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把手搭在她肩上,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居委会的小屋。阳光斜照过来,晒得肩膀发暖。秀芬没急着回家,脚步在院门口顿了顿。老槐树底下已经站了几个人,赵大妈正低头拍围裙,听见动静抬眼看过来,嘴唇动了动,又没出声。
她没避开目光,反而往前走了两步,把布包轻轻放在石墩上。“天晴了,该晒棉被了。”她说,“我家门前那块地空着,谁家要晒,拿根竹竿就能搭架子。”
赵大妈愣了一下,赶紧上前:“我这儿有两条褥子,正愁没地方晾呢。”她声音有点发颤,“刚才……我在那儿站着,一句话没替你说,心里跟压了石头似的。”
“您能来看就成。”秀芬笑了笑,“换谁也得掂量掂量,我不怪您。”
钱婶抱着毛线团站在几步外,这时也挪了过来。“你记账记得那么细,连谁尝了口豆沙包都写上……我还以为是防着人。”
“不是防。”秀芬摇头,“是怕忘了。孙姐孩子咳嗽那回,您借我半瓶蜂蜜,我一直记着。”
钱婶眼眶忽然红了下,低头搓了搓毛线:“那点东西,你还当回事。”
王霞抱着妞妞从旁边走过来,把孩子往秀芬眼前送了送:“叫姨。”妞妞乖乖开口,秀芬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辫子。王霞低声道:“那天我要倒夜班,老爷子帮我看着孩子,是你提前给他送了饭,他才有劲儿照看。这事儿我没往外说,但我知道。”
秀芬只说了句:“都是邻里,谁还没个难处。”
话音刚落,树影里传来拐杖点地的声音。郑老爷子慢慢走过来,穿得齐整,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他走到秀芬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用蓝布包着的小物件,递过来。
“拿着。”
她迟疑着接了,打开一看,是个铜秤,秤杆磨得发亮,秤砣小巧沉手。
“这是早年配药用的。”老人说,“分量准,不怕缺斤短两。往后你要熬药、称食材,用这个方便。”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它在我抽屉里躺了十几年。”老人声音不高,“以前怕惹事,不敢拿出来。现在敢了——因为你让我知道,有人肯听真话,也肯做真事。”
周围没人说话。赵大妈悄悄抹了把眼角,钱婶抱着毛线站在原地没动,王霞把妞妞搂紧了些。
林建华一直靠在墙边,这时才走过来,看了眼那铜秤,又看向秀芬。她抬头冲他笑了笑,把布包重新背上,顺手把铜秤揣进衣兜。
吴婶家的门帘掀开一条缝,她躲在后面看得清楚。见众人围着秀芬,连一向清高的钱婶都凑了上去,气得手指掐进掌心。她猛地拉开门就要往外冲,却被一只手从后面拽住。
“你闹够没有?”吴老蔫压着嗓子,“全院都看着你丢人,还不够?”
“她算什么东西!”吴婶咬牙,“一个外来的,装模作样给老头送饭,现在倒成英雄了?”
“人家有证据,有证人。”吴老蔫松开手,“你再折腾,厂里都知道你瞎告状,我这张脸还搁不搁得下?”
门帘落下,屋里只剩粗重的呼吸声。
外面,赵大妈已经吆喝起来:“趁太阳好,咱们今儿就把被子全搬出来晒!秀芬,你家竹竿够不够?不够我再去借两根。”
“够用。”秀芬应着,“热水我也烧上了,谁家要烫床单,锅在灶上等着。”
钱婶忽然问:“你给孩子调脾胃的那个小米粥,还能教我一遍吗?妞妞最近吃饭总噎,我试了几次都不对味。”
“改明儿早上您来我家厨房看看就行。”秀芬说,“火候差一点,味道就不一样。”
“那我可真去了。”钱婶点点头,脸上露出少见的笑意。
周建国下班回来,看见一群人忙着搬被子,愣了下:“出啥事了?集体大扫除?”
王霞白他一眼:“人家秀芬刚洗清冤屈,你们男的就知道问干活的事。”
“我不是不知道嘛。”周建国挠头,“厂里加班,消息闭塞。”
林建华递过一支烟:“没事了。”
“那就好。”周建国点上烟,吐了口烟雾,“我还琢磨着,要是真有问题,我得站出来说两句。那天晚上你家灯亮到半夜,我起来上厕所看见的——她在理东西,一页一页地抄,不像干坏事的人。”
林建华没说话,只是把烟盒往他手里塞了塞。
孙桂香抱着小强走过来,孩子手里攥着张画纸。“郑爷爷画的。”小强举起来给秀芬看,“他说谢谢你。”
画上是间小厨房,窗台上摆着碗,一个人在灶前搅锅,旁边写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字:**恩人**。
秀芬鼻子一酸,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告诉爷爷,谢谢他画画。”
孙桂香低声说:“我昨晚睡不着,想起以前你也给我送过药粥。那时候我说话冷冰冰的,怕你嫌弃我们娘俩穷……其实我心里明白,你是真心帮人。”
“别提这些了。”秀芬拉起她的手,“明天我蒸点胡萝卜糕,给你带两块。”
赵大妈这时高声喊:“晾绳不够了!谁家还有麻绳?”
“我家有!”钱婶转身就要回家拿。
“等等。”秀芬从布包里抽出一段尼龙绳,“这是我拆旧渔网拧的,比麻绳结实,还不怕淋雨。”
“你哪儿来的这玩意?”赵大妈惊讶。
“前阵子修炉子,翻箱底找出来的。”她笑着系了个扣,“废物利用,省得买新的。”
几个人围上来瞧,七嘴八舌地问怎么编。秀芬干脆坐下,一边演示一边讲:“先把线搓紧,三股交叉拧,最后打个死结就行。”
郑老爷子站在不远处看着,忽然道:“这手艺,比我当年扎风筝还利索。”
人群哄笑起来。赵大妈拍腿:“老爷子,您这话可是夸到头了!”
老人嘴角微动,没笑出来,但眼神松了许多。他拄着拐,慢慢转身往自家走。路过吴婶家门口时,门帘纹丝未动。
太阳偏西,院子里的被子全都铺展开来,暖洋洋地冒着热气。秀芬站在自家门前,看着各家各户忙碌的身影,手插在兜里,碰到了那枚铜秤。
林建华走过来,低声问:“累不累?”
“不累。”她说,“就是觉得,今天这太阳特别实在。”
“嗯。”他点点头,“以后日子也这样。”
赵大妈突然喊:“秀芬!你家锅盖是不是忘盖了?冒烟了!”
她一惊,赶紧往厨房跑。林建华紧跟在后。推开厨房门,灶膛里的火苗正舔着锅底,水汽顺着锅沿往上窜。她抄起锅盖盖上,转头对丈夫说:“忘了提醒你,我今早多添了半瓢水,怕凉得太快。”
“所以一直温着?”他问。
“嗯。”她擦了擦手,“想着待会儿要是谁来串门,能喝口热水。”
门外传来脚步声,钱婶端着个瓷碗进来:“我煨了点梨水,放了川贝,给你润润嗓子。”她把碗放在桌上,“刚才那么多话,你一句重的都没说,可我都听着呢。”
秀芬没推辞,接过碗喝了一口。温甜入喉,她抬起头:“谢谢您。”
钱婶摆摆手:“该我说谢谢。这么多年,我头一回觉得,这院子像个家。”
窗外,夕阳落在晾绳上,被单鼓成一片片帆。赵大妈还在指挥王霞调整角度,孙桂香蹲在地上给孩子讲故事,周建国蹲在炉子边烤馒头片。
林建华靠着门框站着,看着妻子低头吹着碗里的热气,发丝被风吹得轻轻晃。
郑老爷子坐在自家门槛上,手里摩挲着那个空了的灰陶罐。
吴婶的门缝里,一只眼睛静静望着院中光影浮动,许久,帘子缓缓合拢。
秀芬放下碗,忽然说:“明天我想做点辣白菜,谁家要是愿意,我匀点菜帮子。”
喜欢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