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风波,以萧景珩的完胜和周廷玉的倒台告终。皇帝御笔亲批,将周廷玉革职下狱,交三司严审,其党羽也遭到清洗。永宁侯世子萧景珩忠勇果毅、临危不乱之名,传遍朝野,圣眷之隆,一时无两。东南大案在扫清了朝中障碍后,由锦衣卫指挥使冯铮主持,以雷霆万钧之势深入推进,牵连出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东南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永宁侯府门前,再次车水马龙,前来道贺、攀附的官员络绎不绝。但府门之内,却比以往更加低调谨慎。萧景珩以“伤后需静养”为由,谢绝了大部分宴请,只每日准时前往兵部履职,专注于整饬军务条例,修订边防策论,沉稳得仿佛之前的惊涛骇浪从未发生。
沈清辞则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恩威并施,将侯府上下守得铁桶一般。她深知,盛极必衰,此刻越是风光,越需如履薄冰。她协助萧景珩处理一些隐秘文书,心思之缜密,见解之独到,越发让萧景珩倚重。
这日傍晚,萧景珩从兵部回府,并未直接回书房,而是来到了后院的小花园。暮春时节,园中芍药盛开,姹紫嫣红。沈清辞正站在一丛白芍药前,微微俯身,轻嗅花香。夕阳的余晖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侧脸恬静美好。
萧景珩放轻脚步,驻足望去。这一刻,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奇异的安宁。这个女子,在他最危难时嫁入侯府,与他共历生死,陪他度过暗夜,如今已悄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再是初入府时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冲喜新娘,而是能与他并肩而立、共担风雨的盟友,是这深宅之中,他唯一可以全然信任的知己。
沈清辞察觉到目光,转过身,见是他,微微一笑,福了一礼:“世子爷回来了。”
“嗯。”萧景珩走上前,与她并肩而立,看着眼前繁花,“今日部中无事,回来早些。”
两人沉默片刻,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东南案,冯铮那边已有定论了。”萧景珩忽然开口,声音平静,“赵元、陈彪等一干涉案主犯,罪证确凿,判斩立决,家产抄没,亲族流放。牵连官员一百三十七人,或斩或流或革职,闽浙总督革职留任,戴罪立功。”
沈清辞静静听着,心中并无多少波澜。这是罪有应得。只是……“莫先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吗?”她轻声问。
萧景珩眼神一暗,摇了摇头:“闽江下游百里都搜遍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痛惜与遗憾。莫问,如同他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父亲一般,成了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莫先生吉人天相,或许……或许被好心人救走了也未可知。”沈清辞柔声安慰,尽管知道希望渺茫。
萧景珩深吸一口气,甩开阴霾,转换了话题:“陛下今日召见我,问了对东南海防后续的看法。”
沈清辞神情一肃:“世子爷如何回禀?”
“我奏请重建东南水师,汰弱留强,更新战船火器,并在沿海要地增设炮台烽燧,推行保甲连坐,严查私港,杜绝走私。同时,奏请设立‘市舶司’,规范海贸,征收关税,以充国用,以绝奸商与海盗勾结之源。”萧景珩缓缓道来,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方略。
沈清辞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世子爷思虑周全!剿抚并用,堵疏结合,方是长治久安之策。陛下可准了?”
“陛下颇为赞许,已交内阁与兵部详议。”萧景珩道,“不过,此事牵涉甚广,触动利益无数,推行起来,必是阻力重重。”
“但只要利国利民,再难也要做。”沈清辞语气坚定。
萧景珩侧目看她,见她眼中闪烁着与自己一般无二的光芒,心中微暖。他沉吟片刻,道:“清辞,待东南局势稳定,市舶司若能设立,其中涉及账目清查、物资调配、与海商接洽等事宜,纷繁复杂,需得力之人掌管。”
沈清辞心中一动,隐约明白他的意思:“世子爷的意思是……”
“我希望你能帮我。”萧景珩看着她,目光坦诚而郑重,“你心思缜密,通晓庶务,更难得的是沉得住气,识大体。内宅之事,你可交由母亲和可靠之人打理。外面这些事,我需要一个信得过、且有能力的人在一旁协助。”
沈清辞心潮微涌。他这是在邀请她,真正走入他的世界,参与朝堂之外、却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实务。这已远超寻常内宅主母的范畴。这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信任,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
她没有丝毫犹豫,迎上他的目光,清晰而坚定地答道:“承蒙世子爷信重,清辞定当竭尽全力,助世子爷成就此事。”
“好。”萧景珩唇角微扬,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容。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暮色四合。园中灯火次第亮起。
“起风了,回去吧。”萧景珩轻声道。
“是。”
两人并肩,踏着渐浓的夜色,向灯火通明的内院走去。身影在廊下灯笼的光晕中,渐渐重合。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这一次,他们将携手同行,共赴波澜壮阔的未来。
喜欢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