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定下了北疆政权的整体架构与核心原则,但要将这些宏大的构想转化为具体可行、深入人心的律法与政策,则需要更加细致繁复的工作,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更加隐蔽而激烈的斗争。
承运殿的朝会结束后,真正的博弈战场,转移到了新设立的“尚书省”官署以及陈文主持的“律法馆”。这里聚集了来自法家、儒家、墨家、乃至熟悉旧朝律法的吏员,他们的任务,是在三个月内,编纂出台一部涵盖军政民政各个方面的《北疆暂行法典》。
法典的编纂,绝非易事。每一个条文的拟定,都牵扯到不同群体的利益,体现着不同的理念。
许行代表的“耕战派”农家,力主“土地公有,授田于民,限制兼并”,以确保耕者有其田,防止豪强坐大。这符合北疆一直以来推行《垦荒令》的精神,也得到了军中大量出身寒微将领的支持。
然而,以沈万金为首的一些掌管财政、商贸的官员,以及部分来自地方、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归附官吏,则提出应“承认私产,鼓励流转,以增赋税”。他们认为,过于严格的土地管制会挫伤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吸引流民和积累财富。
双方在律法馆内争论不休。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若无地可耕,一切皆空!必须抑制兼并,保障小民!”许行据理力争,声音洪亮。
“许院长,若无利益驱动,谁愿投入巨资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承认私产,方能激发活力!况且,赋税从何而来?难道全靠盐铁之利?”沈万金寸步不让。
陈文作为总负责人,并未轻易表态,而是引导双方列举利弊,寻找平衡点。最终,在林枫的授意下,法典采取了折中方案:承认现有私田,但严格限制未来土地兼并的规模;新开垦的荒地,前五年仍实行“授田制”,五年后耕作者可优先购买,转化为私产;同时设立“常平仓”和“农贷”,平抑粮价,帮助贫苦农户。 既保障了基本公平,又留出了发展空间。
墨家钜子相里勤和公输衍,联合提出设立“工匠爵位”与“专利制度”的条款,要求明确工匠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并可凭技术获得爵位和收益。这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传统观念中,无疑是石破天惊。
“工匠贱业,安能与士人同列?!”一些出身儒家的文官立刻激烈反对,“奇技淫巧,偶有所得,岂可授爵?长此以往,礼法何存?!”
“荒谬!”公输衍怒斥,“若无工匠,尔等衣食住行,军中利器,从何而来?墨家之道,在于利天下!工匠之技,亦是大道!为何不能授爵?!”
苏晓也从医家角度声援:“医药之道,亦是技艺。若能研制新药,活人无数,其功难道不如阵前斩将?”
这场争论,触及了“实学”理念最核心的部分——是否真正打破出身和行业的界限,唯才是举,唯功是赏。
林枫的态度异常坚决。他明确指示陈文:“工匠、医者,凡有重大贡献,利于国计民生者,视同军功,可授爵位,享尊荣!专利之法,必须确立,以鼓励创新!此条,毋庸再议!”
最高统治者的强力支持,使得这条极具开创性的律法得以通过。消息传出,北疆乃至天下各地的工匠、医者、乃至其他技术性人才,无不欢欣鼓舞,视北疆为梦想之地。
随着南疆使者阿萝的正式驻留,以及西域商路的繁荣,如何处理与异族的关系,也成为了法典必须面对的问题。
兵部将领如石蛮等,多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求严格限制异族活动范围,加强军事管控。
而陈文、苏晓以及负责商贸的沈万金则认为,应当“怀柔远人,互通有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异族在指定区域贸易、居住,甚至对愿意归化、遵守北疆律法者,给予平民待遇。
阿萝也代表南疆,表达了希望获得更平等贸易地位和部分自治权的意愿。
这个问题更为敏感,涉及到文化、安全、经济的多重考量。林枫召集了核心层进行多次密议,最终定下基调:坚持“华夷之辨,在于文化认同,而非血统出身”。鼓励异族学习中原语言文化,归化者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设立“互市监”管理边境贸易,在边境要害地区设立“羁縻州”,给予一定自治权,但军事、外交、重大律法必须由北疆中枢管辖。 既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姿态,又牢牢掌握了核心权力。
就在法典条文逐一敲定,即将颁布的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几乎让所有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数名负责法典最后校对、抄录的文吏,在一天之内,相继暴毙!死状诡异,皆是面色青黑,七窍留有细微的血痕,显然是中了剧毒!而他们经手的那部分法典底稿,不翼而飞!
消息传来,举城震惊!
有人要破坏法典的颁布!而且动用的是如此阴狠的手段!
“是‘影卫’!一定是皇甫极的‘影卫’!”孙青咬牙切齿,他负责内部安全,出现如此纰漏,让他又惊又怒。
“未必只有江东。”陈文面色凝重,“西凉、北漠残部,乃至北疆内部某些被触动了利益的顽固势力,都有可能!”
林枫面沉如水。他第一时间下令封锁消息,严查内部,同时命苏晓带领医官营全力救治(虽然希望渺茫),并让石蛮加强朔方城防务。
“主公,法典底稿缺失部分,涉及赋税细则和异族管理条款,皆是敏感之处。若被篡改散布,恐引发动乱!”陈文忧心忡忡。
“他们想乱,我们便不能乱。”林枫眼神冰冷,“缺失部分,由你我,连同许行、沈万金、阿萝使者,根据之前议定原则,即刻重新拟定!明日拂晓,必须完成!”
他看向殿外沉沉的夜色,声音带着一丝肃杀:“至于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孙青!”
“末将在!”
“启动‘清道夫’计划。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格杀勿论!”
“是!”
一场无声的清洗,在朔方城的阴影中迅速展开。孙青麾下的“听风卫”与部分精锐的“铁林卫”联手,根据有限的线索,以雷霆万钧之势,揪出了数名潜伏极深的细作,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在户部任职多年的老吏!经过连夜突审,顺藤摸瓜,终于在天亮前,于城西一处废弃的宅院中,找到了被劫走的部分底稿,并击毙了数名负隅顽抗的死士,其身份证据,隐隐指向了西凉方向!
翌日,朝阳如期升起。
承运殿前,巨大的广场上,文武百官、百家代表、以及无数朔方军民肃立。林枫手持最终定稿、加盖了镇北公大印的《北疆暂行法典》,面对众人,声如洪钟,亲自宣读法典总纲与核心条款。
当那代表着秩序、公平、创新与希望的律法条文,一条条回荡在天地之间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与力量。
尽管经历了阴谋与风波,但北疆的建制立规之路,依旧不可阻挡地向前迈进。
法典颁布,如同为北疆这艘巨舰,装上了精准的罗盘与坚固的船板。至此,林枫势力终于完成了从军事集团到成熟政权的关键蜕变。
《九鼎圣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九鼎圣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九鼎圣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