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烟客
枯荣大殿那仿佛承载着万古轮回的沉重门户,在身后无声地闭合,将那片浩瀚的星河与半枯半荣的古树景象隔绝于内。
沈砺跟着那名沉默寡言的灰袍执事,踏出了大殿。
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再是法则奔涌的浩瀚与虚无,而是真实、冰冷、带着岁月沉淀与森严秩序的山间气息。
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极其宽阔的汉白玉平台上。平台悬浮于云海之上,边缘矗立着几尊形态古拙、饱经风霜的青石异兽雕像,目光睥睨着下方翻滚的云涛。远处,数座险峻奇绝的山峰刺破云海,如同抵天神剑,峰顶隐约可见亭台楼阁的轮廓,在日光下闪烁着淡淡的符文光晕。清冽的空气中蕴含着远比外界浓郁的精纯灵气,吸一口令人精神微振,但也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冷硬的规矩感。
这里,才是玄天宗内山的真实景象。
与枯荣大殿内那自成天地的法则奇观相比,这里更像是人力与自然伟力结合、历经无数岁月打磨而成的仙家圣地,威严,肃穆,却也透着一种令人不敢放肆的拘谨。
前方引路的灰袍执事停下脚步,转过身。这是一个面容普通、看不出具体年纪的男子,眼神平静无波,如同两潭深水,气息内敛而沉稳,步伐动作间带着一种精准至极的韵律,显然修为不低且纪律严明。他对着沈砺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沈公子,请随我来。殿主吩咐,带您前往‘静心苑’客舍暂歇。”
他的目光在沈砺眉心那若隐若现的枯荣印记上停留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惊讶与敬畏,但很快便恢复了古井无波。
“有劳执事。”沈砺拱手回礼,态度谦逊。他知道,在这等千年宗门内,即便是一名执事,也绝非寻常人物,更何况自己此刻身份微妙,伤势未愈,更需谨言慎行。
灰袍执事不再多言,转身引路。他并未施展什么惊人的身法,只是寻常步行,但速度却不慢,每一步踏出都精准地落在青石板特定的位置,仿佛暗合某种步法轨迹。
沈砺忍着左臂源核传来的隐隐作痛和身体的虚弱感,快步跟上。他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他们沿着一条宽阔的廊道前行。廊道并非建于平地,而是完全依傍着陡峭的山壁开凿而出,外侧是雕刻着云纹的石栏,下方便是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渊壑,令人望之目眩。廊道内侧的山壁上,则布满了无数模糊不清的古老符文与深浅不一的剑痕、掌印,似乎记录着久远年代的痕迹与厮杀。廊顶每隔数丈便悬挂着一盏青铜古灯,灯盏造型古朴,燃烧着青白色的冷光,将整个廊道映照得一片清冷,即便在白日,也显得幽静而肃穆。
沿途偶尔会遇到其他一些身穿各色服饰的玄天宗弟子。有的身着青色劲装,步履匆匆,神色冷峻,背负剑器;有的穿着宽松的蓝色道袍,三三两两低声讨论着什么,手中拿着玉简或罗盘;还有少数身着带有枯黄或翠绿边饰袍服的人,气息往往更加晦涩深沉,他们看到引路的灰袍执事,尤其是目光扫过沈砺眉心的印记时,都会微微驻足,投来或好奇、或审视、或略带惊讶的目光,但无一例外,都无人上前搭话,只是远远点头致意,便各自离去。
整个环境,都透着一股强烈的、井然有序却又冷清疏离的氛围。每个人似乎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规矩,极少有喧哗嬉闹之声。这种氛围,让刚从血火厮杀、颠沛流离中挣扎出来的沈砺,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陌生感,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玄天宗这等庞然大物的深厚底蕴与森严门规。
大约一刻钟后,灰袍执事引着沈砺拐入一条岔道,眼前的景象稍稍一变。
出现了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坡,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十座独立的院落。这些院落皆是白墙灰瓦,样式简洁古朴,彼此间隔颇远,被天然的林木或矮墙分隔开来,显得颇为清静。院门上方都悬挂着小匾,写着诸如“听松”、“观云”、“漱玉”等雅致的名字。此处的灵气似乎更加温和一些,少了主道上的那种冷硬感。
“此间便是静心苑,专供客卿、访客及部分内门弟子清修暂住。”灰袍执事在一处名为“竹韵”的小院前停下脚步,取出一枚墨玉令牌,对着院门一晃。门上流光一闪,无声开启。
“沈公子,您暂居此院。院内设有基本的聚灵阵、静室、丹房。每日辰时、酉时,会有外门弟子送来餐食与清水,置于院外石台,您自取即可。若无吩咐,他们不会入内打扰。”执事语气平板地介绍着,如同在背诵条例,“此为苑规玉简,请公子务必遵守。”说着,又递过一枚薄薄的青色玉简。
沈砺接过玉简,灵识微微一探,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条款:不得随意窥探他人院落,不得在苑内私自斗法,不得喧哗滋扰,不得擅带外人入内,不得损坏院内设施……条条框框,极其详尽,违者处罚从面壁思过到驱逐出宗不等。
“多谢执事,沈某记下了。”沈砺点头,将这些规矩刻在心里。
“公子眉心的枯荣印,可自由出入静心苑及山下‘百艺坊’部分公共区域。但宗门重地,如各殿主峰、传法阁、丹鼎院、炼器谷等地,皆有禁制,万不可凭印擅闯,否则触发禁制,后果自负。”执事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加重了几分。
“是,沈某明白。”沈砺再次应道。
灰袍执事见交代完毕,便微微一礼:“如此,在下便复命去了。公子若有急需,可催动枯荣印一丝气息,附近巡山执事自会感知前来。但请谨记,非必要勿扰。”说完,不再停留,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廊道拐角。
沈砺站在院门口,看着那执事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手中冰凉的苑规玉简,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玄天宗,果然处处是规矩。
他转身步入小院。院子不大,但很精致。一角种着几丛挺拔的翠竹,随风轻响。中间是一小片打磨光滑的石坪,刻着简单的聚灵符文。正面是三间连在一起的屋舍,白墙灰瓦,门窗皆是古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他推开主屋的门,里面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一个蒲团,墙上挂着一幅意境空灵的山水画,再无他物。但屋内灵气明显比外面又浓郁了几分,令人心神不由自主地沉淀下来。
这里,将是他未来一段时间的栖身之所了。
他走到床边坐下,感受着身体内部传来的阵阵虚弱和左臂源核的空洞感。眉心的枯荣印记散发着淡淡的凉意,勉强维持着他的伤势不再恶化,但被抽走的两滴本源髓血,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得自守山人寒鉴的、记录着《乾元基础心法》和《凝露诀》的白色玉简。当时情况危急,他只粗略看了《凝露诀》用于救治青儿,对那心法并未细究。
此刻静下心来,他将灵识缓缓沉入玉简之中。
《乾元基础心法》的内容远比他想像的要博大精深!它并非某种属性功法,而是一种锤炼灵识、感悟天地、夯实道基的无上法门。开篇便是“致虚极,守静笃”,强调心神空明,感应万物之气。其中包含复杂的灵识运转轨迹、观想窍门、以及如何引气淬炼神识本源的法诀,字字珠玑,玄奥异常。这绝非普通入门弟子所能接触的货色!寒鉴当时给出此物,恐怕也存了几分试探或者投资的意思?
沈砺压下心中惊讶,又看向《凝露诀》。这篇法诀相对专一,是教人如何凝聚草木精华、朝露夕霞中的生机之气,化为纯正的生机灵露,对于疗伤、滋养本源有奇效。法诀同样不凡,对灵识操控要求极高。
“正好……”沈砺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此刻本源亏损,身体虚弱,这《凝露诀》正好可以用来尝试凝聚生机灵露,辅助恢复。而《乾元基础心法》则能锤炼他因剧变和痛苦而始终紧绷、杂念丛生的灵识,有助于稳定境界,更好地控制体内新生的、尚不驯服的冰火之力。
说干就干。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来到院中石坪的聚灵阵中心盘膝坐下。
按照《乾元基础心法》的法诀,他努力摒弃杂念,尝试放空心神,去感应周围。或许是此地灵气充沛,或许是他历经生死意志远比常人坚韧,又或许是眉心枯荣印带来的一丝宁静,他竟很快便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浅层入定状态。
灵识如同细密的蛛网,缓缓向四周蔓延。他“看”到了空气中漂浮的、五颜六色的灵气光点,感受到了脚下大地沉稳的土性灵气,感受到了竹叶摇曳带来的微弱木灵之气,也感受到了山间清冷的金煞之气和空气中湿润的水灵之气。
他尝试着,按照心法所述,小心翼翼地引导这些斑驳的灵气,透过周身毛孔,缓缓吸入体内。但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他的经络刚刚重塑,还很脆弱,那些灵气一涌入便带来胀痛感。而且不同属性的灵气相互冲突,极难调和,更别提引入丹田那冰火漩涡了。
试了几次,收效甚微,反而引得气血翻涌。
他叹了口气,知道急不得,便转而修炼《凝露诀》。
他将灵识专注于院中那几丛翠竹之上,感应着其中蕴含的微弱生机之气,同时观想晨曦初露、草木含珠的景象,手掐法诀,小心翼翼地引导、凝聚。
这个过程同样不易。他对灵识的操控还很粗糙,往往费了好大劲,才能从竹叶上牵引出一丝比头发还细的翠绿生机,在空中颤巍巍地凝聚成微不足道的一小滴灵露,其中还混杂着不少杂质。
但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本就虚弱的灵识消耗更快。
时间就在这枯燥的尝试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他感觉头脑发晕,灵识几近枯竭,才勉强凝聚出小半滴纯净程度堪忧的翠绿色灵露。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半滴灵露送入口中。
一股微凉、带着淡淡清香的生机气流滑入喉咙,迅速散入四肢百骸。这点生机对于他本源亏损来说,如同杯水车薪,但还是带来了一丝微不足道的舒适感,至少缓解了些许肉身的疲惫。
就在他准备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屋休息时,院门外,那片用来放置餐食的石台上,一道微光闪过,一个朴素的食盒和一壶清水悄然出现。
送餐的弟子来了,无声无息,严格遵守着规矩。
沈砺走过去,拿起食盒和水壶。食盒里的饭菜很简单,一碗灵谷饭,一碟素菜,一小盅不知名的肉羹,但都蕴含着淡淡的灵气,显然非世俗之物。
他坐在院中石凳上,默默吃着这来到玄天宗的第一餐。饭菜味道清淡,却让他恍惚间有种回到磐石镇家中吃饭的错觉,只是身边再也没有爹娘的唠叨和青儿嬉笑的声音。
孤独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
他用力扒了几口饭,将那丝脆弱情绪狠狠压了下去。
吃完饭后,他没有再强行修炼,而是回到静室,躺在坚硬的床铺上,强迫自己入睡。眉心的枯荣印记散发着持续的微凉,抚平着他躁动的灵识和伤痛。
半梦半醒间,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燃烧的小镇,听到了爹娘的惨呼,看到了薛爷爷化身风暴的最后一幕,感受到了青儿身体逐渐冰凉的恐惧……
他在黑暗中猛地睁开眼,大口喘息,冷汗浸湿了额发。
窗外,月色透过窗棂,洒下清冷的光辉。远处山峦轮廓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玄天宗的夜,静得可怕。
他知道,在这片看似祥和的仙家圣地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他的到来,或许早已落入某些人的眼中。休养,绝不会只是简单的休养。
恢复实力,弄清宗门形势,找到治疗青儿的方法,然后……变得足够强,去复仇!
他握紧了左拳,那覆盖着玉骨的左臂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夜还很长,路也很长。
喜欢烽烟淬剑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烽烟淬剑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