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嬴政一锤定音:
“此事便依李卿所言,先选几个郡县试行。”
“若成效良好,再在全国铺开。”
“具体细则,待天幕之事结束后,由李卿呈奏于朕。”
李斯拱手应声:
“遵命,陛下。”
……
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三言两语间,便大致敲定了关于“代田法”、耧车、曲辕犁及耕牛的推广方案。
随后,太子扶苏转头环视四周,只见许子等农家弟子手中拿着各式农具,眼中满是期待地望着他。
扶苏抬手摸了摸脸颊,没觉得脸上有什么污渍,便疑惑地问道:
“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何这样看着孤?”
许子轻咳几声,神情认真地说道:
“殿下,不知您对其他的农耕器具,可有什么改进的思路?”
自从得到了耧车与曲辕犁这两样农耕利器后,许子等人便尝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甜头。
他们心中隐隐期待着,扶苏是否还能再改进其他农具。
若能,那农耕效率恐怕又会提升一大截。
这不仅对农家弟子而言是大喜事,对天下百姓更是莫大的福音!
听罢,扶苏苦笑摇头:
“孤当然也希望为天下百姓多改进些农具,但眼下看着这些器具,却并无新的灵感。”
“所以,暂时先搁置此事吧。
若日后孤灵光一闪,有了新的点子,定会第一时间找你们。”
“许师与季尚书各自留下两三个弟子随行即可,其余人便先行散去。”
随着扶苏一声令下,许子与相里季各自留下两三人随行,其余弟子纷纷告退离去。
扶苏又说道:
“难得来农部六司一趟,不如请许师带孤与父王,四处走走看看。”
许子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答应:
“是,殿下,请随我来。”
说罢,他便带着陈相、陈辛两位农家弟子在前引路。
扶苏与嬴政缓步其后,身后则跟着章邯、相里季及几位墨家弟子。
而在秦王嬴政身后,赵高等几名宦官亦步亦趋,紧随其后。
“先前我们所处的是农耕司的耕作方式组,现在经过的是天时组。”
“天时组按殿下此前所授,分为七队,分别负责验证旧历、推演新历、测定节气等事务。”
许子在前方稍作停顿,指着两侧的田地介绍道。
秦王与太子望着两侧已经整备妥当、只待播种的田亩,以及正在认真记录数据的农家弟子们,纷纷点头赞许。
接着,许子继续边走边介绍:
“前面是农耕司下的肥料组,气味可能有些难闻。”
“若殿下和陛下觉得不适,我们可加快脚步通过。”
扶苏闻言,眉头微皱:
“为何会有异味?”
“难道肥料组的弟子没有按照孤的要求,注意环境的整洁与管理?”
虽说太子扶苏为了贴近百姓,能毫不介意地踏着泥泞行走在田间地头,就算不小心踩到污秽之物,也能够面不改色,泰然处之。
但这并不代表扶苏便是一个不拘小节、不讲洁净之人。
恰恰相反,扶苏其实是个极为注重整洁、讲求干净的人。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六部诸司中推行讲究个人与环境卫生的要求。
甚至于,六部日常都有专人负责洒扫庭除、清理杂物等事务。
依常理来看,这样的规定并不复杂,理应不会有人违逆才是。
毕竟这些清洁事务,并不需要大小官员亲自上手。
听闻此事,许子略显尴尬地答道:“回殿下,肥料组的农家弟子确实依照殿下的吩咐,注重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只不过他们所研究的肥料本身,难以做到干净清爽,难免会有些异味。”
秦王嬴政听后颇感兴趣,随即开口问道:“他们用什么做肥料?”
许子一时难以启齿,只委婉地答道:“陛下稍后经过肥料组时,自会明白。”
嬴政闻言微微挑眉,倒也没再追问,毕竟正如许子所言,待会亲自一看便知。
又行了一段路,渐渐靠近肥料组的试验田,扶苏与嬴政等人远远便嗅到一股令人不适的气息。
若说是异味,其实已经太过文雅了些。
确切地说,是粪便与其他发酵物混合后散发出的刺鼻恶臭。
可尽管如此,同行诸人皆非寻常之辈。
嬴政身为一国之君,胸怀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宏图伟志,其坚忍与气度,远非常人可及。
些许臭味,对他而言自然不算什么难忍之事。
扶苏虽生于尊贵之家,却能俯身与百姓同行,能在泥泞中行走而不生嫌恶。
虽然这股气味令他不悦,但只要事关农事、有益百姓,他也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连秦王与太子都能淡然以对,随行的官员与侍从自然更不敢露出半分嫌弃之色。
因此,众人虽嗅其味,却皆神色如常。
这时,许子适时开口介绍:“先前殿下曾嘱咐,要我们农家弟子寻找类似草木灰、腐草之类的替代肥料,以提升田亩之肥力。”
“于是,我们便开始着手研究各种可行之物。”
“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便是粪便。”
“早些时候,我们就发现,用粪便施肥的土地,其庄稼长势更旺,收成也更好。”
“只是以往因种种原因,未能深入探究。”
“此次,我们便系统地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比如,到底是只用粪好,还是单用尿更好?”
“又或者,人的粪便、马的粪便、牛的粪便、狗的粪便、猪的粪便……哪种单独使用效果最佳?”
“若将不同种类混用,是否比单一使用效果更好?”
“此外,粪便是否需要加水稀释后再使用?”
“还是说直接施用效果更佳?”
“又比如,是直接使用新鲜粪便更好,还是晒干后再施用更为有效?”
“或者将它们掺入泥土中晒干后再施用,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每一种粪便的利用方式,都已经安排了两亩田地专门用来进行对照实验,力求找出最有效的施肥方法。”
听许子娓娓道来,即便是素来沉稳如山、临危不乱的秦王嬴政,此刻也不禁微微变了脸色。
粪便是何等肮脏、令人作呕之物,秦王固然可以做到面对它不露怯色,但若要他亲自参与研究,甚至整日与粪便为伍……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这些农家出身的年轻人,为了找出最适合提升田地产量的施肥方法,竟愿意亲自去研究各类粪便,这是何等的奉献精神!
一时间,秦王看着肥料组周围正在埋头研究的农家子弟,眼中满是敬意。
他转头看向许子,神情郑重地说道:“许卿与诸位同僚,为农事操劳,辛苦了。”
许子连忙躬身道:“陛下言重了,这是我等应尽之责。”
秦王却摇头道:“在你们看来是职责所在,可实际上,你们是在为秦国千万百姓的生计而付出。”
“秦国向来有功必赏,寡人在此向你们承诺——”
“一旦你们研究出最有效的施肥方法,寡人定会为其中贡献最着者封爵加赏。”
“此外,肥料组的每一位成员,也将获赐肉食十斤、精米十石,以资勉励。”
“赵高,稍后你持寡人诏书去少府领取。”
身后的赵高立刻躬身应道:“遵命,陛下。”
许子再次拱手谢恩:“臣代肥料组子弟,谢陛下恩赏。”
待起身之后,太子扶苏也开口说道:“肥料组诸位同僚的用心实在可嘉,不过务必要注意研究之后洗手、沐浴、更换衣裳。”
“章邯,回头你安排为肥料组每人添置十套新衣。”
“另外,研究期间也应尽量用布巾遮住口鼻。”
“毕竟粪便终究是污秽之物,若是毫无防护地接触,恐怕容易染病。”
身后的章邯当即拱手应道:“是,殿下。”
许子再次向扶苏行礼:“臣代肥料组子弟,谢殿下厚赐。”
一行人缓步穿过两侧正在忙碌的农家子弟,太子扶苏忽然看到前方一群人在田里铺撒一种黑褐色的泥状物,便问道:“他们这是在铺什么?”
许子看了一眼,答道:“那是从河底挖出的淤泥。”
“除了粪便之外,第二种被认为可以作为肥料的材料,就是这淤泥。”
“自从关中渠修成之后,关中一带的粮食产量明显提升。”
“这半年来,我等也特意去实地考察过关中渠的运行情况。”
“我们发现,靠近水渠两侧的土地,比那些远离水渠、但条件相似的田地,粮食产量更高。”
“而这两类土地,原本并无太大差异,灌溉用的也都是关中渠的水。”
“按理说不该有如此明显的差距,为何产量却有所不同呢?”
“后来我们走访了部分参与开渠的百姓,得知了一个细节。”
“当年修渠时,为了省力,徭役们常将挖出的河泥直接堆放在水渠两侧的土地上。”
“再联想到我们过去发现,若将腐烂的野草埋入土中,也可令土地变得肥沃、产量提升。”
“那么河底这些淤泥,在水中沉积多年,其中又不知有多少有机物早已腐烂分解……”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