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在欧阳雪的办公室里待了很久。
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静静地陪着她,直到她的哭声渐渐平息。欧阳雪抬起头,眼睛红肿,脸上还挂着泪痕,但眼神却比之前清澈了许多,像是一场大雨过后,天空终于放晴。
“谢谢你,丁总……。”她吸了吸鼻子,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释然。
“不用谢……。”丁元英递过一张纸巾,“心里不舒服,就哭出来,别憋着。”
欧阳雪接过纸巾,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让你见笑了……。”
“没有……。”丁元英摇了摇头,“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能哭出来,说明你正在慢慢好起来……。”
他顿了顿,看着欧阳雪:“我知道,忘记一个人很难,尤其是像小丹这样的人。但我们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的回忆里。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欧阳雪点了点头:“我明白。丁总,你放心,我不会再让个人情绪影响工作了。格律诗是我和小丹,还有你共同的心血,我一定会好好守护它……。”
“好……。”丁元英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我相信你……。”
离开维纳斯酒店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丁元英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沿着古城的街道,慢慢地走着。晚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想起了刚才欧阳雪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欧阳雪的伤痛不会立刻消失,但至少,她已经开始学着面对。而他自己,也在这场情感的纠葛中,对“道”有了更深的领悟。
以前,他总觉得“道”是高高在上的,是超脱于世俗情感之外的。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理性和冷静,像一个置身事外的观棋者,看着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在棋局中挣扎、沉浮……
可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道”,其实就在红尘之中,就在这看似复杂的情感纠葛里。“道法自然”,不仅仅是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更是顺应自己内心的情感。
他无法回应欧阳雪的感情,这是事实,也是他内心的“自然”。他不必为此感到愧疚,也不必刻意回避。他能做的,是坦诚面对,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陪伴和支持。这,也是一种“道”……
他想起了小丹。小丹是一个活得非常“自然”的人。她热爱生活,追求正义,敢于为爱牺牲。她的“道”,是热烈的,是真诚的,是融入骨血的。
或许,他之前的修行,太过注重形式和理论,而忽略了情感的真实流露。他以为自己是清醒的,其实是陷入了另一种执着——对“超脱”的执着。
丁元英回到别墅时,夜已经很深了。他没有开灯,而是径直走到院子里,坐在了那张竹椅上。
天上的月亮很圆,洒下清冷的光辉。远处的小丹墓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翡翠“道”字吊坠,心中一片平静。
他知道,他的“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或许永远都无法像小丹那样活得热烈,但他可以学着在平静中感受情感的温度,学着在陪伴中领悟“道”的真谛。
他不再是那个试图逃离红尘的“遥远的救世主”,而是一个愿意留在红尘中,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的“观棋者”。他的棋局,不再是精心布局的商业战役,而是与身边的人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人生历程。
接下来的日子,丁元英和欧阳雪的关系,慢慢恢复了平静……
他们不再刻意回避对方,也不再提及那天的告白。欧阳雪依旧会偶尔去别墅送些生活必需品,丁元英也会在格律诗遇到重大决策时,给出一些简洁而精准的建议。
他们之间,多了一份默契,也多了一份距离。这份距离,不是疏远,而是尊重——尊重彼此的情感,尊重彼此的选择。
肖亚文看着两人之间的变化,心中也放下了一块石头。她知道,有些伤口,需要时间来愈合;有些情感,需要距离来沉淀。
韩楚风来古城时,也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他没有多问,只是在和丁元英喝茶时,笑着说了一句:“看来,你终于想通了……。”
丁元英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些领悟,不需要言语,彼此心中明白就好。
格律诗的“传统手艺新生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为基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让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老艺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丁元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项目的运作,但他的思想和理念,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指引着项目的方向。他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格律诗的神话,也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他对“文化属性”的理解……
他依旧是那个红尘中的观棋者,但他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他会为欧阳雪的进步而欣慰,会为肖亚文的成长而高兴,会为格律诗的成就而自豪。
他的道法,在平静的生活中,在与他人的陪伴中,悄然演义着新的篇章。
古城的风,依旧温暖。小丹的墓前,鲜花常开。丁元英坐在院子里,泡上一壶茶,看着远处的雪山和月光,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他的“遥远的归途”,还在继续。但这一次,他不再迷茫,不再孤独。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归途,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真正的“道”,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珍惜,对身边人的陪伴。
故事,还在继续。而丁元英的“道”,也将在这红尘俗世中,不断沉淀,不断升华……
喜欢红尘观棋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红尘观棋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