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文件里的内容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心头。那些指向武器研发和情报监控的模糊术语,以及远景资本与某些敏感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资金往来,让书房里的空气几乎凝固。沈倦关掉文档,揉了揉紧蹙的眉心,眼底是一片深沉的忧虑。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他沉声说,目光与林溪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林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我们必须更谨慎。要不要先告诉伯父?”
沈倦正要回答,林溪放在桌上的手机却清脆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一个陌生的国际长途号码,区号显示来自法国。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在此时显得格外突兀。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林溪犹豫了一下,在沈倦示意的眼神下,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请问是林溪小姐吗?”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流利而略带法式口音的英语,语气官方而客气。
“我是,您是哪位?”
“这里是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组委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的装置艺术作品《星轨》,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已成功入选本届展览的新锐艺术家单元。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下月亲临巴黎,参加展览开幕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巴黎?国际双年展?林溪握着手机,一时有些怔住。这是全球顶级的艺术盛会,是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舞台。她的《星轨》——那件融合了光影科技与细腻情感,记录了她与沈倦从相识到相守点滴灵感的作品——竟然入选了?
巨大的惊喜冲淡了方才的阴霾,她下意识地看向沈倦,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光芒。沈倦虽然只听懂了片段,但从林溪的表情和“paris”、“biennale”等词汇中,已然明白了大概。他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朝她投去一个鼓励且为她骄傲的眼神。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还在继续介绍着行程和安排,林溪努力集中精神听着,但心跳却快得如同擂鼓。直到对方表示正式邀请函将发送至她的邮箱,并道别挂断电话,她还沉浸在一种不真实的喜悦中。
“沈倦!你听到了吗?巴黎双年展!我的作品入选了!”她放下手机,几乎是跳起来扑进沈倦怀里,声音里带着激动的颤音。
沈倦接住她,感受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心底也为她涌起巨大的自豪感。他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低沉而温柔:“听到了。我的小溪,一直都很棒。”他知道这幅作品对她意味着什么,那不仅是艺术上的突破,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然而,喜悦过后,现实的问题立刻浮上心头。刚刚发现的关于远景资本的危机还未解决,这个时候离开国内,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林溪也很快冷静下来,喜悦褪去,担忧重新浮现:“可是,这个时候去巴黎……那边的事情……”
沈倦沉默了片刻,眼神却逐渐变得坚定。他双手扶着林溪的肩膀,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做出了决定:“去,为什么不去?这是你应得的荣誉和机会,绝不能因为那些藏在暗处的人而放弃。”
“但是……”
“没有但是。”沈倦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我陪你一起去。”
“陪你一起去”这几个字,他说得自然而然,却重重地敲在林溪的心上。她知道他现在肩上的压力有多大,“创世项目”的传承、远景资本的虎视眈眈、父亲那边的沟通……每一件都至关重要。
“你公司那边,还有项目……”
“公司有陆晨看着,项目前期工作可以远程处理。”沈倦早已想好了安排,“巴黎,不仅是艺术之都,也是欧洲的科技中心之一。远景资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欧洲和北美,乔纳斯·李的行踪也经常出现在那里。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换个环境,更安全地调查一些事情。”
他的思路清晰而冷静。与其在国内被动地等待对方出招,不如主动走出去,在对方可能更活跃的区域,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而且,将林溪独自一人留在国内,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放心。
听他这么说,林溪心中的顾虑才稍稍减轻。她知道,这不仅是陪伴,更是一种保护,也是一次主动出击。他们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无论风光还是风险,都将共同面对。
“好,”她用力点头,眼中重新燃起光彩,混合着对艺术梦想的憧憬和对未知挑战的勇气,“我们一起去。”
决定之后,气氛不再那么压抑。他们开始查阅邮件,确认邀请函细节,讨论行程安排。对林溪而言,这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沈倦而言,这则是一次危机中暗藏转机的旅程。
几天后,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签证和行李时,沈倦接到了一个来自陆晨的越洋电话。陆晨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神秘:“倦哥,你让我重点盯着的,乔纳斯·李和他几个核心助手的行程,有发现了。就在下周,他们的私人飞机行程显示——目的地也是巴黎。时间点,和林溪的展览开幕期,高度重合。”
沈倦眼神一凛。巧合?他从不相信这种巧合。远景资本的触角,果然也伸向了巴黎。他沉声对电话那头说:“知道了。把具体行程发我。看来,这次巴黎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了。”
挂了电话,沈倦望向窗外。天际线上,仿佛已经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轮廓。浪漫之都的面纱下,等待他们的,究竟是星光璀璨的舞台,还是另一张早已布下的陷阱之网?
喜欢倦溪向暖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倦溪向暖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