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堂的风波如同一场瘟疫,迅速席卷了整个永宁侯府,却又被永宁侯萧远以铁腕强行压下。府门紧闭,内外隔绝,所有知情者噤若寒蝉,府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往日里还算有些人气的三房院落,如今如同鬼魅,被侯爷的亲兵层层把守,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沈清辞待在墨韵堂的厢房里,都能感受到那股无处不在的压抑。送饭的丫鬟脚步更轻,头垂得更低,连眼神都不敢乱瞟。钱妈妈来巡视的次数明显增多,虽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但眉宇间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风暴眼中,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世子萧景珩依旧“昏睡”,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都与他无关。但沈清辞再去“侍疾”时,却能感觉到,那平静的表象下,似乎有一种更深沉的东西在涌动。他的呼吸依旧平稳,但她指尖触碰到的皮肤,却不再是以往那种病态的冰凉,反而隐隐透着一丝内敛的温热。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若非沈清辞与他“亲密”接触日久,几乎无法察觉。
他是在积蓄力量?还是在等待什么?
与此同时,永宁侯萧远则展现出了惊人的手腕和能量。他一面紧急上书自陈,请皇帝派员彻查皇庄走水案,并主动交出了部分相关人员的调度记录,姿态放得极低;另一面,则动用了所有在朝在军的人脉,全力斡旋,试图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位莫先生更是连日出入侯府书房,常常与侯爷密谈至深夜。
府外的消息,通过春桃零碎打探,艰难地传递进来。据说京兆尹府的压力巨大,此案牵扯皇庄和侯府,查案进展缓慢,各方势力角力,局面错综复杂。而市井间关于永宁侯府“跋扈”、“纵子行凶”的流言也开始悄然散播,显然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
这日晚间,沈清辞正准备歇下,窗外忽然传来三声极轻、极有规律的叩击声——笃,笃笃。
她的心猛地一跳!这是她与春桃约定的紧急信号!
她立刻披衣起身,示意春桃去门口守着,自己则轻轻推开后窗。黑暗中,一个模糊的人影飞快地塞进来一个小巧的、用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物件,然后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沈清辞迅速关好窗户,回到灯下,心脏怦怦直跳。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竹管,竹管里塞着一卷纸条。
她深吸一口气,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蝇头小楷,墨迹犹新:
“三爷之事,乃‘惊蛰’手笔,意在削侯府臂助,图东南利。世子将动,早作准备。”
纸条末尾,画了一个极其简略的、指向东南方向的箭头。
沈清辞的手猛地一颤,纸条差点脱手!尽管早有猜测,但亲眼看到这真实的信息,依旧让她遍体生寒!
“惊蛰”!这是一个代号!策划皇庄走水、栽赃三爷、意图重创永宁侯府的幕后黑手,是一个代号为“惊蛰”的势力!他们的目的,是削弱永宁侯府的势力(削侯府臂助),目标直指东南的利益!
而更让她心惊的是后半句——“世子将动,早作准备。”
萧景珩要动了!他终于不再满足于“病”下去了!他要趁着侯府遭遇外患、内部权力出现短暂真空的时机,有所行动了!
这纸条是谁送来的?是萧景珩的人吗?还是……那个神秘的“惊蛰”在故布疑阵?可信度有多高?
沈清辞的大脑飞速运转。纸条上的信息与她之前的判断高度吻合,指向东南,也与萧景珩之前的暗示对得上。最重要的是,“世子将动”这个判断,与她感受到的萧景珩身上那细微的变化一致。
这消息,大概率是真的!
萧景珩要动了!他会如何动?是“病情好转”,还是直接雷霆手段掌控侯府?他需要她做什么准备?是继续扮演好“冲喜贵人”的角色,还是需要她在外配合,里应外合?
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但沈清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无论萧景珩要做什么,她都必须稳住阵脚。
“早做准备”……准备什么?如何准备?
她将纸条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然后,她走到妆台前,看着铜镜中自己清亮却带着一丝决绝的眼睛。
她需要更强大的内心,需要更敏锐的洞察力,需要……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勇气和魄力。
萧景珩要动了,这侯府的天,恐怕真的要变了。而她,绝不能在这场变局中,被甩下马车。
这一夜,墨韵堂的灯光,很晚才熄灭。
喜欢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