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望不到边际的逃难人流如同潮水般涌到铁狼关北门外时,关城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城墙上,守军将士握紧了兵器,眼神复杂地看着关下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只剩下绝望和一丝微弱期盼的同胞。
“将军!人数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怕是有数万人!”孙百户脸色凝重地向张三金汇报,“我们的存粮自己都紧巴巴的,还要防备胡人卷土重来…若是全部接纳,恐怕…”
王麻子也挠着头,难得地露出为难之色:“将军,俺老王不是心狠,可…可这么多人,吃啥?住哪儿?万一里面混进了胡人的细作…”
众将议论纷纷,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关城刚刚经历血战,资源匮乏,接纳如此巨量的难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风险。
张三金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走到垛口前,俯瞰着关下那黑压压的人群。
他知道,这次过后朝廷积难重返,各地战火封起,这是次壮大实力的机会。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扫过所有将领,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传遍城墙:
“开城门。”
众将愕然。
张三金继续道,语气沉重而坚定:“我们守关,守的是疆土,更是身后的百姓!
如今百姓有难,逃到我们门前,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粮不够,我们匀着吃!住不下,我们挤着住!细作?哼,只要我们铁狼关上下一心,严加盘查,几个宵小之辈,翻不起浪!”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军事考量的光芒:“更何况,这些人里,有青壮可以补充兵力,有匠人可以助力军工,有农夫可以开垦荒地!他们不是负担,是我们铁狼关未来的根基!是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
“开城门!放他们进来!所有难民,一律接纳!”
城门缓缓开启,难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哭喊。
狗剩带着精锐的“尖刀队”士兵在门口维持秩序,进行初步盘查和分流。
伤势严重的立刻抬去伤兵营(现已扩大为临时医馆),由杏花、柳夫人组织的妇女护理队接手。
老弱妇孺被优先引导到临时搭建的避风棚区。
张三金亲自下令,打开虽然不算充盈但至关重要的军粮仓库。
“先熬粥!让每个人,哪怕是孩子,都先喝上一口热乎的!” 关内空地上,几十口大锅同时支起,炊烟袅袅,米粥的香气对于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士兵们负责维持领粥队伍秩序,确保公平。
丫丫捧着福伯领到的一碗热气腾腾的稠粥,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血色,她仰头对福伯说:“福伯,粥好甜。” 福伯老泪纵横:“是张将军的恩德甜啊…”
赵老根带着工匠和大量身体尚可的难民青壮,立刻投入到建设中。
利用缴获的胡人帐篷、木材,以及关内所能搜集到的一切材料,在划定的区域快速搭建起一排排简易但足以遮风挡雪的窝棚。
王麻子带着士兵帮忙搬运重物,效率惊人。
李狗儿主动加入建设队伍,他的力气派上了用场。陈瑾则因为识文断字,被安排去登记难民信息,编造名册。苏婉茹也放下小姐身份,和忠伯一起,帮着妇女们分发物资,照顾更弱小的孩子。
铁狼关原住民们,刚刚经历战火,自家也不宽裕,但看到关内的惨状,又见将军和士兵们如此尽力,也纷纷伸出援手。
有的拿出自家多余的旧衣被,有的送来柴火,有的甚至主动帮忙照顾孤寡。
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迅速弥合了原本的隔阂。
在整个安顿过程中,张三金的身影无处不在。
他会在粥棚看看粥够不够稠,会去窝棚区问问冷不冷,会拍拍正在干活青壮的肩膀说声“辛苦”,会蹲下身摸摸哭泣孩子的头。
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更像一个为大家庭操碎了心的家长。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像暖流般安抚着难民们惊恐未定的心,也激励着铁狼关的将士和百姓。
难,真的很难。
粮食、药品、过冬的燃料…都是问题。
但看到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再难也值了。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铁狼关上下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夜幕降临,虽然条件简陋,但数万难民总算有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雪、肚子里有食的安身之所。
关城内,不再是死寂的战场,而是充满了生机,尽管这生机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喜欢穿越到古代当农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到古代当农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