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的书房,与沈玲珑想象的奢华不同,呈现出一种极致的冷硬与简洁。玄铁色的书架,深色的檀木大案,墙上悬挂着巨幅的军事舆图,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一种若有若无的、类似冷兵器的金属气息。
慕容翊并未坐在案后,而是负手立于那幅舆图前,挺拔的背影在烛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与整个房间的冷峻融为一体。他听到脚步声,并未回头。
亲兵队长无声退下,并带上了房门。
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静得能听到烛火摇曳的声音。沈玲珑垂首而立,心中飞速盘算着慕容翊深夜召见的用意。是因为孙账房?还是审计行程有变?
“你见了孙账房。”
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沈玲珑心中一凛,果然,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她并不意外,坦然承认:“是。民女需要了解盐务账目的关窍,孙先生是此中行家。”
慕容翊缓缓转过身,烛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眼神深邃如渊,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压迫感。“看来,你很清楚此行的凶险。”
“民女不敢或忘。”沈玲珑迎着他的目光,“王侍郎主理此事,便是明证。”
“王怀安是户部侍郎,熟悉盐务,由他主理,名正言顺。”慕容翊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沈玲珑却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试探,她微微抬眸:“王爷既用民女,又设此障,无非是想看看,民女这把刀,是否足够锋利,能否在荆棘中劈开一条路,而非半途折断。”
慕容翊的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微光。她总是能如此精准地洞察他的意图。
“你很聪明。”他走到书案前,指尖划过光滑的桌面,“但聪明人往往死得更快。江淮之地,盘根错节,盐商、漕帮、地方官员,利益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动的,不只是几个贪官,而是无数人的钱袋子。”
他拿起案上的一份密报,却没有递给沈玲珑,只是淡淡道:“你可知,就在今日,已有三拨人马,或明或暗,向本王进言,要求换掉你这个‘身份可疑、意图不轨’的协理之人?”
沈玲珑心头一紧,但并不畏惧:“王爷若信他们,民女此刻便不会站在这里。”
“本王不信他们,但也不全然信你。”慕容翊的目光锐利如刀,“本王只信结果。你若能带着确凿的证据回来,证明你的价值,今日所有诋毁,皆是浮云。你若失败,或中途‘意外’身亡……”他顿了顿,声音冰冷,“那便证明你不过如此,死了也无足轻重。”
他的话冷酷至极,却也是赤裸裸的现实。沈玲珑很清楚,在这场交易中,她必须证明自己是那把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利刃。
“民女明白。”她沉声应道。
慕容翊走到她面前,距离近得能让她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带着寒意的压迫感。他比她高出一个头还多,沈玲珑需要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
“记住,”他低下头,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警告,“在江淮,除了本王派给你的人,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那位看似耿直的孙先生。”
沈玲珑瞳孔微缩。他连她对孙账房的那点初步信任都洞若观火,并且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本王会派一队亲兵随行,听你调遣,护你周全。但他们的职责是保护,而非替你查案。如何在那位王侍郎的眼皮底下找到证据,是你自己的事。”他直起身,拉开了距离,“这是你唯一的机会,沈玲珑。不要让本王失望,也不要……让你自己失望。”
最后那句话,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捉摸的意味。
沈玲珑心中波澜起伏,面上却依旧维持着镇定。她深深一拜:“民女,定不负王爷所托。”
从书房出来,夜风一吹,沈玲珑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与慕容翊的每一次对话,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耗费心神。
他既给了她一定的支持(亲兵),也划清了界限(不介入具体查案),更设置了重重障碍(王怀安、不信任的警告)。他将她推向风暴中心,冷眼旁观她能否杀出一条血路。
真是一个……冷酷至极的男人。
回到偏院,沈明轩还忐忑地等在那里,见她安然回来,才松了口气。
“姐,王爷没为难你吧?”
“没有。”沈玲珑摇摇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而锐利,“他只是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比想象的更难走。”
她转身,对沈明轩和守在门口的福伯道:“明轩,继续留意京城动向,特别是我们出发后,王家和那些盐商有什么反应。福伯,想办法再帮我查几个人,名单我稍后给你。”
她必须利用出发前最后的时间,做更多的准备。慕容翊的警告犹在耳边,她不能完全信任孙账房,但也不能无人可用。她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需要更多的底牌。
江淮之行,已不再是简单的查账,而是一场生死较量。而她,别无选择,只能赢。
(本章完)
喜欢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