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嫂子母子在公社卫生院经过几天的抢救和治疗,终于双双脱离了生命危险。消息传回红星生产队,整个屯子都沸腾了。人们后怕之余,更多的是对伊拉的赞叹和感激。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拉拉这是从阎王爷手里抢人呐!”
“要不是拉拉当机立断,处置得当,又拼死送去公社,后果不堪设想!”
“咱屯子有拉拉,真是积了大德了!”
这一次,再没有任何质疑的声音。伊拉的“小神医”名号前面,被乡亲们自发地加上了“救命”二字。她的事迹连同之前被评为公社优秀卫生员、接受县里考察的消息混合在一起,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隐隐有向周边公社扩散的趋势。
张建军书记在社员大会上,激动地将伊拉的行为定性为“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宣布队里要额外奖励伊拉一百个工分!王秀娟和伊爱国走在屯子里,腰杆挺得笔直,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和敬佩。
然而,处于漩涡中心的伊拉,却异常地沉默和冷静。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反而常常一个人发呆,眼前总会闪过那晚马车上刺目的血色和孙嫂子苍白的脸。
她救人了,是的。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晚的成功,有多少侥幸的成分。是那800积分换来的临时知识和强效药粉起了关键作用,是李大夫和张书记的果断支持,是公社卫生院医生的全力抢救,是所有环节缺一不可的协作结果。而她自己的力量,在其中显得那么渺小。
一种前所未有的知识焦虑和紧迫感攫住了她。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危急情况,而她的积分不够了呢?如果情况更复杂,连系统提供的临时知识都无能为力了呢?
她下意识地查看系统积分栏:2488点。因为成功处理这次危机,系统奖励了200点,但相较于她消耗的800点,仍然是净亏损600点!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财政赤字”危机感。积分是她在关键时刻保底的王牌,必须尽快补充,而且要储备更多!
【宿主成功处理重大生命危机,社会声望达到新高,但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局限与系统积分的战略重要性,产生强烈的知识渴求与积分储备意识。奖励积分+50点(基于反思与成长)。】
【宿主当前积分:2538点。】
这种焦虑反映在她的行动上。她更加疯狂地投入学习和实践。白天,她几乎长在了卫生所,抓住一切机会向李大夫请教,尤其是关于妇产科和急救方面的知识,哪怕只是最基础的理论。她反复研究那晚自己采取的措施,试图将其内化为真正的经验,而不仅仅是系统的临时灌输。
晚上,她挑灯夜读,将县里带回来的教材和能找到的所有医学书籍翻来覆去地看。她开始尝试理解更深层次的生理和病理机制,而不是满足于症状和方剂的对应。她还重新捡起了之前整理的病例记录,进行更系统的分析总结,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她的农技夜课依然在继续,但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和可操作性。她发现,帮助社员提高产量、解决种植难题,虽然每次获得的积分不多(通常+5或+10点),但胜在稳定且能切实帮助大家,是细水长流的积分来源。
药圃成了她另一个倾注心血的地方。她像照顾婴儿一样呵护着每一株草药,观察它们的生长周期,记录病虫害情况,尝试不同的施肥方法。她希望能尽快实现部分药材的自给自足,这不仅能节省开支,或许也能带来积分奖励。
李大夫敏锐地察觉到了伊拉的变化。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被荣誉冲昏头脑的孩子,而是一个因为见识到医学的深奥和生命的脆弱而更加谦逊、更加刻苦的学习者。
一天傍晚,忙完所有工作后,李大夫叫住了准备回家的伊拉,递给她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破损严重的线装书。
“拉拉,这本书,是我师父传给我的,里面是一些关于妇科和产科的民间验方和案例心得,有些可能过时了,也有些或许还有点参考价值。你拿去看看。”李大夫的语气带着郑重的托付意味,“这次的事,让你受累了,也受惊了。但你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是最难得的。医道无止境,永远要保持一颗敬畏和学习的心。”
伊拉双手接过那本沉甸甸的古旧医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期望和重量,鼻子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李伯伯!我一定好好学!”
荣誉的光环之下,是更沉重的责任感和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积分危机的阴影,促使伊拉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拼命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无论是现代的、传统的、理论的、实践的。
她知道,下一次危机可能随时会来。她必须在那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拥有更多的底牌。她的成长,在经历了生死的洗礼后,进入了一个更加内省、更加扎实、也更加紧迫的新阶段。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她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和迅速。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