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尾巴是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冷雨中彻底结束的。天气陡然转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气和作物秸秆腐烂的味道。
这场雨带来了寒意,也带来了一些别的东西。
先是队里几户人家的小孩开始咳嗽、流鼻涕、发烧,症状和普通的着凉感冒很像。大人们起初没太在意,秋雨降温,孩子火力弱,伤风感冒是常事,熬点姜汤水发发汗,或者去伊拉那里讨点薄荷甘草茶喝喝也就罢了。
但很快,情况有些不对了。生病的孩子越来越多,症状也比往常重,高烧反复不退,咳嗽声又急又密,听着就揪心。甚至有些壮劳力也开始中招,浑身酸痛,乏力畏寒。
打谷场上没了往日丰收的欢腾,变得有些沉寂。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内容变成了:“你家娃好点没?”“咳得厉害,吃了药也不见强。”
一种隐隐的不安开始在生产队里蔓延。
王秀娟紧张地把伊拉拘在家里,不许她再往卫生所跑,更不许她再去给那些生病的孩子“摸脉”,生怕她被过了病气。
伊拉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连绵的秋雨,小眉头微微蹙着。她听着母亲和奶奶忧心忡忡的议论,心里也有些沉甸甸的。
这症状……听起来不像是普通的感冒。
她回忆起【基础急救护理】和【常见中草药图谱】里关于“流行性感冒”和“时行感冒”的描述:起病急,症状重,传染性强,易在人群聚集处爆发……
难道……
她的心猛地一紧。
下午,李大夫穿着雨蓑,急匆匆地来了伊家,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他是来送预防药的,几包用草纸包着的、味道苦涩的草药粉末,让每家每户都兑水喝下去。
“爱国,秀娟,这回的毛病有点缠手,像是时疫(流行性疾病),”李大夫压低了声音,语气沉重,“卫生所的药快见底了,公社那边也紧张。让孩子和老人都注意点,千万别着凉,这药每家分一点,先顶一顶。”
伊爱国和王秀娟一听“时疫”两个字,脸都白了。这年头,医疗条件差,一场时疫下来,拖垮一个家甚至夺走人命都不是稀罕事。
“李大夫,这……这可咋办啊?”王秀娟声音都发颤了。
“别慌,按时吃药,注意隔离,发烧了就用冷水降温,千万别捂汗!”李大夫叮嘱了几句,又匆匆忙忙去下一家了。
屋里气氛一下子压抑起来。
伊拉看着父母惊慌的神色,又想起系统里那些关于流感防治的知识——通风、消毒、隔离、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一些针对流感症状的、效果可能比李大夫那苦涩药粉更好的草药配伍。
她知道,她不能坐视不管。这不仅关乎乡邻的健康,也关乎她家人的安全。
但直接说出来?太惊世骇俗了。一个六岁孩子指点李大夫如何防治时疫?
她需要换个方式。
等李大夫走后,伊拉拉了拉王秀娟的衣角,小脸上带着担忧和一丝“灵光一现”的表情:“娘,李伯伯说……时疫……传染。报纸上画过,说……屋里要通气,烧醋……或者煮艾草水,熏屋子,能防传染。”
她再次搬出“报纸”这个万能借口,并将“消毒”这个概念用“烧醋”、“煮艾草水”这种农村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王秀娟此刻心乱如麻,听到女儿的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报纸上真这么说了?”
“嗯!”伊拉用力点头,“还说,碗筷要分开用,煮一煮。病人住的屋子,别人少进去。”
这些都是最简单基础的防疫知识,但对于这个缺乏卫生观念的年代农村来说,却至关重要。
王秀娟宁可信其有,立刻行动起来。她找出家里那点舍不得吃的醋,倒了一点在小铁碗里,放在灶膛余火上慢慢加热,让酸涩的味道弥漫开来。又抓了一把干艾草扔进锅里加水煮开,让带着药味的蒸汽充满屋子。
她还严厉告诫伊爱国和奶奶,不许再去串门,碗筷必须分开用,用了要烫洗。
伊爱国看着妻子风风火火地折腾,虽然觉得孩子的话未必靠谱,但特殊时期,有点办法总比干等着强,也跟着照做。
伊拉又趁母亲煮艾草水的时候,“无意”中指着艾草说道:“报纸上还说,艾草加紫苏叶一起煮水喝,能发汗退热,治风寒感冒。”
紫苏是农村房前屋后常见的植物,王秀娟也知道。她赶紧又去掐了几片紫苏叶回来,一起扔进锅里。
带着艾草和紫苏特殊香气的药汤熬好了,王秀娟给家里每人都灌了一大碗,又用罐子装了一些,让伊爱国冒着雨给大哥二哥家送去,再三叮嘱这是拉拉从报纸上看来的方子,能防病。
伊爱党和伊爱民家正愁云惨淡,孩子病着,药又紧缺,接到弟弟送来的、据说能防病的药汤,不管有用没用,都赶紧给家人灌了下去。
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是艾草紫苏水确实有一定的发散风寒、抑制病毒的作用(在现代医学看来效果有限,但传统医学中常用),喝了药汤的伊家和大伯二伯家,大人孩子虽然也有两个开始出现轻微症状,但情况似乎比别家要轻一些,没有出现持续高烧的情况。
这个消息悄悄在相熟的几户人家里传开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学着烧醋、煮艾草水熏屋子,互相打听“伊拉报纸上那个方子”。
李大夫忙碌之余也听说了,他特意跑来问伊拉。
伊拉依旧是那套说辞:“报纸上画的,说古时候闹瘟疫,就这么弄,能防传染。”
李大夫沉吟了片刻。烧醋熏艾自古确实有避疫的说法,虽然现代医学讲究病原体,但改善环境、消毒隔离总是没错的。至于艾草紫苏水,作为风寒感冒的辅助治疗,也说得通。
他拍了拍伊拉的小脑袋:“你这孩子,看的报纸还真杂!不过这些老法子,有时候也挺管用!辛苦了!”
有了李大夫的变相肯定,伊拉提供的这几个简单易行的“土法”,迅速在整个生产队推广开来。虽然不能根治疾病,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卫生,缓解了部分轻症患者的症状,更重要的是,给了恐慌中的人们一种“在做些什么”的心理安慰,稳定了情绪。
【叮!宿主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主动提供有效防疫建议,缓解群体恐慌,间接保护多人健康。贡献度评定:中。奖励:系统积分+80点!【流行病学基础(启蒙版)】资料包已发放!】
【宿主当前积分:331点!】
丰厚的积分奖励和新的资料包如期而至。伊拉却高兴不起来。她知道,这些只是辅助,真正的挑战,是那些已经病重的孩子和社员。卫生所缺药,才是最大的难题。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雨雾朦胧的山峦。
【常见中草药图谱】在她脑海里缓缓展开。
也许……山里还有能帮上忙的东西?
比如,针对肺热咳嗽、痰多喘促的草药?比如,能清热解毒、抗病毒的药材?
雨,还在下。
但伊拉的心,已经飞向了那片湿漉漉的、蕴含着无数可能性的山林。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