”的潜在影响。
沐泽渊则立刻开始研究该基金会的法律结构、申请条款以及北欧相关的法律环境,进行风险评估。
北欧之行的话题,再次引发了五人内部的争论。安全派(宫、司)与价值派(萧、叶)意见相左,沐泽渊则试图寻找一个法律和逻辑上的平衡点。
争论无果,最终决定:申请材料可以准备,但能否成行,视情况发展再议。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莫嘉嘉近期表现出来的“安分守己”和“事业进展”,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奖励”。
宫祈烨偶尔会在她训练时,亲自指导几个动作,虽然依旧严厉,但少了些最初的冷硬。
叶寒御允许她接触一些更核心的政策分析报告(当然是经过他筛选的),拓宽她的视野。
萧景睿放松了一点财务监管,允许她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决定一些小型采购。
司徒逸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微调了养生方案,增加了一些抗疲劳的补充剂。
沐泽渊则“奖励”性地为她分析了几份复杂的国际艺术品交易合同,提升了她的专业能力。
夜晚的亲密,也似乎多了些不同。少了几分确认所有的急切,多了些带着欣赏的探索与纠缠。他们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品尝着这份由他们“允许”和“培养”出的、逐渐绽放的独特风华。
线下活动受限,莫嘉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线上疆域的开拓。
柳小雨的技术支持和冥星宇的人脉引荐下,“嘉韵文化”的线上平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升级。她们打造了一个高度私密、仅限邀请的虚拟艺术社区,定期举办线上专家讲座、虚拟展览和私人洽购。凭借之前积累的口碑和莫嘉嘉越发精准的眼光,这个社区迅速吸引了了一批真正的高净值藏家和行业专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
一次,莫嘉嘉通过这个平台,敏锐地发现了一位旅居海外的华裔艺术家,其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东西方元素,极具潜力。她通过线上方式与艺术家建立了联系,并利用冥星宇的海外关系,为其策划了一场在纽约的小型个展,大获成功。这笔交易不仅为“嘉韵”带来了可观的佣金,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艺术圈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证明了其独到的眼光和运作能力。
这份成绩单,被她适时地、以不惹人反感的方式,展示给了五位男人。
萧景睿最为满意,这证明了他的“投资”眼光。
叶寒御认为这体现了文化输出的软实力,符合他的政治理念。
宫祈烨对一切在可控范围内(线上)的成果持默认态度。
司徒逸注意到莫嘉嘉在取得成功时,生理指标显示出的积极状态。
沐泽渊则从逻辑上肯定了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商业模式。
线上事业的成功,无形中为莫嘉嘉增加了谈判的筹码,也让他们意识到,将她完全禁锢,或许并非最优解。
莫嘉嘉没有忘记五人之间的裂痕。她继续着她那细水长流的分化策略。
她向宫祈烨抱怨线上工作的局限,暗示如果能有一些安全的线下交流,对挖掘艺术家更有帮助。
她向叶寒御展示线上社区带来的国际影响力,委婉表达如果能亲身参与一些国际活动,或许能更好地传播帝国文化。
她向萧景睿描绘将那位华裔艺术家作品引入帝国市场的巨大商机,但叹息于线下展览的审批和安保难度。
她向司徒逸请教如何调节长期线上工作带来的视觉疲劳和社交缺乏感。
她与沐泽渊探讨国际艺术仲裁的案例,顺势提出对亲自考察海外市场的向往。
她的话如同润滑剂,有时也像小小的楔子,嵌入他们的分歧之间,既不激进,也不卑微,只是不断地提醒着他们她的需求与潜力。
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颐园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沐泽渊的母亲,一位来自欧洲某王族的贵妇,伊莎贝拉夫人。
她的到来,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颐园固有的节奏。
喜欢不要过来,我有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不要过来,我有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