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融的成功往来,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在陈氏高层心中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平复。他们看待你的目光中,那层审视的意味更浓,却也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对“神女”之能所蕴含价值的重新评估。你知道,提出那个计划的时机,正随着这微妙心态的变化而逐渐成熟。
你并未急于求成,而是继续耐心地、一次次地在合适的场合,引导着家族风向。
在一次关乎家族未来产业布局的卜算后,你望着竹简上记录的各地灾异、兵祸,轻轻叹息一声,那叹息声在寂静的议事堂中显得格外清晰。
“族长,长文兄,”你的声音带着一丝超越年龄的沉郁,“近日推演,天象纷乱,兵戈之气自西、北而来,恐非颍川一地能久安。金银细软可随人走,良田美宅亦可再置,唯独那藏于兰台石室、传承数百年的智慧与典籍,一旦毁于战火,便是万劫不复。昔日始皇焚书,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前车之鉴,岂能不察?”
陈群闻言,眉头深锁,他身为士林翘楚,对典籍的看重远超常人。他沉声道:“神女所言,确是根本之虑。只是……如今天下纷扰,何处才是安放这些‘根本’的净土?”
你等的就是他这一问。
你目光转向窗外,仿佛眺望南方,语气带着一丝缥缈却笃定的意味:“南方。荆襄之地,水网密布,山川险固,刘景升(刘表)坐镇,保境安民,重文兴教,名士云集。更兼其地远离中原逐鹿之核心,或可暂得数十年安宁。此乃……文明存续之一线生机所在。”
你没有直接提出自己要南下,而是将“南方荆襄”是“文明避难所”的概念,深深地烙印在他们心中。
真正的转折点,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到来。一名派往洛阳方向的探子,带回了令人震惊的详细消息:董卓不仅焚烧宫室,更纵兵劫掠,将兰台、东观等国家藏书机构付之一炬,无数孤本竹帛化为灰烬,太学博士流离失所……
消息传来,陈寔与陈群脸色都极为难看。这对重视文化传承的士族而言,是切肤之痛。
你适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脸上带着悲悯与决然。
“族长,长文兄,”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洛阳之火,已焚尽半部华夏。难道要坐视我颍川陈氏累世所藏,他日亦成焦土吗?”
陈寔猛地看向你,眼神锐利:“神女有何高见?”
你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你深吸一口气,将筹划已久的计划和盘托出,语气平静却极具分量:
“高见不敢当。琴愿为家族,行此‘存续文脉’之事。请允我挑选可靠人手,携家族部分核心典籍副本,以及足够在荆州购置产业、安身立命之资,以游学或行商之名,南下荆襄。”
你顿了顿,目光扫过陈寔和陈群,清晰地阐述此举对家族的三大好处:
“一,可为我陈氏保留一份最珍贵的知识火种,无论中原如何动荡,家族文脉不断,此乃千秋之功。
二,可在荆州提前布局,结交刘表麾下名士,乃至避乱荆州的各方才俊,拓宽家族人脉,此为长远之利。
三,我可借此行,亲自踏勘南方局势,为家族未来可能之选择,提供最真切的天机指引。”
你将个人的诉求,完美地包装成了为家族赴汤蹈火、承担重任的忠诚与担当。你提出的不是离开,而是肩负着更重大使命的“前行”。
议事堂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陈寔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在你和陈群之间逡巡。陈群则面露深思,显然,你的提议深深打动了他。
最终,陈寔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神女……此言,确有道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你且先拟个详细的章程上来,所需人手、资财,也要有个大概。”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他心动了。
你躬身应下,退出议事堂。转身的刹那,你知道,你精心编织的“阳谋”,已经成功了一半。
厚重的门在你身后关上,将家族的权衡与争论隔绝在内。你抬头望向南方那片被高墙分割的天空,袖中的玉骰传来一阵清晰的、指向南方的温热。
龙归大海,只待东风。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