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社回来,伊爱国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自行车蹬得飞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王秀娟坐在后座,紧紧搂着伊拉的腰,时不时低头看看怀里安静的女儿,嘴角也噙着笑。
队里下工的钟声还没敲响,但有些勤快的人家已经炊烟袅袅。
伊爱国把自行车在院里支好,没顾上喝口水,就兴冲冲地对王秀娟说:“秀娟,你快给拉拉弄点吃的。我去找大哥二哥,把咱家那些旧报纸、旧书本都寻出来!”
他嗓门洪亮,透着扬眉吐气的爽快。闺女不是傻子,是文曲星下凡!是学医的苗子!这消息,他恨不得立刻让全生产队都知道。收集旧报纸这点小事,自然要办得风风火火。
王秀娟笑着应了,牵着伊拉进屋,先给她倒了碗温水,又忙着去灶房热早上剩下的玉米糊糊。
奶奶听到动静,从里屋出来,一听卫生所大夫的话,更是喜得拜了又拜,直念叨祖宗积德。
伊拉小口喝着水,听着院子里很快传来大伯、二伯洪亮的说笑声和父亲兴奋的讲述。她垂下眼睫,安静地等待着。
不多时,伊爱国就抱着厚厚一摞泛黄、散发着陈旧纸张和灰尘味道的报纸、杂志进来了,后面跟着笑呵呵的大伯伊爱党和二伯伊爱民。
“拉拉,看!大伯二伯都把家里攒的报纸给你找来了!”伊爱国把那一大摞东西小心地放在炕沿空处,溅起一点灰尘。
“咱拉拉真是大出息了!”大伯伊爱党嗓门最大,看着伊拉,眼里满是惊奇和喜悦,“以后学了本事,可不能忘了大伯啊!”
二伯伊爱民性子稳些,也笑着点头:“爱国有福气。孩子想看啥就看啥,不够二伯那儿还有几本旧的《红旗》杂志。”
王秀娟端着热好的糊糊进来,连忙道谢:“大哥二哥,快坐!真是麻烦你们了!”
“自家人,客气啥!”大伯摆摆手,又好奇地凑近那摞报纸看了看,“这玩意儿有啥好看的?拉拉还真能看出花来?”
伊拉接过母亲递来的糊糊碗,小声道:“谢谢大伯,谢谢二伯。”然后目光就落在了那堆“宝藏”上。
大人们又说了会儿话,主要是感慨伊拉的“奇迹”和未来的光明,直到下工钟声敲响,才各自散去回家做饭。
屋里终于安静下来。
王秀娟和奶奶在灶房忙活晚饭。伊拉快速喝完了碗里的糊糊,然后跪坐在炕上,小心翼翼地开始翻动那堆旧报纸和杂志。
纸张脆弱,边缘卷曲,散发着时光沉淀的味道。除了《红旗日报》,还有《红星生产大队简报》、《农业科技报》(几年前的),甚至还有几本页面卷边的《科学画报》和《赤脚医生手册》的散页。
内容五花八门,社论、新闻、生产通知、科普知识、样板戏剧本……应有尽有。
伊拉的目光快速扫过,如同最高效的扫描仪。系统在脑海中无声地运转着,将一切文字、图片信息记录、归档、建立索引。
【叮!检测到大量文本及图像信息,正在录入数据库……】
【信息复杂度提升,数据库结构优化中……】
【录入完毕。数据库现有信息量大幅增加。开始进行初步分类整合:时政类、农业生产类、基础科普类、医药卫生类……】
【检测到部分实用农业技术信息(土农药制作、堆肥技巧、病虫害防治土法)及基础医疗卫生知识。已进行重点标记。】
伊拉的手指在一张《农业科技报》的中缝处停下。那里果然又有一则《农村科技推广》小报的征稿启事,和之前看到的那则几乎一样。
她的心跳微微加快。契机就在这里。
但她的目光随即落到旁边一篇介绍“五四式拖拉机维修保养”的文章上,那上面配着一张复杂的结构图和各种专业术语。
她现在的“人设”,是一个偶然从报纸上记住几种草药图形的六岁孩子。可以“记忆力超群”,但不能“无所不知”。直接写出超出认知范围的农业技术文章,太可疑了。
需要更谨慎,选择一个更贴近这个家庭日常、又能合理解释其来源的切入点。
她的目光在报纸堆里继续搜寻,同时在心里问:“系统,筛选所有与‘红薯’、‘仓储’、‘防腐’相关的信息。”
【指令确认。筛选中……】
【共检索到相关信息7条。其中3条为简短新闻报道(xx公社红薯丰收),2条为诗歌散文(歌颂红薯),1条为红薯食用方法,1条为简短提醒(红薯窖藏注意事项,内容与之前所见农技员回答类似)。】
【未检索到详细防烂技术介绍。】
果然。详细的技术是不会登在这种大众报纸上的。这反而给了她操作空间——她可以“整合”出一个看似源于多种零散信息、实则加入了她超前知识的“土办法”。
“系统,以现有检索到的零散信息为基础,结合我的记忆库中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简易防烂技术,生成一份‘红薯窖藏防烂小技巧’草稿。要求:语言口语化,步骤简单,工具材料常见,看似源于生活经验总结。”
【指令确认。整合生成中……】
【草稿生成完毕。已投放至系统临时界面,请宿主查阅。】
一篇大约三四百字的口语化文章出现在伊拉意识中。里面提到了利用草木灰分层隔潮、用特定草药烟熏抑菌、窖底铺设通风秸秆束等五六条简单易行的方法。每条后面还跟了一句类似“听老家老人说过”、“隔壁队好像这么干过效果不错”的解释,将技术的来源模糊化,显得像是收集来的民间土法汇总。
完美。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它“写”出来,并合理地“投”出去。
伊拉拿起一张字迹较少的报纸,又捡起那根宝贝似的柴火棍。
这一次,她不再只写“一二三”。她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字。眼睛看着报纸上的标题或大字,小手跟着笨拙地模仿。
“红”、“薯”、“窖”、“草”……
她写得很慢,很吃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全身力气在雕刻,写得歪歪扭扭,大的大,小的小,常常缺胳膊少腿。
王秀娟进来拿东西,看到女儿又趴在报纸上“用功”,那认真吃力的小模样让她心疼又欣慰。
“拉拉,歇会儿,眼睛看坏了。”她柔声劝道。
伊拉抬起头,小鼻尖上沾着一点黑灰,眼神却亮晶晶的,她举起报纸,指着上面一个歪歪的“红”字,又指指自己写的那个更歪的“红”字,小声问:“娘,一样吗?”
王秀娟凑过去仔细看,忍着笑:“像!真像!俺拉拉写得真好!”虽然那个字丑得几乎认不出,但那份心意和进步,在她眼里就是最好的。
伊拉似乎受到了鼓励,低下头继续和那些笔画较劲。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落笔,意识中的虚拟临摹板都在高速运转,校正着她的笔顺,强化着她的记忆。那篇关于红薯防烂的草稿,每一个字都在她脑海里反复拆解、组合。
她需要尽快达到能勉强誊抄的水平。
晚饭是糙米粥和咸菜疙瘩,还有一小碟王秀娟特意给伊拉蒸的鸡蛋羹。伊爱国吃饭时还在兴奋地说着以后要送伊拉去读书,读出息了当大夫。
伊拉安静地吃着鸡蛋羹,听着父母对未来的憧憬,心里计算着时间。
夜里,等王秀娟睡熟后,伊拉悄无声息地睁开了眼。
月光透过窗纸,洒下朦胧的清辉。
她在心里默念:“系统,调出红薯防烂草稿。开启深度记忆强化模式。”
【指令确认。深度记忆强化模式启动。消耗积分:1点\/小时。当前积分:15点。】
【提示:该模式将小幅提升精神力消耗。】
意识深处,那篇草稿的每一个字都亮了起来,仿佛烙铁一般深深印入记忆。同时,虚拟临摹板再次出现,将草稿上的字逐个拆解笔顺,强制记忆。
微弱的晕眩感传来,但伊拉咬牙坚持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积分缓慢减少。
当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时,伊拉终于疲惫地闭上了眼。
【深度记忆强化结束。共计消耗4积分。草稿内容已深度记忆。宿主当前积分:11点。】
系统积分再次跌破新低。
伊拉在陷入沉睡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得尽快想办法赚积分了。这个系统,真是个吞金兽。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