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韵那清越的嗓音抛出关于“传统水墨与现代审美结合”的问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在楚靖远心中漾开圈圈涟漪。这绝非寒暄,而是一次直指核心的考较,关乎她将如何定位眼前这个被周文远引荐的“年轻商人”。
楚靖远神色不变,心中却瞬间进入了高度集中的状态。他脑海中那些来自未来的、零散却精准的艺术市场信息和评论观点,如同被无形的手迅速梳理、整合。他知道,绝不能掉书袋,也不能空谈理论,必须言之有物,且要带着一种超越当下的“洞察”。
他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那幅水墨荷花,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开始了他的阐述:
“林小姐这个问题,切中了当下艺术界的一个关键命题。”他首先肯定了问题的高度,随即话锋一转,“在我看来,所谓结合,绝非简单的符号拼贴或形式上的猎奇。比如这幅画,技法无疑是传统的,但其精神内核,那种挣脱了古典花鸟画程式化寓意、更注重个体生命体验与自然交融的‘清逸之气’,本身就具有现代性的表达。”
他没有引用任何晦涩的术语,而是从具体作品切入,直指精神内核。林清韵专注地听着,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
楚靖远继续深入,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视野:“放眼国际艺术市场,近一两年,尤其是明年,我认为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对东方哲学、尤其是‘禅意’与‘极简主义’内在联系的再发现与推崇。” 他抛出了一个前瞻性的判断,这是他在未来信息中捕捉到的风向。
“一些西方顶尖画廊和收藏家,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并非一味复古,而是能用水墨语言阐述当代精神困境或生命哲思的东方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看似传统材质,内核却能与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产生共鸣。”他顿了顿,目光与林清韵对视,带着一种分享洞见的真诚,“所以,高见谈不上,但我认为,未来能走得更远、价值更高的,正是那些能扎根传统文脉,却又敢于用纯粹的水墨语言,去触碰和表达现代人共通情感与哲思的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怪诞创新,或者完全沉溺于古人笔墨而失却时代魂魄,都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他这番话,不仅回答了问题,更是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未来艺术市场的价值判断标准!其视野之开阔,观点之鲜明,逻辑之清晰,完全超乎了林清韵的预料。
她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眸中,终于荡起了明显的涟漪,那是一种遇到知音般的惊讶与欣赏。她自幼浸淫此道,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藏家和评论家,却很少有人能像楚靖远这样,将宏观趋势与微观鉴赏结合得如此恰到好处,观点既新颖大胆,又言之成理,直指本质。
“楚先生这番见解……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林清韵的语气中,那份疏离感悄然淡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的探讨欲,“依你看来,目前国内哪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最能体现你所说的这种趋势?”
这是一个更具体、也更危险的提问,考验的是即时判断和对艺术家人选的熟悉程度。
楚靖远心中早有腹稿。他想起未来一次重要的双年展上,一位如今还名不见经传、专攻水墨的年轻艺术家将会一鸣惊人。他微微一笑,说出了那个名字,并简要分析了其作品如何通过极简的山水构图和空灵的笔墨,传递出当代都市人对“精神栖居”的渴望。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观察,”楚靖远最后谦逊地补充道,“市场和价值,终究需要时间来检验。”
他这番连敲带打,既有大胆预测,又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还留有余地,表现得既自信又不过分狂妄。
林清韵彻底动容了。她看着楚靖远,美眸之中异彩连连,先前那种基于出身和圈子带来的、若有若无的审视感,此刻已荡然无存。她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运气好的商人,而是一个拥有卓越洞察力、独特审美和开阔视野的、极其特别的同龄人。
“楚先生太谦虚了。”林清韵的唇角弯起一个真心实意的、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显的弧度,使得她整张脸如同冰雪初融,瞬间明亮生动起来,“你的这些‘粗浅观察’,比许多所谓专家的长篇大论都要深刻和精准。看来,我之前对楚先生的了解,确实流于表面了。”
她这番话,等于正式认可了楚靖远,并间接表达了歉意。
恰在此时,沙龙主人,那位着名收藏家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笑着与林清韵打招呼,并好奇地加入了关于那幅水墨荷花的讨论。林清韵自然而然地引荐了楚靖远,并特意提及了他刚才“极具启发性”的观点。
收藏家闻言,也饶有兴趣地与楚靖远交谈起来。楚靖远从容应对,不时引用一些未来的艺术市场数据和拍卖案例,更是让收藏家频频点头,目露惊异。
看着楚靖远在真正的行家面前也能侃侃而谈,不落下风,甚至隐隐主导着话题的方向,林清韵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眼神中的欣赏之意愈发浓郁。
这个夜晚,楚靖远凭借其“惊才绝艳”的表现,成功地在那位如空谷幽兰般的林家千金心中,留下了截然不同、且极其深刻的烙印。
他不仅洗刷了可能的“暴发户”嫌疑,更悄然叩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圈层、也通往某颗玲珑芳心的大门。
沙龙光影流转,言笑晏晏。
无人知晓,一些微妙的情愫与命运的丝线,正于此间悄然交织。
(第三十二章 完)
喜欢神豪:预知未来后,我资产百万亿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神豪:预知未来后,我资产百万亿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