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的叫声回荡在田野上空,正是播种的黄金时节。红星生产队的男女老少几乎全员出动,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犁铧翻开湿润的泥土,散发出特有的芬芳,社员们跟在后面,将金黄的麦种均匀地撒进垄沟,再用脚轻轻覆上土。
伊拉也跟在王秀娟身后,提着小篮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拙地撒着种子。这是队里的惯例,能干活的孩子都要下地帮忙,哪怕只是做些轻省活计。
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背上,泥土沾满了她的胶鞋和裤腿。伊拉一边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一边观察着大人们的劳作方式。她发现,播种全凭经验,手感好的老农撒得均匀,年轻人则深浅不一,疏密不当。覆土也是深浅不一,有些种子露在外面,很快就会被鸟雀啄食。
她脑海里下意识地调取了系统里关于农业种植的零星知识——播种深度、合理密植、土壤墒情……但这些概念对于当前纯粹依靠人力的耕作方式来说,显得有些超前和无力。
“系统,”她在心里默默询问,“根据当前气候土壤条件,红星生产队种植的‘秃尾巴麦’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和深度范围是多少?”
【数据库检索中……信息不足。需本地化种植经验数据及该品种特性参数支持。建议宿主观察记录本地实际播种情况与后期出苗率、产量进行对比分析。】
系统的回答很客观。农业是极其地域化和经验化的学科,没有具体数据,系统也无法给出精确建议。
伊拉微微叹了口气。她知道,即便知道了最佳密度,以现在的人工播种方式,也很难精确控制。或许……将来可以设计一种简易的播种尺或者划行器?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被她暂时记在心里。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她的目光又投向那些被撒下的种子。这些麦种是队里自留的,年复一年地种植,似乎有些退化,颗粒不算饱满。她想起在《农业科技报》上看到过“种子优选”、“提纯复壮”之类的词眼。
“娘,咱们用的种子,都是挑过的吗?”伊拉忍不住问王秀娟。
王秀娟正忙着手里的活,头也不抬地回答:“挑啥?瘪的瞎的都扬出去了呗。年年都这样种,老天爷赏饭吃就行。”
果然,只是进行了最基础的筛选。系统性的选种、留种工作几乎为零。
伊拉蹲下身,仔细看着篮子里那些大小不一的麦粒。她知道,好的种子是丰收的基础。或许……她可以尝试在小药圃旁边,开辟一小块“实验田”,用更精细的方法选种、育苗,看看效果?
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地方,更需要说服父母和队里允许她“折腾”。这比种草药更难解释。
劳动的间隙,社员们坐在田埂上休息喝水。几个婶子看到伊拉,便笑着打趣:
“拉拉,瞅啥呢?是不是又琢磨出啥能让麦子多打粮的法子了?”
“是啊小能人,给咱看看这地种得咋样?啥时候浇水上肥好啊?”
话语里带着善意的调侃,但也隐隐透着一丝期待,似乎真把她当成了什么都能看出门道的小专家。
伊拉被问得有些窘迫,小脸微红,小声道:“俺不懂种地……就是看看种子……”
“哈哈哈,还有咱拉拉不懂的?”众人笑了起来,气氛轻松。
但伊拉却从这玩笑中感受到了一丝压力。那次公社开会之后,人们对她的期望值似乎无形中提高了。仿佛她既然能搞出积肥的新法子,就该在种地等其他方面也无所不能。
这让她更加谨慎。农业不比医药和积肥,周期长,风险大,受天气影响极大,一旦提出不成熟的建议导致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她绝不能不懂装懂。
下午收工回家,伊拉顾不得疲惫,先跑去后院看她的小药圃。药材长势良好,新移栽的几株黄芩和柴胡也成活了,绿油油的叶片在春风中舒展。
看着这些充满生机的药苗,再回想白天田里那些似乎有些退化的麦种,一个念头越发清晰:无论是药材还是粮食,优质的“种子”都是根本。
她或许暂时无法改变大田的播种方式,但可以从自家后院的小小“实验田”开始摸索。
她找来几个破瓦盆,装上疏松的土壤。然后从家里准备播种的麦种中,极其耐心地一颗颗挑选出最饱满、色泽最健康的麦粒,单独放在一边。
王秀娟看到女儿又在鼓捣,好奇地问:“拉拉,你这是干啥呢?挑出来的好种子要供起来啊?”
伊拉抬起头,眼神认真:“娘,我想试试……把这些最胖的种子种在盆里,好好伺候,看秋天能不能结出更好的穗子,当明年的种子。”
王秀娟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傻孩子,种子都一样,还能种出花来?费那劲干啥?”
“报纸上说,好种子能多打粮。”伊拉再次搬出万能理由。
王秀娟摇摇头,只当孩子又是一时兴起,没再阻止:“行行行,你种吧,别耽误正经活就行。”
伊拉小心翼翼地将精选的麦粒播进瓦盆里,轻轻覆土,浇上水,又插上小木牌做标记。她决定记录下这些“优选种”的生长情况,与外面大田里的普通麦种进行对比。
虽然这只是最原始、最微不足道的选种实验,但伊拉做得很认真。她知道,一切重大的改变,往往都始于最微小的尝试。
【尝试进行农业科学实践(原始选种对比实验),迈出农业技术探索第一步。奖励积分+25点。】
【宿主当前积分:1408点。】
夕阳西下,给小小的院落和那几盆承载着希望的麦种镀上了一层金光。
伊拉看着那些瓦盆,心中充满期待。
她不知道这些“优选”的种子最终是否能带来差异,但这个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
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积肥种地,其核心都是观察、思考、尝试、验证。
而她,正走在这条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探索之路上。
春天的田野里,不仅播种着粮食的种子,也播种着知识与希望的种子。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