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的三个孩子越来越大,等棒梗结婚生子,小当槐花出嫁时,你都七八十岁了。
那时候秦淮茹养三个孩子加一个婆婆都吃力,会为了那点名声给你养老?对了,她现在名声早就臭了,估计破罐子破摔,没发现她在车间都不怎么理你了吗?”
“这!……”
易中海当然察觉了,自从上次给秦淮茹送面被刘玉华撞见后,他就没再接济贾家。
如今秦淮茹除了早晚打个招呼,几乎不和他说话。
照这样下去,别说养老,怕是连普通邻居都做不成。
易中海顿时觉得自己像条孤舟,漂在茫茫大海上。
林真见他失魂落魄,嘴角微微扬起。
“我是为了壹大妈,她心地善良,所以才跟她商量领养的事,你别插手。”
易中海被林真一番话说得有些动摇。
他确实担心傻柱和刘玉华复合,何大清再回来找儿子,加上刘成的干涉,傻柱肯定没法给自己养老。
而秦淮茹那边也逐渐指望不上。
虽然心里开始犹豫,但易中海依然不愿领养孩子。
他觉得太麻烦。
养个十几二十年不说,万一孩子长大不孝顺呢?
万一养了十来年,孩子先走在自己前头呢?
万一孩子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像刘海中的大儿子那样远走高飞呢?
那岂不是白费心血,到头来还是没人养老?
胡同里不孝的例子他亲眼见过,亲生的尚且如此,何况领养的?
亲生孩子再不孝,至少还能延续香火;养别人的孩子若不孝,岂不是血本无归?
怎么盘算都不如找个现成靠谱的。
“林真,你说这些没用。
何大清在外地多半已另立门户,这辈子不会回来。
刘玉华和傻柱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绝不可能复合!”
林真淡淡道:“想得倒挺美,那秦淮茹呢?”
“过阵子我让壹大妈接济淮茹。
她心肠软,现在躲着傻柱是因为你和玉华闹的,等风头过去,她对柱子肯定比刘玉华强!”
“随你怎么幻想,昨晚壹大妈在我家哭得伤心,我得替她想想实际办法。”
“少掺和!我家的事轮不到壹大妈做主!”
“放心壹大爷,保管让你面上有光。”
“越这么说我越不信!林真,我就想找个养老的人,你为何总跟我作对?”
“壹大爷,你误会了,我正是在帮你找养老的人。”
“闭嘴!以后少管闲事!”
“呵,我才懒得管你,纯粹是心疼壹大妈。”
易中海辩不过林真,加之自己心里发虚,气得甩手就走。
林真嘴角微扬。
暗想:问我为何跟你过不去?
当初穿越来时,我刚看完《情满四合院》,气得当场穿进这世界。
你若老实本分也罢,偏在我表明孤儿身份后,立刻用工作要挟我给你养老。
做梦!我穿越可不是来认爹的。
后来见我硬气拒绝,你便区别对待我和贾东旭,连郭大撇子安排的技能培训都故意刁难,只让我打杂。
幸亏有系统傍身,否则开局就被你拿捏。
你给我穿小鞋未遂,才渐渐消停。
你放过我,我可没打算放过你——你是什么货色,我比你还清楚。
果然,为找养老靠山,你又搅黄了刘玉华和傻柱。
若非顾及壹大妈,早一棍子敲碎你天灵盖!
如今我布局给壹大妈找依靠,你就别蹦跶了——这事由不得你点头!
不满意就离婚,离了反倒省心!
可惜壹大妈念旧,否则何必找养子?直接离婚跟刘玉华过岂不痛快!
当晚下班,林真专程去找壹大妈。
恰逢易中海去供销社,家中只剩她一人。
“壹大妈,你们商量得如何了?”
壹大妈轻叹道:“唉……你壹大爷似乎有些动心,可又不太情愿,我也拿不定主意。”
林真笑道:“壹大妈,您别管壹大爷怎么想,就说说您愿不愿意收养个六七岁的孩子?”
“我……我……”
“嗨!我跟您说实在话,壹大爷就是抹不开面子,咱们要是真把孩子领回来,再加上街道办的表彰信,他肯定高兴!您就直说吧,想不想要?”
“我……当然想,可总得和你壹大爷商量好。”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等他点头,怕是等到退休都难。
街道办的身份证明开好了吗?”
“开好了,我这就去拿。”
这年头办事都得靠单位或街道办开证明,身份证要到84年才普及。
壹大妈将两份证明递给林真。
“林真,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办?要我跟着吗?”
“明天我得去南方玻璃厂出差,说不定顺道就能领个孩子回来。
外地的更稳妥,要是从东直门外领养,保不齐孩子哪天又跑回去了。”
壹大妈既欢喜又担忧:“可我们都不去,人家 能放心让你把孩子带回来吗?”
林真笑道:“您放心,要是他们同意,我可以带 的同志过来相看。
要是双方不满意,我再把人送回去。”
这年头领养手续简单,只要双方同意,有街道办或生产队的证明就行,连收养证都不用。
壹大妈激动地回屋拿出两张照片。
“这是老易和我的照片,你先让 和孩子看看。
要是嫌我们长相不好,也省得白跑一趟。”
“行,这样更稳妥。”
“还有,路费不能让你出,该多少壹大妈给!”
“哈哈,这个不急。
我出差路费厂里报销,带个孩子坐火车又不用另买车票。”
“那 同志的路费呢?”
“等您决定收养了,再给他们报销也不迟。”
林真对这事胸有成竹。
手续正规,出于善心,又有街道证明。
这年头谁不想进四九城?连郊区的秦京茹都为进城连彩礼都不要了。
林真走后,易中海购物归来。
壹大妈只字未提方才之事。
她觉着林真说得在理——老易就是拉不下脸。
与其指望傻柱和秦淮茹养老,不如自己养大一个。
等孩子到家,他的心结自然就解了。
次日清晨,林真拎着行李踏上南下的绿皮火车。
这次出差不同以往——十名同事分赴各地,没有专车,只有喷着煤烟的“哐当哐当”
列车。
清晨八点启程,直至晚间八点,林真方抵达目的地。
甫出站台,便瞧见前来相迎的玻璃厂技术科主任尤远山。
他身侧立着两位年轻人:一位是厂里的青年职工,另一位则是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女。
那姑娘生得眉清目秀,俨然是个 胚子,正是年幼时的尤凤霞。
另一位青年男子与尤远山容貌肖似,想必是其子尤大超。
未料尤远山携子女前来接站,其用意昭然若揭——欲与首都重工业轧钢厂的工程师攀交。
林工!可把您盼来了,旅途劳顿,实在辛苦!
劳尤主任亲自相迎,这两位想必是令郎大超与令爱凤霞?
正是。
大超在厂里当司机,稍后送咱们回厂。
凤霞放学听说我要接您,非要跟着来见见京城来的大工程师。”
少女恭敬行礼,笑靥如花:林工程师好!不知该唤您哥哥还是叔叔?
林真暗自赞叹。
尤凤霞天生自带控场气场,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日后必是商界得力干将。
哈哈,尤主任长我二十岁,按年纪你该叫我哥哥。”
林大哥好!见到您真高兴!尤凤霞脆生生道。
尤远山悄悄捅了儿子一下。
尤大超慌忙附和:林大哥好!见到您真高兴!
虽是同胞兄妹,尤大超的气度见识较其妹相差甚远,颇有几分扶不起的阿斗之态。
尤远山略显尴尬地打圆场:林工,厂领导们正候着呢。
江南小城不比四九城,还望您多包涵。”
尤主任客气了。
我此行是为工作,非为享乐,晚间有个落脚处便好。”
招待所已安排妥当。
咱们先用饭,稍后让大超送您休息。”
这座玻璃厂虽不及轧钢厂规模,却也拥有两千余名职工,主营民用与工业玻璃制品,从窗玻璃、镜片到仪器镜片、暖瓶内胆,属化工类轻工业厂,规模甚至超过轧钢厂附近的同类企业。
此次工业部批准的十家太阳灶生产单位皆为轻工业厂。
对于新产品投产,玻璃厂领导格外重视,正副厂长率全体班子成员热情接待了林真。
宴席间宾主尽欢。
林真的海量令众人瞠目——原想灌醉这位京城来客,不料他饮如饮水,三轮过后,财务科、保卫科、宣传科、后勤部及食堂主任相继醉倒。
林真与尤远山相谈甚欢,不仅因尤凤霞之故。
他更欲凭系统所学,助玻璃厂攻克真空玻璃管技术难关,加速太阳能热水器研发进程。
交谈中林真发现,玻璃厂已掌握真空玻璃管基础工艺,主要应用于暖壶内胆生产。
只是尚未联想到该技术与太阳能利用的关联。
有基础技术便足矣。
待八十年代经济腾飞,这项技术必将遍地开花——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性远胜太阳灶。
林真协助玻璃厂建立了生产车间,成功研制出首台太阳灶。
每天下班后,林真都会到尤远山家中闲聊。
两人相谈甚欢,关系日渐亲密。
一次交谈中,林真提及为院里的孤寡老人易中海领养孩子的事,向尤远山打听城里 的情况。
尤远山惊讶地问:这位易中海是八级钳工?
没错,月薪99元,还有额外奖金补贴。”
他有兄弟姐妹吗?或者侄子外甥?妻子那边有亲戚吗?
都没有,夫妻俩在四九城无亲无故,就守着八级钳工的工作和一套四合院的房子。”
要是从 领养个孩子,那孩子不就直接落户首都了?
正是如此,易中海的全部家产也会由这孩子继承。”
就为了让他们老有所依?
主要是照顾壹大妈。
只要能把壹大妈当亲生母亲对待就行,绝不会亏待那孩子。”
喜欢四合院:开局拒绝给易中海养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开局拒绝给易中海养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