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三浪诀》的兴奋感逐渐平复后,秦望深知,玉简中记载的终究是理论,将这三门术法真正化为己用,还需要大量枯燥而艰苦的练习。
他并没有因为初始的顺利而掉以轻心,反而更加沉下心来,投入到日复一日的修炼中。
然而,真正的困难,在他试图将术法运用到纯熟,尤其是与他自身特点结合时,才开始显现。
首先遇到麻烦的是“沧浪击”。最初的成功凝聚,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水属性灵力宣泄。当他试图精确控制“叠浪”的层数、力度以及爆发时机时,问题就来了。
水元之力固然雄浑,但其特性更偏向于“绵长”和“渗透”,想要让它像真正的海浪那样,一层叠一层,积蓄起瞬间的爆发力,需要对灵力极为精细的操控。
一次练习中,他急于求成,试图叠加五层浪劲。前四层还算顺利,但当第五层灵力试图涌入时,前面勉强维持的平衡瞬间被打破。
秦望掌心的水蓝色光球剧烈波动,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随即“噗”的一声轻响,如同被戳破的水泡般炸开,逸散的能量反冲回来,震得他手臂发麻,经脉隐隐作痛。
“不行,太急了。”秦望甩了甩发麻的手臂,额角渗出冷汗。
他意识到,叠浪并非简单的灵力堆积,而是需要找到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让每一层浪劲既能独立存在,又能完美衔接,最终融汇成一股合力。这需要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细微的感悟。
他不再追求层数,而是从最基础的两层浪劲开始,反复练习。用心去感受灵力在经脉中流淌的速度、强度,寻找那微妙的叠加点。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静修室内,不时响起灵力失控的轻微爆鸣声和他的闷哼。
相比之下,“层浪盾”的修炼更是对耐心和掌控力的极致考验。
这门术法的精髓在于“流转”和“卸力”,要求施展者在身前布下一层不断旋转、波动的柔性水盾。
起初,秦望凝聚出的水盾要么过于僵化,像个脆弱的冰壳,一碰就碎;要么过于松散,水纹涣散,根本形成有效防御。
最头疼的是维持水盾的稳定和旋转。他需要分心二用,一边持续输出灵力维持盾体存在,一边精确控制灵力让水盾按照特定频率和方向流转。常常是顾此失彼,盾形刚刚稳住,旋转就停滞了;或者旋转起来了,盾体厚度又不均匀,出现薄弱点。
有几次,他试图模拟同时遭受多个方向的攻击,结果水盾因为控制不力,灵力流转紊乱,直接在他面前溃散成一片水花,浇了他一头一脸,狼狈不堪。
“意守中宫,心随水动,流转不息,方能化解千钧……”秦望默念着法诀中的要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初学者一样,从维持一个最小、最稳定的水盾开始,一动不动地站着,全神贯注地感受着灵力的细微变化,体会那种“流动”的意境。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往往站上半个时辰,便觉得头晕眼花,神识疲惫。
至于“踏浪行”,看似是最简单的轻身术,但要将其与沉重的“分水”剑以及战斗中的闪转腾挪结合起来,难度倍增。“踏浪”带来的轻灵感,与重剑挥舞时需要的沉稳下盘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一开始,他施展“踏浪行”时,脚步是轻快了,但手中的重剑却变得难以控制,挥舞起来轻飘飘的缺乏力道,甚至差点因为重心不稳而把自己带倒,反之,当他专注于重剑劈砍时,“踏浪行”的效果又大打折扣,身形迟滞,完全失去了灵动的意味。
他需要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中找到平衡点。在狭小的静修室内,他一遍遍地练习:踏浪突进,急停,挥剑;格挡,后撤,再踏浪迂回……动作起初十分僵硬笨拙,如同蹒跚学步的幼童,时不时就会撞到墙壁或者被自己的剑带个趔趄。
汗水浸透了他的灰衣,手臂和双腿因为高强度的练习而酸胀不已。
失败和挫折成了家常便饭。但秦望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他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后,都会静静回想问题出在哪里,是灵力操控的精度不够,还是意念与动作配合不佳?
他也并非一味苦练。每当感到困惑或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时,他就会暂时放下练习,重新研读《三浪诀》的玉简,或者去藏经楼翻阅陆知远推荐的那些基础典籍,从理论中寻找答案。
有时,他也会回忆起陆知远关于“意”与“控”的讲解,尝试跳出单纯的技巧模仿,去理解术法背后的“意境”。
渐渐地,转机开始出现。
在一次练习“沧浪击”时,他没有刻意去数叠了多少层,而是完全沉浸在《涌泉功》那种“水流不息,蓄势待发”的意境中,引导着水元之力自然流淌、汇聚。
当他感觉掌心的力量积蓄到某个临界点时,随即顺势推出,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凝练、更强劲的水浪冲击波呼啸而出,虽然无形,却在对面的墙壁上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湿痕,经久不散。
“成了!”秦望心中一喜。他明白,自己终于摸到了一点“叠浪”的真意,不在于刻意的层数叠加,而在于力量积累的自然韵律。
“层浪盾”的修炼也有了突破。当他不再试图强行“控制”水盾旋转,而是想象自己就是一面湖,微风拂过,自然泛起涟漪,水盾的流转反而变得顺畅自然起来。虽然防御强度还有待提升,但那种圆融柔韧的感觉已经初具雏形。
最让他高兴的是“踏浪行”与重剑的配合。
经过无数次的磨合,他终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节奏:重剑劈砍时,脚步沉稳如山岳;移动闪避时,身形轻灵如踏波。虽然还远未达到完美融合,但至少不会再互相干扰,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补。
五天时间,在近乎自虐般的苦修中飞快流逝。
当秦望再次站在静修室中央时,虽然面容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他心念微动,一层淡蓝色的水纹护盾瞬间在身前浮现,缓缓流转;脚下轻轻一点,身体便如失去重量般向后滑出丈许,落地无声;同时,手中“分水”重剑看似缓慢实则沉重地向前一递,剑尖处空气隐隐扭曲,一股暗含浪涌之力的劲风透剑而出。
“沧浪击”、“层浪盾”、“踏浪行”,三门术法已从玉简上的文字,初步化为了他身体的本能。
“是时候去演武场,进行真正的实战演练了。”秦望擦去额头的汗水,将重剑背好。
他知道,静修室内的练习终究有其局限,只有在更开阔、更能模拟实战环境的地方,才能检验出这三道“浪涛”真正的威力,并发现更多隐藏的问题。
他推开静修室的门,外面阳光正好。少年的身影,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带着一股初试锋芒的锐气,融入了悟道院往来的人流之中。接下来的挑战,将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
喜欢杀穿修真界:从杂役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杀穿修真界:从杂役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