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夏末,气候宜人。丁元英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的邮件,是韩楚风发来的。邮件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张照片和一行字:“柏林禅寺,智玄大师有请……。”
照片上,是柏林禅寺的山门,古朴而庄严。
丁元英看着照片,沉默了许久。他知道,智玄大师的邀请,绝非偶然。这或许是他这趟“遥远的归途”中,又一个需要去面对和领悟的节点。
几天后,丁元英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再次回到国内,他没有去古城,也没有联系欧阳雪和肖亚文,而是直接转机前往了五台山。
当他再次站在柏林禅寺的山门前时,心境已与多年前截然不同。那时的他,带着对“杀富济贫”的困惑和对文化属性的思考而来,是为了求一个“究竟”。而现在,他更像是一个远行归来的游子,带着满身的风尘和沉淀的思绪,来赴一场迟到的约定。
智玄大师依旧是那副须发皆白、眼神清澈的模样。他亲自在山门外迎接丁元英。
“施主,别来无恙……。”大师的声音依旧温和而有穿透力。
“大师,久违了……。”丁元英微微颔首,行了一礼。
两人并肩走进寺庙,沿着青石板路,穿过层层院落,最终来到了一间僻静的禅房。禅房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禅床,一张木桌,两把木椅。桌上放着一壶刚沏好的清茶。
“施主请坐。”智玄大师示意丁元英坐下,为他倒了一杯茶,“这几年,施主在海外,过得安好……?”
“安好……。”丁元英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只是在红尘中多看了几眼,多想了几分……。”
“哦……?”智玄大师微微一笑,“那施主可有新的领悟?”
丁元英放下茶杯,看着智玄大师:“大师,我曾以为,‘道’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法则。我们只需认识它,遵循它,便可获得安宁与自由。这些年,我看着格律诗的成长,看着欧阳雪和肖亚文的蜕变,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但我也看到了更多……。”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看到了周剑华那样的人,在欲望的漩涡中挣扎,却始终无法明白,财富和权力并非人生的终极追求。我也看到了,即便是格律诗,在取得成功后,也面临着新的诱惑和挑战……。”
“我忽然觉得,‘道’不仅是规律,更是一种内心的坚守。它既是外在的客观法则,也是内在的精神准则。认识规律易,坚守本心难……。”
智玄大师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施主说得好。‘道’在天边,亦在眼前;在万物,亦在心中。认识规律,是‘知’;坚守本心,是‘行’。知行合一,方能真正悟道……!!!。”
他拿起桌上的一本佛经,递给丁元英:“施主请看,这佛经上的文字,是‘道’吗……?”
丁元英接过佛经,翻了几页,摇了摇头:“不是。文字只是载体,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道’是文字背后的意蕴,是需要用心去领悟的东西……。”
“施主所言极是……。”智玄大师点了点头,“世人常常执着于文字相,执着于形式,却忽略了‘道’的本质。就像施主当年在格律诗布下的局,世人只看到了商业竞争的表象,却看不到施主背后对文化属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人的悲悯之心……。”
“大师过奖了。”丁元英谦逊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格律诗能有今天,是她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道’的自然显现。我不过是恰逢其会,顺水推舟罢了……。”
“顺水推舟,亦是一种智慧。”智玄大师说,“施主以红尘为道场,以众生为棋子,演了一出‘杀富济贫’的大戏。戏落幕了,施主却没有沉迷于戏中的角色,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回归平淡。这份洒脱,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丁元英沉默了。他知道,智玄大师看穿了他的心思。他当年布下那盘棋,不仅仅是为了给小丹一个礼物,更是为了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文化属性的思考。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他便不再留恋舞台。
“大师,我这次来,是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丁元英抬起头,看着智玄大师,“我时常在想,人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抑或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智玄大师微微一笑:“施主,你看这窗外的山,这山上的树,它们有意义吗?它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凋零,不刻意,不强求。意义,是人类赋予自己的东西。你觉得它有意义,它便有意义;你觉得它没有意义,它便没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也不在于你成就多大,而在于你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否坚守了自己的本心。就像施主,选择远离尘嚣,在海外过着简单的生活,思考着自己想思考的问题,这便是你的意义……。”
“而欧阳雪和肖亚文,选择将格律诗发扬光大,将‘强势文化’的理念传播出去,这便是她们的意义。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意义也不同。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
丁元英静静地听着,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明白了,人生本无固定的意义,意义是在不断的选择和行动中创造出来的。他的意义,就是做一个红尘观棋者,在观察和思考中,不断接近“道”的本质。
“多谢大师指点。”丁元英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我明白了……。”
“施主不必多礼。”智玄大师也站起身,“施主与佛有缘,与道亦有缘。愿施主能在红尘中,始终保持一颗清净之心。”
两人走出禅房时,恰逢寺庙里的钟声响起。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间,空灵而悠远。
丁元英站在禅房外,看着远处的群山,听着耳边的钟声,心中一片平静。他知道,这趟五台山之行,让他对“道”有了更深的领悟。
他不会再纠结于人生的意义,也不会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困扰。他会继续做他的红尘观棋者,看着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看着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归途”,不是回到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
离开柏林禅寺时,丁元英没有回头。他知道,他还会再来,但下一次,或许就是以另一种身份,另一种心境……
他的“遥远的归途”,还在继续。而这禅房的钟声,将会永远回荡在他的心中,提醒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守本心,不忘初衷……
喜欢红尘观棋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红尘观棋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