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镇小得几乎在地图上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标注。它蜷缩在两条干涸河床交汇的夹角里,背靠着光秃秃的土黄色山峦,像被时代遗忘的一块旧补丁。低矮的土坯房和红砖房杂乱地挤在一起,风沙是这里永恒的底色,给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灰扑扑的滤镜。
林焰在这里租下了一间最便宜的屋子——甚至不能称之为屋子,只是镇子边缘一户人家废弃的、半截埋进土里的旧窑洞。窑洞低矮、阴暗,夏天闷热,冬天酷寒,唯一的优点是便宜,且足够隐蔽。
他用身上最后一点钱,支付了三个月的租金,买了一张最破旧的二手木板床,一个掉了漆的木箱子,以及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窑洞里没有电,他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用废弃的玻璃瓶和棉线做了盏煤油灯。
生活被剥离到了最原始的状态。打水要去镇子中心的公用水井,洗衣在冰冷的河水里,食物是附近集市上最便宜的馕和偶尔的青菜。他的手很快因为干粗活和寒冷而变得粗糙,裂开了细小的血口。
但他没有抱怨,甚至隐隐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这里没有谢云深,没有那些无处不在的、精致的监控和温柔的陷阱。只有最直接的生存挑战,和一片广阔到令人心安的、沉默的天空。
他需要钱。坐吃山空只会让他更快地暴露,或者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片荒野里。
他尝试过在集市上帮人搬运货物,一天下来挣到的钱只够买两个馕。他也试过去镇外唯一的那条公路边,举着“杂货”的牌子等待路过的卡车司机雇佣,但机会渺茫。
直到有一天,他路过镇子那所唯一的小学,看到斑驳的围墙外,几个孩子正用捡来的粉笔头,在墙上歪歪扭扭地画着太阳和房子。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
他回到窑洞,翻出自己带来的、所剩无几的画纸和炭笔。他坐在窑洞门口,借着傍晚最后的天光,开始画画。他画远处连绵的、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山峦,画镇口那棵虬结苍劲的老榆树,画集市上戴着花头巾、笑容淳朴的卖馕大娘。
他的笔触依旧带着 raw (原始)的力量,但在这片粗犷的土地上,这种力量仿佛找到了最契合的土壤。画中的景物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野性的生命力。
第二天,他带着这几幅画,来到了镇上唯一一家兼卖杂货、也勉强算是个“信息交流中心”的小卖部门口。他没有吆喝,只是将画靠在墙边,自己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小马扎上。
起初,没人注意这个沉默的外乡年轻人和他的画。直到镇小学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校长来买烟,无意间瞥见了那幅老榆树的画。
“咦?”老校长扶了扶眼镜,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眼中露出惊讶,“画得不赖啊!小伙子,你画的?”
林焰点了点头。
“有味道!”老校长啧啧称赞,“把这老榆树的魂儿画出来了!比我们学校美术老师画得强多了!”
老校长的称赞引来了几个围观的人。很快,林焰和他那几幅带着浓郁本地风情的画,在小镇上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有人问他卖不卖。林焰想了想,报了一个很低的价格。一幅画,差不多相当于他搬好几天货物的收入。
第一幅画很快卖了出去,买主是镇上开饭馆的老板,说要挂在店里添点“文气”。接着是第二幅,第三幅……
林焰发现,在这片精神生活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对美的渴望是如此直接而朴素。他们不在乎什么流派技巧,只在乎画得像不像,有没有“味道”。
他找到了活下去的方式。
他用卖画得来的钱,买来了更多的纸和颜料,甚至咬牙添置了一盏亮度稍好些的煤油灯,以便晚上也能作画。他不再画那些过于个人化、充满阴郁情绪的涂鸦,而是专注于描绘他所看到的西固——它的苍凉,它的坚韧,它那些在风沙中依然努力绽放的、微小而顽强的生命。
他的画风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依旧有力,却少了几分尖锐的痛苦,多了一丝沉静观察的厚度。他开始理解这片土地,理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沉默,他们的忍耐,他们与严酷自然抗争中流露出的、近乎本能的生命力。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逃亡者,他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居民一样,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感受。
偶尔,在深夜作画的间隙,他抬起头,透过窑洞小小的窗口,能看到外面璀璨得近乎奢侈的星河。没有城市光污染的夜空,星辰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他会想起谢云深,想起那个被温柔包裹的、冰冷的牢笼。但那种想起,不再仅仅是恐惧和仇恨,更多了一种隔着遥远距离的、近乎审视的平静。
他知道谢云深一定没有放弃寻找他。那本被他遗弃在金城出租屋的素描本,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和谢云深之间。但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惶惶不可终日。
这片荒野给了他喘息的空间,也给了他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扎根于真实土地、依靠自己双手活下去的力量。
一天,他背着画具,走到镇外更远的戈壁滩上写生。天地空旷,只有风声呼啸。他画着远处地平线上孤独的烽火台遗迹,画着在砾石间顽强生长的骆驼刺。
忽然,他听到一阵细弱的呜咽声。循声找去,在一丛枯黄的梭梭草后面,发现了一只左前腿受伤、瘦骨嶙峋的流浪小土狗。小狗蜷缩在那里,警惕又无助地看着他。
林焰蹲下身,看了它很久。小狗的眼睛湿漉漉的,带着动物特有的纯净和求生欲。
他最终叹了口气,撕下自己衬衣的下摆,小心地帮小狗包扎了伤口,然后将它抱了起来。小狗在他怀里微微颤抖着,却没有反抗。
他把它带回了那个阴暗的窑洞,分给它自己不多的食物和水。
从此,他在这片荒野里,不再是完全孤身一人。
他给小狗起了个名字,叫“石头”。
窑洞依旧破败,生活依旧清苦。但每当夜晚降临,煤油灯昏黄的光晕照亮他和石头依偎的身影,墙上挂着他新画的、充满生命力的西固风景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粗糙而坚实的安定感,便会悄然弥漫开来。
他像一株被风吹到这里的野草,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沉默地,开始生根。
喜欢疯批病美人的小狼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疯批病美人的小狼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