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首页 >> 沪上警事:1950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是吧?你连治疗师都打不过?都市全能高手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赘婿当道全文免费 阅读小说最新她在陆爷心头纵了火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特种兵王帝台春美国牧场的小生活狼性王爷,喂不饱!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21章 秋前小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弄堂里的菜干晒得差不多了,大多收进了布袋里,只剩几串南瓜条还挂在晾绳上,被秋风吹得晃晃悠悠,干透的瓜条泛着深黄色,摸起来硬邦邦的,透着股紧实的甜香。张阿婆蹲在门口的水泥台上,把刚收的黄瓜干装进布袋,用麻绳扎紧口,布袋上写着“菜干”两个字,是林淑娴帮忙写的,笔画工整。“这些菜干留着冬天吃,炖肉、炒咸菜都下饭,比外面买的咸菜香多了。”她往压水井那边望了望,刘根正帮老郑挑水,两个铁皮水桶装满了水,晃悠悠的,他走得很稳,桶里的水没溅出多少。

刘根自从装了自家的简易压水井,每天都会主动帮邻里挑水,尤其是张阿婆、王大爷这些老人,他每天早上都会先帮他们把水缸挑满,再去自己家忙活。“阿婆,您菜干收完了?我帮您搬进屋吧。”刘根挑完水过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胳膊,上面沾了点水珠。

“不用不用,这点东西不沉,我自己能搬。”张阿婆摆摆手,“你快去歇会儿,挑了好几趟水,累坏了。”她从屋里端出一碗凉白开,递给刘根,“喝点水,解解渴。”

刘根接过碗,一口喝干,笑着说:“不累,能帮大家做点事,我心里踏实。”说完,他又拿起水桶,往刘嫂家走,刘嫂家里孩子多,挑水不方便,他每天都会帮着挑两桶。

林淑娴抱着安安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扫盲班的考试报名表,是街道办发的,扫盲班的学员们学了大半年,终于能参加识字考试了,考过了能拿到识字证书,以后找工作、办事都方便。“阿婆,刘根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现在都是弄堂里的好帮手。”她摸了摸安安的头,安安手里拿着个小布偶,是张阿婆缝的小兔子,正玩得开心。

“是啊,振邦帮他解决了用水问题,又给他指了正路,他就踏实了。”张阿婆点点头,“对了,淑娴妹子,你扫盲班的学员们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刘嫂昨天还跟我说,她紧张得睡不着,怕考不过。”

“准备得差不多了,我每天晚上都会帮她们辅导,重点教她们认常用字、写自己的名字,应该没问题。”林淑娴笑着说,“刘嫂学得很认真,认了不少字,肯定能考过。”

正说着,就见张婶急冲冲地从弄堂深处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空竹篮,脸色发白,头发有些乱。“阿婆,淑娴妹子,俺的鸡蛋丢了!”张婶蹲在地上,哭着说,“俺攒了二十个鸡蛋,放在灶台边的竹篮里,准备给孩子做鸡蛋羹,还想留几个给俺男人补身体,今早起来就不见了!”

张阿婆赶紧放下手里的布袋,扶张婶起来:“别急别急,慢慢说,鸡蛋放哪儿了?门窗都关好没?”

“就放在灶台边的竹篮里,用布盖着,昨晚俺还看着呢,今早起来竹篮就空了。”张婶抹着眼泪,“门窗都是好的,没被撬过,俺男人去工厂上班了,家里就俺和两个孩子,不知道咋就丢了。”

林淑娴也赶紧安慰:“张婶,你别慌,我给振邦打电话,他肯定能帮你找到。”她怀里的安安伸手拉了拉张婶的衣角,小声说:“张婶,不哭,爸爸找。”

张婶摸了摸安安的头,哭得更凶了:“淑娴妹子,这鸡蛋要是找不回来,孩子们就没鸡蛋吃了,俺男人最近加班累得很,还等着鸡蛋补补呢。”

林淑娴赶紧往家里跑,用院里的公用电话给李振邦打了过去。此时李振邦正在合作社,和王社长、张强一起查看即将成熟的玉米,玉米秆长得很高,玉米穗沉甸甸的,裹着绿色的外衣,剥开一点,能看到金黄的玉米粒,饱满紧实。“王社长,这玉米长得不错,再过半个月就能收了,到时候可以分给社员们,还能留一部分做种子。”李振邦蹲下来,摸了摸玉米穗,心里很欣慰。

张强也点点头:“我改进了农具,收玉米的时候能用得上,比人工快多了,还省力。”他手里拿着个小锄头,轻轻拨开玉米秆周围的杂草,“之前修水泵剩下的零件,我又改了改,做了个玉米脱粒器,到时候脱粒也方便。”

王社长笑着说:“有张强这技术,今年秋收肯定顺利,多亏了你们帮忙,合作社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李振邦口袋里的传呼哨响了,他赶紧站起来,掏出哨子,知道是家里有急事,跟王社长、张强打了声招呼,就骑着自行车往弄堂赶。路上,他遇见了刘根,刘根正帮刘嫂挑水回来,看到李振邦着急的样子,问:“李副局长,咋了?这么着急。”

“张婶家的鸡蛋丢了,二十个,我回去看看。”李振邦说,骑着自行车加快了速度。

到弄堂时,张婶家已经围了不少邻居,刘嫂、方志强的媳妇都在,帮着张婶安慰孩子,两个孩子吓得躲在刘嫂身后,小声哭着。“振邦来了。”邻居们自动让开一条路。

李振邦走进屋里,屋子很小,灶台在门口旁边,竹篮放在灶台边的小板凳上,篮盖是开着的,里面空空的,地上有几个散落的鸡粪,是鸡蛋放在篮里时掉下来的。“张婶,你再仔细想想,鸡蛋最后一次见是啥时候?有没有告诉过别人鸡蛋放这儿了?”

张婶坐在炕沿上,努力回忆着:“昨晚俺给孩子煮完粥,还去篮里看了看,鸡蛋都好好的,用布盖着,俺没告诉过别人,就连俺男人都不知道,他平时不管这些事。”

李振邦蹲下来,查看门窗,门是旧木门,锁是铁制的,没有被撬的痕迹,门框上的漆有些脱落,是旧痕迹;窗户是木框玻璃,玻璃完好,窗栓也好好的,窗台上有一层薄灰,没有被触碰过的痕迹。“看来是熟人作案,要么是知道你家鸡蛋放哪儿,要么是趁你不注意,偷偷进来的。”

他转头问邻居们:“今天早上有没有人看见可疑人员在张婶家门口徘徊?或者有没有人去过张婶家?”

邻居们都摇着头,刘根也说:“我早上帮张阿婆、老郑挑水,路过张婶家门口,没看到可疑人员,当时张婶家的门是虚掩着的,我以为她在家,就没在意。”

李振邦心里一动,门是虚掩着的,说明嫌疑人可能是趁张婶早上做饭、照顾孩子时,偷偷溜进来的,因为张婶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容易分心。他在屋里四处查看,走到墙角时,发现地上有半个鸡蛋壳,是新鲜的,上面还有点蛋液,应该是嫌疑人拿鸡蛋时不小心打碎的,没来得及清理。

“张婶,你家的鸡蛋是啥颜色的?有没有记号?”李振邦问。

“都是白皮鸡蛋,俺家的老母鸡下的,没有啥记号,但鸡蛋都挺小的,因为老母鸡年纪大了,下的蛋比别人家的小一点。”张婶说。

李振邦点点头,拿着半个鸡蛋壳,走出屋,对邻居们说:“大家帮着问问,看看谁家早上买了鸡蛋,或者看到有人拿着小的白皮鸡蛋,尤其是附近的几个弄堂,有线索及时告诉我。”

“好,我们这就去问。”邻居们点点头,纷纷往周边的弄堂走去。

李振邦带着刘根,先去了弄堂里的几户人家,问问有没有看到可疑人员。走到老王家时,老王正蹲在门口,给小孙子剥鸡蛋,小孙子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鸡蛋,正小口小口地吃着,地上有几个鸡蛋壳,都是白皮的,和张婶家的鸡蛋一样小。

李振邦心里一沉,蹲下来,问小孙子:“小朋友,你这鸡蛋是哪儿来的?”

小孙子吓得躲到老王身后,不敢说话。老王脸色一变,赶紧说:“李副局长,这鸡蛋是俺买的,从菜市场买的,绝对不是偷的。”

“买的?菜市场的鸡蛋大多是红皮的,而且比这大,你这鸡蛋和张婶家丢的鸡蛋一模一样,都是小的白皮鸡蛋。”李振邦说,“老王,你说实话,是不是你家小孙子拿了张婶家的鸡蛋?”

老王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拉过小孙子:“娃,跟李叔叔说实话,鸡蛋是不是你拿的?”

小孙子低着头,眼泪掉了下来:“是……是俺拿的,俺昨天路过张婶家,看到她把鸡蛋放在竹篮里,俺想吃鸡蛋,今天早上看到张婶家的门虚掩着,就偷偷溜进去,拿了几个,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就扔在墙角了。”

“拿了多少?”李振邦问。

“拿了二十个,都放在俺家的木盒里了。”小孙子小声说。

老王赶紧站起来,给李振邦鞠了个躬:“李副局长,对不起,是俺没教育好孩子,让他偷东西,俺现在就把鸡蛋还给张婶,再给张婶道歉。”

李振邦点点头:“孩子还小,不懂事,教育为主,以后要看好孩子,不能让他再犯这样的错。”

老王赶紧进屋,从木盒里拿出二十个白皮鸡蛋,装在竹篮里,跟着李振邦往张婶家走。到张婶家时,张婶还在哭,看到老王手里的鸡蛋,一下子站起来:“俺的鸡蛋!”

老王把鸡蛋放在张婶面前,愧疚地说:“张婶,对不起,是俺家小孙子不懂事,偷了你的鸡蛋,俺给你道歉,以后俺一定好好教育他,不让他再犯。”

张婶看着鸡蛋,眼泪还在掉,但语气缓和了不少:“孩子小,不懂事,以后看好就行,别再让他偷东西了,俺知道你家不容易,也不怪你。”

小孙子也给张婶鞠了个躬:“张婶,对不起,俺再也不偷东西了。”

张婶摸了摸小孙子的头:“知道错了就好,以后想吃鸡蛋,跟婶说,婶给你拿,别再偷了。”

李振邦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踏实了,虽然是件小事,但解决好了,邻里之间就不会有矛盾。“老王,以后要多教育孩子,让他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有困难可以跟大家说,大家都会帮你。”他想起老王家的情况,老王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儿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就他和小孙子,日子过得挺困难,“合作社下周要分玉米,我跟王社长说说,多给你分点,帮你补贴家用。”

老王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谢谢李副局长,你真是个好人,俺这辈子都忘不了你的好。”

“不用谢,都是应该的。”李振邦说。

处理完鸡蛋的事,李振邦回到合作社,王社长和张强还在查看玉米,看到李振邦回来了,问:“鸡蛋找到了吗?是谁偷的?”

“找到了,是老王家的小孙子,不懂事拿的,已经还回去了,张婶也原谅了。”李振邦说,“老王家里困难,下周分玉米,多给他分点。”

“没问题,早就该多照顾他,只是之前忘了。”王社长点点头,“对了,张强改进的玉米脱粒器,你要不要看看?已经做好了,试了试,挺好用的。”

张强把玉米脱粒器推过来,是用铁皮和木头做的,上面有个把手,转动把手,玉米就能脱粒。“李副局长,你试试,比人工快多了,一个人一天能脱一百多斤玉米。”

李振邦转动把手,确实很顺畅,玉米粒很快就从脱粒器里掉出来,干净利落。“好,做得不错,秋收的时候肯定能用得上,帮社员们省不少力。”

下午,李振邦回到局里,处理了一些日常工作。刚要下班,老吴就跑过来说:“李副局长,陈老实来局里了,说他转正了,想谢谢您,还给您带了几个玉米,是他自己在院子里种的,刚熟的。”

李振邦走出办公室,陈老实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玉米,脸上满是感激:“李副局长,谢谢您给俺找工作,俺转正了,工资涨了,还能享受到工厂的福利,俺想请您吃饭。”

“不用请吃饭,你转正了我很高兴,好好干活就行。”李振邦笑着说,“玉米你留着给孩子吃,家里三个娃呢。”

“俺家还有,这是专门给您的,您一定要收下。”陈老实硬是把布包塞到李振邦手里,“俺已经把家人接过来了,就在附近租了间房,以后俺就能照顾家人了,都是您的功劳。”

李振邦见陈老实实在,就收下了玉米:“好,好好干活,有啥困难就说。”

“哎,一定好好干!”陈老实点点头,高兴地走了。

回到家,林淑娴已经做好了晚饭,有炒青菜、红薯粥、还有玉米饼,是用陈老实送的玉米做的。“振邦,回来了,快洗手吃饭,今天处理鸡蛋的事累坏了吧?”林淑娴给李振邦盛了碗粥。

安安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玉米饼,正小口小口地吃着:“爸爸,饼,香。”

“好吃就多吃点。”李振邦摸了摸安安的头,坐在桌边吃饭。

“今天鸡蛋找到了吗?是谁偷的?”林淑娴问。

“找到了,是老王家的小孙子,不懂事拿的,已经还回去了,张婶也原谅了。”李振邦说,“老王家里困难,我跟王社长说了,下周分玉米多给他分点。”

“这样挺好的,孩子小,教育为主,还帮老王解决了点困难,一举两得。”林淑娴说,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了,扫盲班的学员们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考试?”李振邦问。

“下周六考试,学员们都很认真,刘嫂每天晚上都学到很晚,就怕考不过。”林淑娴说,“我准备明天给她们做套模拟题,让她们练练手。”

“好,有需要帮忙的就跟我说。”李振邦说。

晚上,弄堂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和孩子的梦呓。李振邦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手里拿着个玉米,心里很踏实。他知道,弄堂里的事,大多是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关系到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到大家的生活,不能马虎,只要用心去解决,就能让弄堂一直温暖下去。

第二天一早,李振邦刚到局里,就接到王社长的电话,说合作社的玉米脱粒器有点小问题,张强正在修,让他过去看看。李振邦骑着自行车往合作社赶,路上,他遇见了林淑娴,林淑娴正带着扫盲班的学员,往街道办的教室走,学员们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准备做模拟题。“振邦,你去合作社?”林淑娴问。

“嗯,脱粒器有点问题,我去看看。”李振邦说,“你们好好考试,加油。”

“知道了,你去吧。”林淑娴点点头,带着学员们往教室走。

到合作社时,张强正在修脱粒器,王社长站在旁边帮忙递工具。“李副局长,你来了,脱粒器的齿轮有点松,拧紧就行,很快就能好。”张强说,手里拿着扳手,正在拧紧齿轮上的螺丝。

李振邦蹲下来,看着脱粒器:“拧紧点,别秋收的时候出问题,到时候耽误事。”

“放心,肯定拧紧,我再检查一遍,确保没问题。”张强说,检查完齿轮,又试了试脱粒器,转动顺畅,没问题了。

“好,这样就放心了。”李振邦说,“下周秋收,需要多少人手?我发动局里的民警和弄堂里的邻里来帮忙。”

“不用太多,社员们足够了,要是忙不过来,再麻烦你们。”王社长说,“今年玉米收成好,预计能收五千多斤,分给社员们,还能留一千多斤做种子,剩下的可以卖给粮站,给合作社增加点经费。”

“好,卖给粮站的事,我帮你联系,保证卖个好价钱。”李振邦说。

正说着,方志强骑着自行车来了,他是来合作社上班的,自从媳妇在合作社上班后,他每天下班都会来帮忙,干点农活。“李副局长,王社长,张强,你们在这儿呢。”方志强停下车,“俺今天提前下班,来帮着整理农具,为秋收做准备。”

“好,谢谢你,志强。”王社长说,“你来得正好,帮着把脱粒器搬到仓库里,别放在外面淋雨。”

“好,俺这就搬。”方志强点点头,和张强一起,把脱粒器搬到仓库里。

李振邦在合作社待了一会儿,帮着整理农具,又跟王社长商量了秋收的具体事宜,才往局里走。路上,他遇见了刘根,刘根正帮老王挑水,老王身体不好,挑不动水,刘根每天都会帮他挑满水缸。“李副局长,你好。”刘根笑着说。

“刘根,你帮老王挑水呢?”李振邦问。

“嗯,王大爷身体不好,俺帮他挑水,顺便帮他打扫打扫院子。”刘根说,“对了,李副局长,合作社秋收需要人手吗?俺想帮忙,不要工钱,就想多做点事。”

“需要,到时候通知你。”李振邦笑着说,“你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好好干,以后会有出息的。”

刘根点点头,高兴地说:“谢谢李副局长,俺一定好好干。”

回到局里,李振邦处理了一些日常工作,下午,他去粮站联系卖玉米的事,粮站的张站长很爽快,同意按市场价收购合作社的玉米,还说秋收的时候会派车去拉,省了合作社的麻烦。“李副局长,放心,到时候我一定派车过去,保证不耽误你们。”张站长说。

“谢谢张站长,麻烦你了。”李振邦说,心里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弄堂里的人都在为秋收做准备,社员们整理农具、清理仓库,邻里们也都主动帮忙,刘根、方志强、老郑每天都去合作社帮忙,张阿婆和林淑娴带着扫盲班的学员,给大家送水送吃的,场面很热闹。

扫盲班的学员们也顺利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学员们都很紧张,但发挥得都很好,刘嫂考得不错,出来后高兴地说:“淑娴妹子,俺应该能考过,好多题都是你教过的。”林淑娴笑着说:“肯定能考过,你学得那么认真。”

张强的技术革新也得到了工厂的认可,工厂给他涨了工资,还给他颁发了“技术能手”的证书,张强很激动,拿着证书来找李振邦:“李副局长,俺拿到证书了,谢谢您一直鼓励俺,要是没有您,俺也不会有今天。”

“不用谢,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好好干,以后会更有出息。”李振邦拍了拍他的肩膀。

方志强也转正了,工厂给他安排了正式的岗位,工资涨了不少,他带着媳妇孩子去供销社买了布,给孩子做新衣服,还给张阿婆、李振邦家送了布料,表达感谢。“李副局长,阿婆,谢谢你们一直照顾俺们,这布料你们拿着,做件新衣服。”

“不用,你留着给孩子做,家里三个娃呢。”张阿婆推回去。

“俺家还有,这是专门给你们的。”方志强硬是把布料塞到张阿婆和李振邦手里。

陈老实也把家人接过来了,媳妇和孩子都来了,孩子还进了附近的小学,陈老实每天下班都会陪孩子写作业,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他经常带着孩子去李振邦家,让孩子跟安安一起玩,两个孩子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秋收的日子到了,合作社的玉米地里一片金黄,玉米穗沉甸甸的,社员们拿着镰刀,收割玉米,刘根、方志强、老郑、张强都来帮忙,李振邦也带着局里的民警来了,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收割玉米,有的搬运玉米,有的脱粒,干劲十足。

张阿婆和林淑娴带着扫盲班的学员,给大家送水送吃的,有绿豆汤、玉米饼、腌咸菜,还有煮鸡蛋,大家歇下来,吃着东西,聊着天,脸上满是笑容。“今年玉米收成好,大家都能分到不少玉米,冬天就能吃玉米饼、喝玉米粥了。”王社长笑着说,手里拿着个玉米,剥开外皮,咬了一口,甜丝丝的。

李振邦也咬了一口玉米,笑着说:“是啊,今年秋收顺利,多亏了大家帮忙,尤其是张强的脱粒器,省了不少力。”

张强不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沪上警事:1950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异世玄门欧希乐斯的日记我从凡间来雏田:有牛啊,有牛!报告顾少,你老婆生了我家萌妃超级甜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上仙别跑徒儿来了隐婚娇妻:总裁老公狠狠宠从深夜开始超凡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赘婿修仙,夫人求我回府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万古杀帝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综影视之宫斗赢家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婚心计,老公轻点疼
经典收藏权谋天下之凤倾三国齐天战神我在忍界搞咒术回战田螺姑娘求人宠快穿归来后我苏了我真想平平无奇啊首席制作人:从导师席出道的男人穿越之兽世救世主江总,你家崽又带夫人去相亲了重生之桃花未央死对头破产后我们结婚了见面后,我们的友情逐渐变质我有一个正能量系统今天也没当上世子妃兽世萌宠:男神兽夫乖乖哒未生关于大明星老婆是多重人格这件事缅北:动我妹妹者死都市之医尊传奇断绝关系后,首富亲妈跪求我回家
最近更新以榴之名变身邪神少女从破产开始学科觉醒:我,全知学霸碾压全球山海禁域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我,屌丝道士,绑定厉鬼打工人我是谁?囚笼!瑞冠虚无都市玄医:我的仙侣是冰山总裁灵气复苏:我能截胡全部机缘万法复苏:我在地球敕封诸神漫漫官路多红颜网红渔夫,今天飞哪包鱼塘?突然陷入拯救重力少女的日常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全球高武:我的功法通神股神系统让我三天赚1个亿红珊瑚之成长超限恩仇录深渊矿主:从优化到黑化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