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对灵魂结构的初步解析,陈星心潮澎湃。
但他深知,单凭自己一人之力穷究灵魂的终极奥秘,效率终究有限。
黑雾宇宙的真正潜力,在于引导文明自身去探索、发现和成长。
他的意识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扫过整个黑雾宇宙。
在他的意志驱动下,宇宙真灵忠实地执行着之前的指令。
原本仅以三大文明恒星系为核心的星图,如今已变得璀璨而繁复。
数以千计、形态各异的星球散布在宇宙的各个角落。
有的炽热如火,有的冰封死寂,有的气态磅礴。
有的则隐隐透露出孕育生命的潜力。
它们按照基本的物理规则运转着,构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生机勃勃的微型宇宙。
与最初那灰蒙蒙、空寂一片的混沌景象相比,如今的景象堪称改天换地。
“总算有了点宇宙该有的样子了。”陈星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造物主审视自身作品的欣慰。
这些星体不仅是点缀,更是未来可能诞生无数奇迹的土壤。
“那么,先来分析一下,这第四个文明的目标走向吧。”
他的意识锁定在一片尚未被文明之光点亮,但物质和能量条件都较为适宜的星域。
一颗崭新的、蔚蓝色与绿色交织的美丽星球,在他一念之间于星域中央凝聚、诞生。
这颗星球的大小、重力、大气成分都与蓝星极为相似。
甚至大陆板块的分布也隐约有几分神似,为的是让人族能够更好地适应。
“观测、创造、运用……这是研究灵魂无法绕开的三个步骤。”
陈星悬浮在这颗新生的星球轨道之上,思维清晰而冷静。
“首先是观测。在黑雾宇宙内,我凭借权柄可以直接‘看到’灵魂的结构和频率。但在蓝星,或者在任何不具备权柄的普通世界里,生灵仅凭肉眼根本无法感知到灵魂的存在。”
他回想起自己最初也无法直接观测,是靠分析能量回收机制才间接发现的。
“所以,引导这个文明的第一步,就是必须让他们拥有‘看见’灵魂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又不能是普及性的,否则社会结构会在认知冲击下瞬间崩溃,也失去了探索的阶梯性。”
想到这里,陈星调取了黑雾宇宙数据库中储存的、基于蓝星人族为模板的“基础人族”生物模型。
他的意念深入其基因层面,开始进行精微的调整。
“灵魂存在于不同于物质世界的频率和维度,想要以生物器官直接观测,需要一种能短暂让视觉神经乃至松果体等感知器官,跨越维度隔阂的能力……”
他结合对自身灵魂结构的理解,以及从蓝星古老传说中获取的灵感。
开始编辑一段极其复杂、且正常情况下永远处于沉默状态的隐性基因序列。
这段基因序列被他命名为“阴阳眼”。
它并非赋予眼睛某种怪力乱神的力量。
而是从生命底层编码上,赋予极少数个体一种独特的感知天赋。
能够模糊地感知到,甚至直接“看”到那些频率与物质世界迥异、通常不可见的灵体能量场,也就是灵魂。
“呵呵,让我看看,这条基于‘灵魂’而开启的超凡之路,最终会走向何方。”
陈星轻笑一声,带着无限的期待。
他挥手之间,按照预设的比例,将大量蕴含了“阴阳眼”隐性基因的人族投放到了这颗崭新的星球上。
他们如同文明的种子,散落在广袤的大陆各处。
将与那些不具备此基因的普通人一起,繁衍生息,共同构成这个世界的文明基础。
做完这一切,陈星的目光投向星球内部,开始了更细致的规则调整。
“这个世界的灵魂回收机制,需要暂时‘松绑’。”
他动用宇宙权限,修改了启灵星的生命规则。
在原本的设置下,任何生命死亡,其灵魂会瞬间被黑雾宇宙回收分解,重归物质能量库。
但现在,陈星设定了一个“延迟回收”机制。
生命死亡后,其灵魂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会根据灵魂本身的强度(主要与生前精神力量有关),在世间停留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
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段进行稳固或干预,灵魂才会逐渐消散。
这个设定,为“观测”提供了对象,也为后续可能出现的“运用”乃至“创造”埋下了伏笔。
鬼魂、幽灵、地缚灵……这些基于滞留灵魂而产生的概念。
将成为这个世界民俗、文化乃至未来科学研究的起点。
看着脚下这颗被他命名为“启灵星”的星球,陈星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山川河流开始塑造,原始的森林草原迅速蔓延。
第一批拥有“阴阳眼”潜质的人类已经开始懵懂地聚集,形成最原始的部落。
一个围绕灵魂观测与研究的新文明,就在这造物主的一指之下,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这个世界将会衍生出。
一整套基于灵魂认知的独特哲学、伦理、法律和力量体系。
“启灵星……不要让我失望。”
......
陈星的意识如同高悬于九天之上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脚下这颗名为“启灵星”的星球。
时间在他的观测中加速流逝,沧海桑田,文明初现。
正如他所预料的,启灵星早期文明的发展轨迹,与武者星辰有着惊人的相似。
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人族部落,为了生存与资源,开始了漫长的吞并与融合过程。
石器、青铜、城邦的雏形……历史的车轮沿着相似的轨迹缓缓向前滚动。
然而,与武者星辰纯粹追求肉身武道不同,启灵星的文明底色中。
混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关乎“不可见世界”的朦胧色彩。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极少数“幸运儿”。
他们或许诞生于某个偏僻的山村,或许成长于繁华的城邦角落。
从孩提时代起,他们就能看到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
战场上阵亡战士徘徊不去的虚影、溺水而亡者湿漉漉地坐在河边的样子。
甚至是一些因强烈执念而滞留于老宅古井中的模糊存在。
这些能够看见“灵”的人,被称为“灵眼者”。
他们是幸运的。
得以窥见世界真实的一面,知晓死亡并非绝对的终结。
但他们更是孤独的。
最初激活的“阴阳眼”基因,随着一代代的繁衍扩散。
血脉中的“浓度”被不断稀释,导致真正的灵眼者数量变得极其稀少,万中无一。
他们散落在广袤的人海中,如同黑夜中零星的火种。
彼此难以寻觅,更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
这种孤独,不仅来自于同类的稀缺。
更来自于周围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不解与排斥。
当一个灵眼者孩童指着空无一人的角落惊恐尖叫时。
换来的往往是父母“别胡说八道”的呵斥,或是同伴们看“怪胎”一样的眼神。
当一个灵眼者青年坚持说某片古林不能进入,里面有“东西”时。
会被族人嘲笑为胆小鬼,甚至被视为散布恐慌的不祥之人。
“哪有什么‘灵’?都是你自己吓自己!”
“我看他就是想偷懒,编出来的借口!”
“整天神神叨叨的,离他远点!”
质疑、嘲讽、孤立……如同冰冷的雨水,不断浇洒在这些孤独的火种之上。
陈星俯瞰着这一切,并未感到意外,反而觉得理应如此。
文明的突破,往往始于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这些灵眼者所承受的误解与孤独。
正是驱动他们去深入研究、去寻求证明的绝佳动力。
“看,那里真的有一个老婆婆,她一直在看着我们……”
“闭嘴!再乱说就把你丢在这里!”
不被理解的痛苦,与亲眼所见的真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撕裂感。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疯癫,为了向世人揭示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这些孤独的灵眼者们,开始更加努力地运用自己这独特的天赋。
他们尝试着与看到的“灵”进行沟通。
记录下不同“灵”的形态、行为模式以及出现的地点规律。
他们开始思索,为什么自己能看见,而别人看不见?
这种“看见”的本质是什么?
他们中的极少数先行者。
甚至开始尝试用简陋的符号、壁画,或者通过口耳相传的隐秘歌谣。
来记录和传承他们所见到的“灵”的信息。
希望能找到同道之人,或者留下证据。
他们的动机或许最初只是为了自证“清白”。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意识地成为了探索灵魂奥秘的第一批先驱。
陈星的目光扫过整个启灵星,看着那些在部落篝火旁独自沉思的灵眼者。
看着那些在荒野中小心翼翼追踪灵体痕迹的孤独身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歧路与孤独,是探索者的宿命,亦是文明突破的催化剂。”他低声自语,“只要能创造出让普通人也能观测到灵魂的方法,哪怕只是间接的、短暂的,这个文明就彻底走上了我预设的正轨。”
他的内心也升起一丝造物主独有的好奇与期待。
“那么,最终会是哪个时代,哪个角落的天纵奇才,能率先洞悉灵与物的频率隔阂,找到跨越这道天堑的方法,完成这足以载入启灵星史册的丰功伟业呢?”
答案,都交给时间和文明自身去书写了。
喜欢模拟宇宙之创星纪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模拟宇宙之创星纪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