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室里的气氛像绷紧的弓弦。可疑信号的再次出现,虽然短暂,却如同在黑夜里划亮了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方向,也燃起了希望。陈科长下达了死命令: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测,务必捕捉到下一次信号,并尽可能精确锁定位置!
压力如山,但李振邦的头脑却异常清醒。 他知道,面对如此狡猾的对手,仅靠被动等待和常规监测,很可能再次错失良机。必须主动出击,从已有的数据中挖掘出更多隐藏的规律。
他将过去几周捕捉到的所有信号片段(包括那些无法破译和疑似无关的噪音)的记录纸带铺满了监听室唯一的一张长条桌。这些纸带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波形图和时间戳,在旁人看来如同天书。
“林同志,”李振邦指着纸带,目光灼灼,“我们不能只盯着那个特定频率和出现时间。假设‘老爷’足够谨慎,他可能会变换频率,甚至将信号伪装成其他噪音。我们需要扩大比对范围。”
林淑娴看着满桌的纸带,有些迟疑:“可是……数据量太大了,而且很多明显是工业干扰或者普通广播信号。”
“我知道。”李振邦拿起一支红蓝铅笔,“但我们有参照物——胡老头收摊回家的时间点。我们把所有信号,以他每晚收摊时间为基准,前后扩展几个小时的窗口,进行地毯式筛查。重点寻找那些出现时间有规律、但频率或调制方式略有变化的信号,哪怕它们看起来再像噪音。”
这是一个笨办法,却是一个系统化的笨办法。它基于一个核心假设:只要信号是人为定期发送的,就一定会留下时间规律性的痕迹,无论其表面如何伪装。
林淑娴被李振邦的执着和这种宏大的分析思路打动了。她立刻召集了技术科的其他几位同志,说明了李振邦的方案。起初有人觉得这是异想天开,工作量太大且收效未必明显。但在陈科长的明确支持和林淑娴的坚持下,大家还是投入了这场“数据掘金”战。
监听室变成了一个临时作战中心。 几个人分成两班倒,日夜不停地比对、标注、讨论。李振邦是绝对的核心,他凭借强大的逻辑思维,不断提出新的筛选维度和交叉验证方法。林淑娴则凭借其扎实的技术功底,将李振邦的想法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指令,并负责最复杂的信号特征分析。
时间在枯燥的比对中流逝,眼睛熬红了,脖子僵硬了,但没有人抱怨。一种争分夺秒、与隐藏敌人赛跑的紧迫感驱动着每一个人。
第三天深夜,轮到他俩值夜班。窗外万籁俱寂,只有监听设备发出规律的嗡鸣。林淑娴正对着一组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低频信号波形图皱眉,这些信号出现在胡老头收摊后三小时左右,持续时间极短,特征与之前锁定的可疑信号差异很大,更像是某种电机启动的干扰。
“李同志,你看这段,”林淑娴指着波形图,“时间点有点意思,但特征太普通了,几乎每天相同时段都有类似的,应该是附近工厂的干扰吧?”
李振邦凑过去,仔细看着。波形确实很普通,但他注意到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别:这段“干扰”信号每次出现的具体时间点,虽然都在一个大致范围内,但并非完全固定,有几分钟的浮动,而这种浮动,似乎……带有某种不明显的周期性?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中闪过——密码!时间点本身可能就是密码的一部分!发送者或许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算法,基于日期或其他变量,来计算每次发送的具体分钟秒数,从而规避固定时间发送的风险!
“林同志!先别管波形特征!”李振邦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集中分析这些类似干扰信号的出现时间!精确到秒!看看时间间隔或者时间点本身有没有数学规律!”
这个想法极其跳跃,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林淑娴愣了一下,但看到李振邦眼中闪烁的锐利光芒,她选择相信。两人立刻调出过去一个月所有类似时间段的监测记录,开始疯狂地计算、比对时间差。
这是一个更加枯燥繁琐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 但当林淑娴将计算出的几十个时间点输入一个坐标系,并尝试用几种简单函数去拟合时,一条模糊但确实存在的周期性曲线,竟然隐约浮现出来!
“有规律!真的有规律!”林淑娴失声惊呼,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虽然规律很隐晦,波动较大,但这绝不是随机干扰能解释的!
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发现了“老爷”用来进行定期安全确认或传递简易信号的另一条隐藏渠道!这条渠道伪装得极其巧妙,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
“立刻向陈科长汇报!”李振邦强压住心中的狂喜。这个发现,不仅证实了胡老头的重大嫌疑,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提供了一个预测对方下次行动时间的宝贵机会!
陈科长在睡梦中被叫醒,闻讯立刻赶到监听室。当他看到那张画着拟合曲线的时间点分布图时,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侦查员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他用力拍了拍李振邦和林淑娴的肩膀,连说了三个“好”字!
“了不起!真了不起!”陈科长兴奋地踱步,“这下,主动权到我们手里了!根据这个规律,能预测出下一次信号可能出现的时间吗?”
“可以尝试!”林淑娴立刻根据已发现的周期规律进行推算,“初步估计,下一次可能的时间窗口是在……后天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零五分之间!”
“好!”陈科长眼中精光爆射,“这次,我们给他布个天罗地网!技术科继续严密监控,同时,侦查科全部动员,在预测时间点前后,对胡老头住处周边进行秘密布控,动用所有能动用的测向手段!只要信号一出现,立刻进行交叉定位,务必精确到户!”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分局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围绕这个预测的时间点高效运转起来。紧张和期待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李振邦和林淑娴相视一笑,连日奋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这是一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即将揭开谜底的巨大成就感。运用智慧和知识在无形战场上克敌制胜,这种“爽感”,远胜过单纯的武力较量。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沪上警事:1950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