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峰回路转,终定场地
暮色像打翻的墨汁,顺着天际线一点点往下晕染。路智和周不凡并肩站在京城西市的街角,晚风卷着街边包子铺的热气吹过来,却暖不透两人冰凉的指尖。路智的青布长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又被晚风一吹,泛着刺骨的凉意;周不凡的玉带松了半截,他抬手拽了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从清晨到日暮,他们跑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找过闲置的庭院、待租的楼阁、甚至废弃的货仓,却要么被黑鸦组织提前阻挠,要么被主人临时变卦,连最后一丝希望的文庙后院,也因黑鸦的威胁不敢动用。
“难道真的要放弃?”周不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望着远处渐渐熄灭的灯笼,语气里满是不甘,“弟子们熬了那么多夜,柳儿和林伯整理的古籍、琴谱,还有李掌柜资助的物资……难道就这么白费了?”
路智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鞋底早已磨破,脚后跟渗出的血渍在青石板上留下淡淡的印记。他想起清晨柳儿递给他的伤药,此刻还在布包里,却没来得及擦;想起林伯在盟里整理物资时,特意留给他的热粥,恐怕早就凉透了。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心中的不甘像火苗一样窜起来:“不能放弃。只要还有时间,就还有希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伴随着粗重的喘息。两人抬头望去,只见柳儿提着裙摆,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发髻上的木簪歪了半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卷琴谱,纸张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路公子!周盟主!”柳儿跑到两人面前,扶着墙大口喘气,脸颊涨得通红,“我……我想到一个地方!雅音琴坊旁边……有块闲置的空地,说不定……能用!”
路智和周不凡对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丝光亮。雅音琴坊他们知道,就在城南的琴棋巷,离文庙不远,平日里清净雅致,若是旁边有空地,确实是举办活动的好地方。
“柳儿,你说的是真的?那块空地够大吗?能不能容纳下展架、琴桌和观众?”周不凡急忙问道,语气里带着急切。
柳儿点点头,缓过一口气:“够大!有两亩多,地面是平的,之前琴坊想用来扩建,堆了些木料,但清理一下就能用。我刚才去琴坊送琴谱,坊主还说可惜了那块地,要是能派上用场就好了。”
“走!现在就去!”路智再也等不及,率先迈步朝着琴棋巷的方向走去。周不凡和柳儿紧随其后,晚风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吹起柳儿的裙摆,带着琴棋巷特有的檀香味,一点点驱散了两人心中的阴霾。
琴棋巷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零星几家铺子还亮着灯,其中就有雅音琴坊。远远望去,琴坊的飞檐上挂着两盏走马灯,暖黄的光透过灯罩上的琴棋图案,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琴音从坊内飘出来,是一首《平沙落雁》,指尖拂过琴弦的“簌簌”声清晰可闻,空灵而悠远。
三人走到琴坊门口,柳儿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吱呀”一声轻响,琴音顿时清晰了几分。坊内的正厅里,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的女子正坐在琴台前弹奏,她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长发用一根墨玉簪挽起,指尖在琴弦上灵动地跳跃,指节处有淡淡的茧子——显然是常年练琴留下的痕迹。
听到动静,女子停下弹奏,抬头看来,见到柳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柳儿,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去帮路公子找场地了吗?”
“苏姐姐,我就是为了场地的事来的。”柳儿快步走过去,拉着女子的手,指了指路智和周不凡,“这位是路智公子,这位是武林盟的周盟主。我们之前定的场地出了变故,想借琴坊旁边的空地用用,举办文化复兴活动,你能不能帮我们跟坊主说说?”
苏婉顺着柳儿的手指看向路智和周不凡,微微颔首行礼:“路公子,周盟主,久仰大名。坊主在里间看书,我这就去请她出来。”说罢,她起身走进里间,临走前还不忘将琴台上的琴谱仔细收好,动作轻柔,看得出对琴谱的珍视。
不多时,一位年约四十的妇人跟着苏婉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锦缎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绣着古琴纹样的腰带,气质高雅,眼神温和却带着一丝审视。她便是雅音琴坊的坊主,沈清瑶。
“路公子,周盟主,”沈清瑶在主位上坐下,示意三人也坐,苏婉端来三杯热茶,“柳儿都跟我说了。你们想借旁边的空地,举办文化活动?”
“是的,沈坊主。”路智起身拱手,语气诚恳,“我们原本定的场地被黑鸦组织阻挠,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才冒昧来打扰。活动主要是展示古籍、表演古琴和围棋对弈,不会吵闹,也不会损坏空地的设施,活动结束后我们会清理干净,还会补偿琴坊的损失,租金您尽管开价。”
沈清瑶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的空地方向,沉默了片刻:“那块空地,我们本打算下个月开始扩建琴坊,堆了些木料和砖瓦,清理起来需要时间。而且,琴坊向来清净,若是活动人多,恐怕会影响坊里的学员练琴。”
路智心中一沉,知道沈清瑶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他想了想,继续说道:“沈坊主,我知道您的顾虑。但这次活动,其实对琴坊也有好处——我们会邀请百姓来体验古琴,若是有人对古琴感兴趣,您可以趁机招收学员;而且,活动会宣传琴坊的名声,让更多人知道雅音琴坊的雅致,日后琴坊的生意也会更好。”
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卷琴谱,递到沈清瑶面前:“这是文庙珍藏的前朝《广陵散》残谱,我们已经修复了一部分,活动时会展示出来。若是您愿意借场地,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将残谱的复刻本送给琴坊,供学员们学习。”
沈清瑶接过琴谱,翻开一看,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广陵散》是古琴名曲,可惜流传下来的大多是残缺的版本,文庙的残谱她早有耳闻,却一直没能见到。她手指轻轻拂过泛黄的纸页,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场地可以借给你们,但有三个条件。”
“沈坊主请讲!”路智心中一喜,连忙说道。
“第一,木料和砖瓦要搬到琴坊后院,不能损坏;第二,活动期间,琴坊的学员要负责古琴的展示和讲解,你们得配合;第三,活动结束后,残谱的复刻本必须交给琴坊。”沈清瑶的语气坚定,却也带着一丝温和,“我也是爱琴之人,知道文化传承不易,能帮就帮一把。”
“没问题!三个条件我们都答应!”路智、周不凡和柳儿异口同声地说道,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沈清瑶看着三人的模样,也笑了:“苏婉,你明天带几个人,帮他们清理空地。柳儿,你熟悉琴坊,也多帮忙。”
“是,坊主!”苏婉和柳儿齐声应道。
离开琴坊时,夜色已经深了。月光洒在琴棋巷的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薄霜。周不凡立刻派人回武林盟传信,让林伯组织弟子,连夜赶来清理场地、搬运物资;柳儿则留在琴坊,和苏婉一起清点能借用的摆件——琴谱架、仿古灯笼、还有几幅琴坊珍藏的古琴字画;路智则跟着沈清瑶去看空地,规划展架和琴桌的摆放位置。
空地确实有两亩多,地面平整,四周种着几株垂柳,细长的柳枝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角落里堆着一堆木料和砖瓦,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工具房,里面放着扫帚、铁锹等工具。路智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借着月光,快速画出场地的布局图:“这边放古籍展架,用木料搭三层,上面铺红绸;那边搭古琴表演台,用琴坊的旧木桌拼接,周围摆上灯笼;中间留一条宽路,供百姓走动;最里面放围棋桌,用柳树枝围个小圈子,显得雅致。”
沈清瑶看着图纸,点头赞同:“这样布置很好,既不拥挤,又能突出琴棋书的氛围。明天我让琴坊的人把字画挂在柳树上,再搬几盆兰花过来,更显清净。”
不多时,武林盟的弟子们就赶来了。三十多个弟子,有的扛着工具,有的推着小车,还有的抬着展架的木料,浩浩荡荡地走进琴棋巷。林伯也来了,手里拿着一本物资清单,一边走一边核对:“古籍残页都装在木箱里,小心搬运;古琴用绒布包好,别磕着碰着;棋桌在最后一辆车上,都是新打的,还没上漆。”
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清理空地的杂草,有的搬运木料砖瓦,有的搭建展架。柳儿和苏婉则带着几个琴坊的学员,从坊里搬来琴谱架、灯笼和字画,小心翼翼地摆在展架旁边。周不凡负责指挥,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人负责;路智则帮着搭建古琴表演台,他的脚踝还隐隐作痛,搬木桌时不小心踉跄了一下,周不凡连忙扶住他:“小心点,别逞能,剩下的让弟子们来。”
“没事,我还能行。”路智笑了笑,继续帮忙。月光下,众人的身影忙碌而有序,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没人抱怨,反而时不时传来笑声——找到场地的喜悦,冲淡了连日来的疲惫。
天快亮时,场地的布置终于有了雏形。古籍展架搭好了三层,铺着鲜红的绸缎,上面摆着一摞摞用绒布包好的古籍残页;古琴表演台用八张旧木桌拼接而成,周围挂着十盏仿古灯笼,灯芯已经点亮,暖黄的光映着台上的三张古琴,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围棋区用柳树枝围了个圆形,里面放着四张棋桌,桌上摆着黑白棋子,旁边还放着小凳子;四周的柳树上挂着字画,有《潇湘水云》的琴谱,有《兰亭序》的摹本,还有几幅描绘围棋对弈的水墨画;角落里摆着几盆兰花,清香四溢,为场地增添了几分雅致。
沈清瑶和苏婉也来查看,看到布置好的场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明天活动,琴坊的学员会提前来,帮忙讲解古琴和琴谱。”
林伯拿着清单,逐一核对:“古籍、古琴、围棋、字画、灯笼、兰花……都齐了。就差明天百姓来了。”
路智站在场地中央,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从聚贤楼被收回的绝望,到街头的焦虑,再到此刻的峰回路转,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抬头望向东方,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即将冲破云层,照亮这片充满希望的空地。
“路公子,你看那边。”柳儿突然指着巷口,语气带着惊喜。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几个百姓已经站在巷口,好奇地往这边张望,其中还有两个背着书包的孩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古琴表演台。
“看来,明天会很热闹。”周不凡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路智点点头,心中却也有一丝担忧——黑鸦组织会不会再来捣乱?活动当天的人流会不会太多,不好控制?但这些担忧,很快就被眼前的希望冲淡。他看着身边忙碌的众人,看着布置好的场地,看着巷口好奇的百姓,心中坚定起来: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
阳光渐渐升起,洒在雅音琴坊的飞檐上,也洒在空地上。灯笼的光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古籍上的字迹,照亮了古琴的琴弦,也照亮了文化复兴的希望之路。路智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活动,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周不凡的支持,有柳儿、林伯的陪伴,有雅音琴坊的帮助,还有无数期待文化复兴的百姓。
峰回路转,终定场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他们终于赢了。但路智也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儒心弈世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