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的热度还没完全褪去,节目组安排的酒店里,随处可见抱着乐谱、讨论舞台的嘉宾。杨昊轩刚结束和张教授的视频通话,挂掉电话时,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温度——视频里,张教授拿着手机,对着屏幕里的他竖大拇指,反复叮嘱“二公好好选方向,你的古典功底可别浪费了”。
“昊轩,走了走了,节目组叫开二公筹备会了!”门外传来白举纲的声音,伴随着轻快的敲门声。杨昊轩应了一声,把手机揣进兜里,顺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笔——这是他穿越过来后养成的习惯,不管是课堂还是综艺排练,只要涉及音乐相关的内容,都会认真记录,就像前世在录音棚里记录创作灵感一样。
跟着白举纲往会议室走,走廊里热闹得很。有嘉宾凑在一起讨论一公的排名,语气里满是庆幸;也有嘉宾拿着乐器配件,一边走一边和队友商量接下来的排练计划。路过休息室时,杨昊轩瞥见林浩宇正和几个嘉宾说话,眼神扫过来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敌意,他没在意,只是轻轻颔首示意,便跟着白举纲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长条桌的尽头摆着一个大屏幕,旁边的白板上贴满了彩色的海报,上面印着“二公筹备会”的字样。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嘉宾分发规则手册,见人来齐了,便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各位哥哥,欢迎来参加《披荆斩棘3》二公筹备会,接下来咱们详细说一下二公的规则和安排。”
杨昊轩坐在靠后的位置,手里拿着规则手册,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旁边的杜江凑过来,小声调侃:“昊轩,你这笔记本都快成‘音乐秘籍’了吧?上次一公的和声谱,你就是在这上面改的吧?”
杨昊轩笑了笑,翻开笔记本的新一页,笔尖顿在纸上:“记下来清楚点,免得回头忘了规则细节。”他说话时,目光已经落在了前方的白板上——工作人员正逐一揭开白板上的主题海报,三张海报风格迥异,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咱们二公的核心规则是‘主题创作+自由组队’,”工作人员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整个会议室,“主题分为三类,分别是‘国风’‘青春’‘治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选择主题。每组3-4人,没有固定的队长人选,大家可以自主邀请队友,也支持双向选择——简单说,就是‘你选我、我选你,凑够队友定主题’。”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有人伸手指着“青春”主题的海报,和旁边的队友小声嘀咕“咱们可以唱校园歌曲,肯定能拉近距离”;也有人盯着“治愈”主题,琢磨着“选首温柔的歌,说不定能打动观众”。杨昊轩的目光却牢牢锁在“国风”主题的海报上——海报上印着一把古筝,背景是淡淡的水墨山水画,角落里还写着“融古通今,声动人心”的字样。
他想起前世的经历,那时候他曾为一部古装电影制作配乐,特意研究过古典乐器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还写过几首融入昆曲、古筝元素的歌曲,只是因为当时忙着筹备世界巡演,那些作品一直压在录音棚的硬盘里,没能和观众见面。如今看到“国风”主题,心里莫名泛起一股期待,就像尘封的宝藏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除了主题和组队规则,咱们的评分标准也和一公有所不同,”工作人员继续讲解,“二公的最终成绩,由现场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各占50%构成,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只要贴合主题、展现出音乐实力,都能拿到好成绩。另外,这次没有强制淘汰,但排名靠后的小组,后续的资源会相应减少,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准备。”
杨昊轩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二公规则:主题(国风\/青春\/治愈),自由组队(3-4人),评分(观众50%+评委50%),无强制淘汰但影响资源。”写完后,他特意在“国风”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圈,指尖在纸上轻轻敲了敲——如果选国风主题,他可以尝试把双声嗓和古典乐器结合,既能展现才华,又不会显得过于张扬,刚好符合他目前的状态。
“昊轩,你想选哪个主题啊?”杜江的声音再次传来,他指了指自己手里的规则手册,“我觉得‘青春’或者‘国风’都行,要是你还愿意跟我组队,咱们随便选一个主题,肯定能再冲一次好排名。”
杨昊轩抬眼看他,杜江的眼神里满是真诚,想起一公时两人的配合,他心里泛起暖意:“江哥,我还没确定,想先看看各个主题的具体要求。不过不管选哪个,能跟你组队都很开心。”他没有直接答应,一是确实还在斟酌国风主题的可行性,二是不想过早定下组队人选,免得错过更合适的合作机会。
就在这时,会议室里的嘉宾们已经开始私下联络组队了。有擅长唱跳的嘉宾主动找舞蹈功底好的队友,想冲击“青春”主题;也有嗓音温柔的嘉宾凑在一起,商量着选“治愈”主题的歌曲。还有几个嘉宾注意到了杨昊轩,陆续走过来和他交换联系方式。
“昊轩,我是做流行音乐的,要是你选‘青春’主题,咱们可以合作改编一首老歌,我负责主唱,你负责编曲怎么样?”一个穿着休闲装的男歌手递过手机,语气里满是期待。
杨昊轩接过手机,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礼貌地说:“谢谢哥的认可,我目前还在考虑主题,等确定了再跟你联系。”
紧接着,又有一个跨界演员走过来,笑着说:“昊轩,我知道你编曲厉害,还能帮人抠音准,要是你组队缺人,能不能带我一个?我虽然唱功一般,但肯定好好练!”
杨昊轩看着对方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哥,你太客气了,组队的事咱们后续再商量,要是有需要,我肯定帮你。”
短短几分钟,他的微信里就多了好几个新好友,手机屏幕不停弹出消息提示。旁边的白举纲凑过来,笑着调侃:“昊轩,你现在可是香饽饽啊!一公的和声一出来,大家都知道你是隐藏的大神了。”
杨昊轩无奈地笑了笑,把手机调成静音:“就是运气好,刚好能帮上大家。”他不想过多强调自己的才华,比起被众人追捧,他更想把精力放在音乐本身——就像张教授说的,真正的才华,不是靠别人的追捧体现的,而是靠一个个好舞台、一首首好作品证明的。
工作人员见嘉宾们讨论得差不多了,再次拿起话筒:“各位哥哥,接下来给大家半天的时间,大家可以私下联络组队,确定主题和队友后,下午五点前把组队名单和主题上报给节目组。另外,节目组已经把各个主题的参考歌曲库发到大家的邮箱里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改编曲目,也可以选择原创。”
筹备会结束后,嘉宾们陆续走出会议室。杜江拍了拍杨昊轩的肩膀:“昊轩,我先去跟几个朋友聊聊组队的事,你要是想好了选哪个主题,随时找我,咱们优先组队!”
“好的江哥,”杨昊轩点头应下,看着杜江离开的背影,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他想回房间好好看看国风主题的参考歌曲库,再梳理一下自己的编曲思路。如果选国风主题,他可以尝试改编一首经典的国风歌曲,加入古筝、琵琶等古典乐器,再用双声嗓演绎不同的声部,既有新意,又能展现他的专业功底。
回到房间,杨昊轩打开电脑,登录节目组的邮箱,下载了国风主题的参考歌曲库。里面有《但愿人长久》《茉莉花》等经典曲目,也有一些近几年流行的国风歌曲。他点开《青花瓷》的音频,熟悉的旋律流淌出来,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编曲的思路——可以在原曲的基础上,加入古筝间奏,主歌用男嗓演绎,副歌切换女嗓,再搭配琵琶的点缀,让歌曲的国风韵味更浓郁。
他拿出笔记本,快速画出编曲框架:“《青花瓷》改编思路:前奏(古筝+钢琴),主歌(男嗓,简单吉他伴奏),副歌(女嗓+古筝,加入和声),间奏(琵琶+古筝合奏),第二段主歌(男嗓+轻声女嗓和声),副歌(双声对唱),结尾(钢琴+古筝,女嗓余韵)。”
写完后,他靠在椅子上,看着笔记本上的编曲框架,嘴角不自觉上扬。前世没能完成的国风音乐梦想,或许能在这档综艺里实现。就在这时,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李健”的名字——他心里一动,按下了接听键,或许,这就是他开启国风舞台的契机。
喜欢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