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不能指望拥有“兵家四圣”那般惊世之才,
至少也需具备“武庙七十二将”的资质,或至少具备次一级的名将潜力,方有可能脱颖而出,站到秦王嬴政面前。
因此,当下聚集于朝堂的大秦高级官员之中,实无真正意义上完全凭借军功从底层崛起的寒门子弟。
尽管在场诸位大臣,或从典籍中,或从政务中,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一些百姓衣食住行、农耕生活等民生之事。
但他们的认知,远不及太子扶苏经过七日专注调研之后那般深刻与系统。
只需他们用心领会、吸收太子扶苏此次调研所得出的结论,
便可称得上真正深入了解了黔首百姓的民生百态。
通俗而言,此时天幕中的太子扶苏,就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智者,谁若认真汲取他的总结,谁的能力便能迅速提升。
如今这些大秦的重臣们,在吸收了天幕上扶苏所总结出的关于百姓民生的经验后,
他们对民生事务的理解,已然跃升至与五岁时的天幕扶苏相当的层次。
……
【太子扶苏巡视、慰问关中内史地区孤寡老秦人所耗费的时间,远超原本预期。】
【按太子原先估计,关中内史辖下三十六县,巡视慰问完毕,大致需两个月至三个月时间。】
【然而,由于扶苏有意深入了解各地黔首在衣、食、住、行、耕种等方面的真实状况,每次慰问完一县孤寡老人之后,】
【他都会额外留驻一至两日,甚至三至四日,实地观察与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
【此外,由于太子离宫在外时间过久,秦王嬴政心感不安。】
【毕竟自扶苏出生以来,这是他首次离宫在外超过一个月。】
【因此,秦王特地下诏,命太子返咸阳一趟,亲自确认其安然无恙后,又令其在咸阳休养两日,】
【方才准其继续完成尚未结束的巡视慰问之行。】
【待到最终巡视完关中内史三十六县的孤寡老秦人时,已过去整整四个月。】
【此时,已是秦王嬴政十一年岁末。】
【值得一提的是,夏、商、周三代之后,出现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种古历法。】
【各诸侯国采用历法不一,而秦国所用为《颛顼历》。
该历法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即一年之始)。】
【换言之,秦国百姓是以农历十月为新年开始,进行年节庆祝的。】
而太子扶苏在巡视并慰问了关中内史地区的孤寡老秦人之后,便将自己“关”在了寝宫之中。
这一趟巡视与慰问的行程,对他而言,收获确实颇丰。
第一大收获,便是在走访关中内史各地之后,内史三十六个县的老秦人真正地认识了他这位秦国太子扶苏。
当他们听到“太子扶苏”这四个字时,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毫无实感的头衔。
而是会联想到一个或天真烂漫、或沉稳端庄、或知礼懂事的少年。
他对黔首百姓的生活充满关切,曾亲自前往各县慰问孤寡老人,长相俊秀、气质清朗的小太子。
虽说未必三十六县的所有老秦人都会坚定支持他,但至少对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好感。
而那些曾被他亲自慰问过的孤寡老秦人,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对他满怀感激与喜爱。
毕竟说句逾越的话,这些老人多半都将扶苏当作自家孙辈一般看待。
这份情感自然不会浅。
而这,便成为他日后抗衡朝中文臣、武将、王族宗亲等各方势力之外,另一支坚实的支持力量。
只要日后他以太子之名,持续推动改善百姓生活、提升老秦人福祉的政策。
那么他便能赢得更多老秦人的真心拥戴。
再配合他日后与文臣、武将及宗亲之间的关系经营。
可以说,他的太子之位将越发稳固。
待到那时,有文臣、武将、宗亲与老秦人四股力量共同支持。
即便父王一时糊涂,想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也难以实施。
除非父王愿意冒着秦国朝局动荡、甚至引发六国觊觎的风险,也要执意废立。
否则,他的太子之位便如磐石般稳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扶苏成功赢得“太子四柱”——文臣、武将、宗亲与百姓的支持之后。
他的地位便与秦国的稳定紧密相连。
废除其太子之位,无异于动摇秦国根本。
只要不是心智失常的秦王,都不会轻易做出此等决定。
扶苏相信父王头脑清醒。
他也想不出,父王有何理由要废除自己。
若真废了他,又有谁能接任太子之位?
他不是没留意过近年出生的弟弟妹妹们。
怎么说呢……他只有一个念头:为何弟弟妹妹们会如此迟钝?
一岁才会说话走路,两岁尚需人照料起居,三岁仍识不得百字。
倘若父王改立其他弟妹为太子或太女,扶苏实在难以想象,未来的秦国将如何应对列国纷争。
他并不自诩为天才,也未曾意识到,弟妹们的成长节奏才是普通孩童应有的表现。
以自身为标准的扶苏,反而忧心忡忡地觉得弟妹们如此“愚钝”,将来如何担起秦国的重任。
甚至因此生出长兄如父的责任感,觉得自己日后需更加督促他们学习。
不过,考虑到目前弟妹们尚年幼,连他的话语都难以理解。
扶苏便暂时将此事搁置一旁,只在心中记下,待日后施行。
秦王嬴政望着天幕上的扶苏,嘴角微微抽动。
他有种被那“逆子”讽刺了的感觉,却又好像没有。
毕竟若天幕中的“秦王嬴政”真废了扶苏的太子之位,他自己恐怕也会觉得,那位“嬴政”是真的昏了头。
而且之后太子扶苏不是也表示,觉得他父王的头脑还是相当出色的嘛。
嗯,再观察观察看看。
如果秦始皇嬴政还未能确认自己是否被批评的话,那么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一众皇子、皇女就真的确信自己被点名批评了。
一岁时,只会简单的言语与行走。
两岁时,饮食起居仍需他人照料。
三岁时,识字数量连一百都不到。
这一刀又一刀,精准刺痛了他们每一位皇子、皇女那柔弱、无辜又无助的心灵!
因为他们确实如同太子扶苏所说,显得“愚钝”啊!
可是,真的是他们“笨”吗?
明明这些表现才更贴近寻常孩子的成长节奏!
像他们那位兄长,哦,准确地说是天幕中的太子扶苏,才算是异于常人的存在!
一众皇子、皇女望着天幕上那位指责他们“笨”,却又为他们未来担忧、担心他们因“愚钝”而难以立足,并试图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的兄长,个个心中苦涩难言。
……
【此次巡视并慰问关中内史地区的孤寡老秦人,除了初步赢得当地民众的民心之外。】
【第二个收获,则是让他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今年他才五岁,即便过了年也才六岁而已。】
【一个六岁的太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正式参与朝政事务。】
【即便在父王及众人眼中他显得格外聪慧,也是如此。】
【依照秦国以往的传统,皇子通常在五岁时开始启蒙教育。】
【随后在五岁到十五岁这十年间,持续深入学习。】
【待到十五岁后,秦王会根据皇子们这十年间的学习成果、受宠程度,或背后支持势力的大小等因素,】
【初步挑选出两三位太子候选人,并再观察两三年,最终决定立谁为太子。】
【通常在太子十七、八岁时,秦王便会允许其上朝听政,进行观摩与学习。】
【再过两三年,到二十岁时,便是太子举行加冠礼的年纪了。】
【加冠后,意味着太子可以正式参与政务,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过,此时的“亲政”仅指太子可以正式在朝堂上对国家大事发表看法与建议,而不像此前那样只能旁听、不能发言。】
【至于国政的主导权与最终决策,仍然掌握在国君手中。】
【而以父王对他的宠爱程度,他最早也得十五岁左右才有机会上朝听政、参政。】
【换句话说,在他五岁到十五岁的这十年里,除了专心学习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外,其实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政务需要他亲自处理。】
【即使他对国家事务充满兴趣,从父王到文武百官也不会轻易让他真正参与其中。】
【但如果他只是出于兴趣,“小打小闹”地做一些尝试,想必父王与群臣也会默许的。】
【因此,他打算在这六岁到十五岁的十年间,专注研究如何改善百姓在衣、食、住、行、农耕等方面的状况。】
【反正对他而言,除了研习诸子百家思想外,其他时间也是闲着无事可做。】
【十年光阴,若能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共同钻研,】
【虽未必能在百姓生活各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