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的“聚宝当”挂着盏褪色的灯笼,灯笼穗子被风扯得歪歪扭扭,像垂死者的头发。杜月笙站在当铺对面的馄饨摊前,看着伙计把件狐皮大衣扔出来,砸在个老妇人脚边——那是她陪嫁的物件,本想当二十块大洋给孙子治病,掌柜的却只给五块,还骂她“想钱想疯了”。
“这刘掌柜是上个月接手的当铺,”阿笙吸溜着馄饨,汤勺在碗里搅出圈涟漪,“原主陈掌柜被他逼得跳了黄浦江,据说死前还攥着本当票,上面记着刘掌柜用假金条换真古董的勾当。”
当铺的柜台高得吓人,刘掌柜坐在里面,戴着副金丝眼镜,手指上的玉扳指在油灯下泛着油光。他正把玩着个翡翠手镯,那是昨天从个寡妇手里骗来的,只给了三块大洋,转头就标价三百块卖给了洋行买办。
“刘掌柜的后台是警备司令部的王副官,”阿笙往嘴里塞了个馄饨,烫得直呼气,“上周有个军阀太太来赎当,发现当物被掉了包,找他理论,结果被王副官的人架了出去,还被安了个‘扰乱治安’的罪名,关了三天。”
杜月笙的目光落在当铺墙角的保险柜上,那里锁着的,除了金银珠宝,还有些特殊的“当物”——是穷苦人家用来抵押的地契、房本,甚至有个教书先生把祖传的砚台当了,只为换钱给学生买课本。
“刘掌柜最狠的是‘利滚利’,”馄饨摊老板插了句嘴,手里的铜勺在锅里敲得叮当响,“上个月张木匠当的刨子,本利才五块,他硬是算成二十块,张木匠还不上,被他让人打断了腿。”
正说着,当铺里传来争吵声。个穿学生装的姑娘正拍着柜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娘的金戒指明明是足金的,你凭什么说是镀金的?我要赎回来!”
刘掌柜推了推金丝眼镜,冷笑一声:“当票上写得清清楚楚,‘镀金戒指一枚,当价三块’,想赎可以,加利息五块,少一分都不行。”他把戒指往柜台上一扔,上面的镀金果然掉了块,露出里面的铜色——显然是被他掉了包。
姑娘气得浑身发抖,从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毛票:“我只有四块……求您了,那是我娘留的念想……”
“念想值多少钱?”刘掌柜把毛票扫到地上,“没钱就滚,别耽误我做生意!”
姑娘蹲在地上捡毛票,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周围的街坊们敢怒不敢言,谁都知道刘掌柜心狠手辣,还有王副官撑腰,没人敢出头。
杜月笙放下馄饨碗,青布长衫扫过地上的毛票,弯腰一张张捡起来,递给姑娘:“够了。”
姑娘愣了愣,看着杜月笙手里的毛票,突然红了眼眶:“先生……这不够……”
“我说够了就够了。”杜月笙走到当铺柜台前,指尖在柜面上轻轻一叩,“刘掌柜,把戒指还回来,算我账上。”
刘掌柜抬眼打量他,认出是恒社的杜月笙,却依旧摆出傲慢的姿态:“杜先生是来替穷学生出头?这当铺的规矩,是我定的,当物离柜概不负责,您要是想捣乱,可得掂量掂量。”他摸出个银质烟盒,抽出支雪茄,“王副官今晚还来喝茶,您说要是让他知道您插手我的生意……”
“王副官?”杜月笙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张当票,往柜台上一拍,“他上个月当的那支勃朗宁手枪,编号是军政部备案的,按规矩,军火不得典当,你说这事捅到司令部,他这副官还能当几天?”
当票上的日期、编号清清楚楚,刘掌柜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雪茄“啪嗒”掉在地上。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副官私下典当过军火的事,竟然被杜月笙知道了。
“你……你想怎么样?”刘掌柜的声音发颤,玉扳指在柜面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把掉包的当物全还回来,”杜月笙的声音比当铺的柜台还冷,“把多算的利息退给人家,再把那些抵押的地契房本,无条件还给原主。”他顿了顿,补充道,“陈掌柜的家人,我已经安顿好了,他留下的那本账,你最好也交出来。”
刘掌柜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柜台下的手紧紧攥着,却最终还是松了劲——他知道,自己这点伎俩,在杜月笙面前根本不够看,更何况还有王副官的把柄被捏着。
伙计们不敢怠慢,赶紧从保险柜里往外搬东西,一箱箱的当物摆了出来,有金戒指、砚台、刨子,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的地契。张木匠拄着拐杖赶来,看到自己的刨子时,老泪纵横,摸着刨刃上的包浆,像摸着失散多年的亲人。
那穿学生装的姑娘赎回了金戒指,戒指上的足金在灯下闪着光,她对着杜月笙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先生。”
街坊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人搬来凳子让老人们坐,有人给孩子们分糖果,馄饨摊老板更是免费给大家添汤加馄饨,热气腾腾的白雾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笑。
就在这时,警备司令部的吉普车突然停在当铺门口,王副官带着几个士兵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刘掌柜,谁这么大胆子敢……”
话没说完,就看到杜月笙手里的银票,脸色顿时变了,转身就想走,却被阿笙拦住。
“王副官留步,”杜月笙把当票递过去,“这枪您还是赎回去吧,放在当铺里,不安全。”
王副官接过当票,手都在抖,突然对着刘掌柜吼:“你这混账!竟敢收军火当物!差点害了我!”他转头对杜月笙陪笑道,“杜先生,误会,都是误会!这刘掌柜我带走严加看管,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这反转让所有人都看呆了——刚才还不可一世的王副官,此刻却像条哈巴狗,连大气都不敢喘。
刘掌柜被士兵押走时,还在哭喊:“王副官!我给您的好处……”
王副官反手给了他一巴掌:“闭嘴!再喊就毙了你!”
当铺的伙计们纷纷倒戈,帮着街坊们清点当物,有人还把刘掌柜藏起来的好酒搬出来,给大家分着喝,酒香混着馄饨香,在老巷里弥漫开来。
杜月笙站在当铺门口,看着伙计们把“聚宝当”的招牌摘下来,换上“便民当”的新木牌,上面是陈掌柜儿子写的“诚信为本”四个大字,墨迹还没干。
“先生,这当铺算是拿下了。”阿笙递来碗热馄饨,汤面上飘着葱花。
杜月笙接过馄饨,热气模糊了镜片:“不是拿下,是还给该守着它的人。”他指着陈掌柜的儿子,“以后让他来管,规矩不变,只当良心,不当黑心。”
陈掌柜的儿子眼圈红了,对着杜月笙重重磕了个头:“杜先生放心,我爹的规矩,我记着呢!”
夜色渐深,当铺的灯还亮着,陈掌柜的儿子正在给个老汉赎棉衣,动作麻利,笑容温和。街坊们渐渐散去,只有馄饨摊的灯还亮着,老板哼着小曲洗碗,铜勺敲在锅沿上,叮当作响,像在为这场胜利伴奏。
杜月笙走出老巷时,阿笙突然笑道:“先生,您抢地盘的法子,真是越来越神了。”
杜月笙望着当铺透出的灯光,那光芒穿过夜色,像颗温暖的星。“这不是抢,”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力,“是把被偷走的良心,一点点找回来。”
而在警备司令部的牢房里,刘掌柜抱着铁栏杆哭,他终于明白,有些地盘,靠权势占不住,靠黑心守不牢,因为它的根基是“诚信”二字,这两个字,比任何金条、任何靠山都硬,只要还有人愿意守护,就永远不会倒塌。
当铺的灯亮了一夜,照亮了老巷的石板路,也照亮了街坊们心里的希望。第二天一早,“便民当”开门时,门口排起了长队,不是来当东西的,是来送锦旗的,一面面红绸上,写着“良心当铺”“诚信为本”,在晨光里,红得耀眼。
喜欢黄浦江的潮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黄浦江的潮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