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关于“动态灵枢场”的理论模型,像是一把钥匙,为林辰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自身力量的大门。那些曾经模糊不清、只可意会的“感觉”,在夏晚整理出的数据图表和复杂公式中,找到了近乎量化的表达。这感觉既新奇又别扭,仿佛将一幅写意山水画用工程图纸的标准重新临摹,失了韵味,却多了精确。
然而,理论模型的建立仅仅是第一步。苏墨提出的“普适性验证”和“技术移植”,才是真正的难关。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这种‘动态灵枢场’的构建能力,是否是你的独有天赋,还是具备一定普遍性。”苏墨在项目会议上指出,“我们需要寻找其他潜在的‘适配者’。”
这个任务落在了林辰和夏晚身上。他们开始筛选校内各种“非主流”或者拥有特殊能力记录的学生档案。过程并不顺利,大部分所谓的“特殊”都源于对标准术法的独特理解或微创新,与林辰那种近乎本能的、涉及力量本质层面的“野路子”相去甚远。
几天下来,一无所获。
“看来,‘天赋’这东西,确实稀缺。”夏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屏幕上被排除的一个个名字。
林辰倒不意外。他前世千年修行,见过天才无数,但像他这般靠着自己摸爬滚打、在生死边缘领悟力量本质的,也是凤毛麟角。
“既然找不到现成的,那我们就‘制造’看看。”苏墨提出了第二个方向,“尝试将‘动态灵枢场’的核心理念——动态、包容、引导,而非强制——融入到最基础的标准术法中。”
这个任务更具挑战性。标准术法经过千锤百炼,其结构稳定、回路清晰,几乎没有任何留给“动态”和“意念”发挥的空间。强行改动,结果往往不是优化,而是崩溃。
林辰被要求尝试改造最基础的“灵力护盾”。
他先是严格按照标准施展了一遍。一个淡蓝色的、稳定的半球形光罩将他笼罩,防御力均匀,灵力消耗恒定,毫无特色,但也毫无破绽。
然后,他尝试注入“万象归流”的理念。他不再将灵力均匀分布在护盾表面,而是试图让其像水流一样,在护盾内部缓慢流转,重点加强可能承受攻击的区域。
第一次尝试,护盾刚成型就剧烈波动,灵力流相互冲撞,差点当场溃散。
第二次,他调整了流转速度,护盾稳定了些,但防御力反而因为力量分散而下降了。
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失败,夏晚都会记录下详细的灵力波动数据和结构变化图,雷震则会用不同强度的攻击测试护盾的实际效果,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不行,标准护盾的灵力回路太‘硬’了,根本没有给动态调整留出余地。”林辰有些烦躁地散去手中那个闪烁不定、像个坏掉灯泡似的护盾,“就像想让一块铁自己跳舞,根本不可能!”
“或许……问题不在于‘跳舞’,而在于我们是否找对了‘编舞’的方式。”苏墨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手中拿着一个奇怪的、由无数细密金属丝编织成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扁平装置,“标准术法的回路是固定的‘骨架’,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给它加上一套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
他将那个金属丝装置递给林辰:“这是一个初步的‘灵觉感应阵列’,能放大你对灵力流动的细微感知,并辅助进行微调控。试试将它作为护盾的‘内衬’。”
林辰将信将疑地接过那个轻飘飘的装置,按照苏墨的指导,将其贴合在施展护盾的手臂上。当他再次构建护盾时,神识通过这个“灵觉感应阵列”,仿佛戴上了一副高精度显微镜,能清晰地“看到”护盾内部每一丝灵力的流转和相互作用。
他尝试着引导灵力,那阵列仿佛能理解他的意图,辅助他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原本僵硬的护盾结构,似乎多了一丝“弹性”和“活性”。
“雷震,测试。”苏墨示意。
雷震一拳轰来,力道控制在炼气中期水平。
林辰心念一动,通过“灵觉阵列”引导护盾的灵力瞬间向受击点汇聚!
“嘭!”
护盾剧烈荡漾,颜色变深,但终究没有破碎!而其他区域的灵力并未被过度抽空,保持了整体稳定。
“有效!”夏晚看着数据屏幕,眼睛一亮,“受击点瞬时防御强度提升约30%,整体灵力消耗仅增加5%!响应时间在0.1秒以内!”
林辰也感到惊喜。虽然这离真正的“动态灵枢场”还差得远,但这无疑证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外置的“辅助计算单元”(那个灵觉阵列),来弥补标准术法在动态响应上的不足。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林辰刚从实验室出来,准备去上《高等灵力微积分》的选修课(他现在居然会主动去上这种课!),就在教学楼门口被两个人拦住了。
是萧昊天,以及他身边一位穿着阵法院讲师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
“林辰。”萧昊天依旧是那副冷傲的样子,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和……不甘?“这位是我们阵法院的郑涛,郑讲师。”
郑涛上下打量着林辰,目光锐利,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你就是那个搞出什么‘万象归流’的林辰?听说你最近在苏墨那里,弄些不着边际的‘古法新用’研究?”
林辰心中警铃大作,来者不善。他平静地回答:“郑老师好。学生只是在苏研究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探索性学习。”
“探索?”郑涛冷哼一声,“我看了你们那个什么……‘动态灵枢场’的初步报告。哗众取宠!修真之道,在于严谨和积累!岂是你们这种靠点小聪明、胡乱拼凑些古老概念就能颠覆的?苏墨搞他的民间考古我不管,但把手伸到标准术法的改良上,就是误人子弟!”
他声音不小,引得周围路过的学生纷纷侧目。
“郑老师,学术观点可以讨论。”林辰不卑不亢,“但‘万象’项目的一切研究,都是在学校规定和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规定?导师?”郑涛语气更冷,“谁知道苏墨用了什么方法,让教务长和灵能安全部对你们网开一面!但我告诉你,标准术法体系是无数前辈心血的结晶,不容你们胡来!尤其是你,林辰,你那些野路子在演习中取巧也就罢了,还想用它们来污染正统的学术环境?痴心妄想!”
这话就相当不客气了,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他“歪门邪道”。
萧昊天在一旁抱着臂,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意味很明显。
林辰皱起了眉头。他料到自己的研究会引来争议,但没想到会以这种直接冲突的方式爆发。这位郑涛讲师,显然是传统标准化体系的坚定维护者,将他们的研究视作了挑衅和威胁。
“郑老师,我认为‘正统’与‘创新’并非对立……”林辰试图解释。
“够了!”郑涛打断他,语气强硬,“我没空听你的歪理邪说。我只是来警告你,还有苏墨,适可而止!否则,下次就不是口头警告这么简单了!阵法院,不会坐视你们扰乱教学秩序!”
说完,他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萧昊天看了林辰一眼,也转身跟上。
周围的学生窃窃私语,看向林辰的目光充满了好奇、同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
林辰站在原地,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情沉重。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万象”项目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传统的壁垒,利益的藩篱,观念的冲突……这些无形的障碍,比死亡沼泽的禁制更加难以逾越。
但他摸了摸怀中那枚冰冷的“灵觉感应阵列”,回想起护盾成功强化时的那丝悸动,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警告?
他林辰修行千年,何曾怕过警告?
既然选择了这条与众不同的路,他就没指望过一帆风顺。
“污染正统?扰乱秩序?”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那就让我看看,我这‘野路子’,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教学楼的玻璃窗,望向远处苏墨研究所那栋不起眼的老楼。
那里的灯光,依旧在夜色中倔强地亮着。
他的探索,不会因为几句警告而停止。
相反,这更激起了他的斗志。
科学修真的世界里,真理,或许也需要用实力和成果来证明!
喜欢说好的科学修真呢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说好的科学修真呢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