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辆“红星”系列轻坦克的入列,如同在清风寨这支快速成长的军队骨骼中,注入了坚硬的钢铁。但林峰深知,光有坦克还不够,它们需要配合,需要掩护,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将装甲突击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就在四辆坦克驶向训练场的同时,战车工厂的流水线并未停歇,新的生产指令已经下达。
这一次,登上生产线的是多功能步兵车。
与坦克那充满力量感的厚重不同,多功能步兵车显得更为灵巧和……多功能。它拥有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开放式武器站,底盘轻便,速度更快。最重要的是,根据系统说明,它可以装载一小队步兵,并且根据装载步兵的类型,其武器站会自动切换不同的武器模块——装载普通步兵,可能是重机枪;装载工程师,可能变成维修工具;如果未来有防空步兵,或许能变成防空炮……
这是一种理念超前的装备,是机械化步兵的雏形,也是坦克最好的“伴侣”。
每辆消耗600能量,林峰毫不犹豫地生产了两辆,再次支出1200点能量。看着系统界面上依旧稳步增长(采矿收入持续入账)的能量余额,他心中底气十足。投资,就要投在刀刃上。
两天后,当两辆涂着相同深灰色、体型比坦克小巧灵活得多、顶着一个多用途武器站的多功能步兵车驶出工厂时,同样引发了官兵们的围观和好奇。虽然不如坦克那般具有视觉冲击力,但其独特的设计和“多功能”的名头,也让大家充满了期待。
至此,林峰计划中的第一支装甲突击力量,所有核心装备已经全部到位:
四辆轻坦克,作为攻坚和突击的矛头。
两辆多功能步兵车,作为伴随支援、防空(目前暂无空中威胁,但未雨绸缪)、运输和反步兵的灵活补充。
硬件齐备,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让这些钢铁造物与血肉之躯完美结合,形成战斗力。这个重任,落在了代理连长赵铁柱和总教官周卫国的肩上。
装甲训练场被设置在山寨后方一片相对开阔、且模拟了多种地形的区域。这里有平地,有缓坡,有模拟的壕沟和土木障碍,甚至还有几栋匆忙搭建起来的、模拟村镇建筑的破旧土房。
训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和……笑料。
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坦克车组和步兵车驾驶员,都是脑子活、胆子大的好苗子,但面对这些复杂的钢铁机器,依旧显得手足无措。坦克内部空间狭窄,仪表盘密密麻麻,驾驶员需要同时操控方向杆、油门、刹车,还要注意各种仪表读数;炮手需要操作观瞄设备,计算提前量,协调装填手;车长更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挥全车。
第一次实车驾驶,场面堪称混乱。
“02车!02车!你往哪开?那是沟!拉杆!往回拉!”
“03车炮塔转慢点!小心甩到旁边的树!”
“05车!发动机转速过高!降档!快降档!”
“我的妈呀,这铁疙瘩里面怎么这么热!”
“晕……我有点晕车……”
赵铁柱急得满头大汗,拿着一个铁皮喇叭,跟在坦克后面边跑边喊,嗓子都快喊哑了。周卫国则站在一处高地上,冷静地观察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问题。
步兵与装甲车辆的协同更是困难重重。习惯了散兵线冲锋的步兵们,面对轰鸣着推进的坦克,本能地就想远离,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坦克的掩护。步坦脱节,战术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次模拟进攻训练中,一辆坦克按照指令向前突击,而负责伴随的步兵班却被坦克扬起的尘土和轰鸣的引擎声吓住了,迟疑了片刻,结果“敌军”(由其他部队扮演)的反坦克火力(用鞭炮和烟雾模拟)轻易地“摧毁”了孤军深入的坦克。
训练结束后,赵铁柱看着垂头丧气的车组和步兵班长,没有发火,而是把所有人召集到坦克旁。
“都看到了?觉得坦克厉害不?厉害!但它不是无敌的!”赵铁柱拍着冰冷的装甲,“它需要咱们步兵兄弟的保护!鬼子的步兵抱着炸药包冲上来怎么办?躲在角落里的反坦克枪怎么办?都得靠咱们步兵的眼睛去发现,靠咱们手里的枪去清除!”
他又看向坦克兵:“你们也一样!别以为躲在铁壳子里就安全了!你们是矛头,但眼睛不能只盯着前面!要注意两翼,要注意步兵兄弟的位置!咱们是一个整体,坦克是铁拳头,步兵就是灵活的手指头,缺了谁都不行!”
周卫国也走了过来,补充道:“步坦协同,关键在于沟通和信任。坦克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持和装甲掩护,破除障碍;步兵为坦克清除近身威胁,侦察敌情,占领阵地。你们要习惯彼此的存在,习惯在轰鸣声中分辨彼此的指令和信号。从现在起,忘记你们以前是怎么打仗的,从头学起!”
接下来的训练,变得更加艰苦,也更加有针对性。
坦克车组被要求进行极限驾驶,在各种复杂地形上辗转腾挪,练习高速行进中的短停射击,练习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装填手练习在颠簸环境中快速装弹,炮手练习对不同距离、不同速度目标的精准打击。
步兵们则开始学习如何紧跟坦克步伐,如何利用坦克车体作为移动掩体,如何快速清除坦克视野死角的敌人,如何用手势、旗语甚至敲击坦克外壳的方式与车内乘员沟通。
那两辆多功能步兵车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们时而搭载着步兵快速机动,模拟战场输送;时而用其武器站上的重机枪(目前装载普通步兵,武器站默认配置为重机枪)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压制;时而又后退到安全区域,由随车的工程师(红警单位或经过培训的人类工兵)演练对战损车辆的战场紧急维修。
训练场上,终日尘土飞扬,引擎轰鸣,枪声(训练弹)和爆炸声(模拟)不绝于耳。汗水、油污、泥土混合在每一个官兵的脸上和身上,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要将这全新的战术,将这钢铁与血肉结合的力量,彻底掌握。
林峰偶尔会来到训练场,他从不干涉具体的训练,只是静静地看。他看到赵铁柱从一个优秀的步兵班长,在压力下飞速成长,逐渐有了装甲指挥官的样子;他看到那些原本对铁疙瘩心存畏惧的步兵,现在已经能熟练地靠在坦克侧面,随着坦克的节奏一同推进;他看到坦克与步兵车之间开始有了默契的配合,进攻、掩护、转移,渐渐有了行云流水的雏形。
他知道,这支小小的装甲突击力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虽然还很稚嫩,配合中依旧会有瑕疵,但那蕴含的毁灭性力量,已经初露锋芒。
这天傍晚,一次连级的实兵实弹对抗演习结束后,周卫国拿着评估报告找到林峰。
“指挥官,初步评估,装甲突击连已具备基础作战能力。步坦协同虽未至纯熟,但战术要领已掌握,可执行对固定据点、野战工事的突击任务。尤其对缺乏有效反装甲手段的日伪军,具备碾压性优势。”
林峰看着报告,又望向训练场上那几辆正在保养、在夕阳下泛着暗红色光泽的钢铁战车,点了点头。
“告诉赵铁柱,训练不能松懈。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林峰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地平线上扬起的日军军旗,“鬼子的大队,应该已经在路上了。这支装甲小队,是我们送给他们的第一份‘惊喜’。”
喜欢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