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余波、邀约与十字路口
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像一场盛大狂欢后的宿醉。外部赞誉与内部暗流同时涌向项目组。
“星轨”系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发布会最大的黑马和话题焦点。科技媒体用“惊艳”、“颠覆性”、“有温度的黑科技”等词汇不吝赞美;社交网络上,关于“情感计算”、“苏文柏”、“传承与创新”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甚至连一些主流财经媒体,也开始分析“星轨”可能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和投资价值。
苏小暖的名字,连同她父亲的故事,迅速在业内传开。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实习生,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新锐产品设计师。各种采访、论坛邀请、甚至猎头的电话,开始纷至沓来。
然而,项目组内部的气氛却并不轻松。
林薇那句“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像一句谶言。发布会上的尖锐提问并非孤立事件,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严苛的数据审视和更复杂的内部协调。其他原本就对资源倾斜不满的部门,开始以“避免重复建设”、“聚焦核心业务”等理由,对“星轨”项目后续的资源申请设置障碍。之前那些隐晦的流言蜚语,也并未完全平息,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在私下流传。
苏小暖感觉自己像是被放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每一次会议发言,每一次邮件往来,似乎都有人在暗中观察和评判。她努力让自己适应这种变化,专注于产品的迭代和用户反馈的优化,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审视感,依旧让她感到疲惫和不适。
这天下午,她收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邮件。发件人赫然是——魏子清。
邮件内容很简短,语气却十分客气:
“苏小暖女士惠鉴:日前发布会演示,精彩纷呈,令人印象深刻。阁下于‘情感计算’领域之洞察与执着,颇有乃父遗风。不知明日午后可否拨冗一晤,于‘静心斋’茶室品茗详谈?盼复。——魏子清”
静心斋,是城里一处颇有名气的、格调极高的私人茶室,以其隐秘性和接待重要人物而闻名。
魏子清要单独见她?
苏小暖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立刻将邮件转发给了陈默。
几分钟后,陈默的内线电话打了过来,声音听起来有些沉:“你打算去吗?”
“我不知道……”苏小暖有些犹豫,“他找我,会是什么事?”
“无非是投资,或者更深度的合作。”陈默分析道,“魏子清这个人,眼光很毒,他单独找你,说明他看到了‘星轨’,或者说看到了你身上,独立于公司之外的独特价值。”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这是个机会,但也可能是陷阱。他现在找你,时机很微妙。”
苏小暖明白他的意思。在发布会刚刚结束,内部关系微妙,项目前景尚未完全明朗的此刻,魏子清的邀约,像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岔路口。
“我想去听听他怎么说。”思考片刻后,苏小暖做出了决定。她需要知道外界的评价,也需要为自己,为“星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好。”陈默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应道,“保持警惕,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
他的叮嘱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克制,但苏小暖还是从中听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关切?
**
第二天午后,苏小暖按照约定,来到了“静心斋”。穿过幽静的竹径,在一间名为“听雪”的雅间里,她见到了魏子清。
他依旧是一身休闲得体的打扮,气质儒雅,见到她,微笑着起身相迎,态度比在酒会上更加亲和。
茶艺师娴熟地冲泡着顶级的龙井,茶香袅袅。寒暄过后,魏子清直接切入正题。
“苏小姐,开门见山地说,我非常看好‘情感计算’这个方向,也更看好你。”他的目光温和,却带着商人的锐利,“林薇有她的格局和手段,但在某些方面,她的掌控欲和节奏,未必最适合‘星轨’这种需要野蛮生长和极致创新的项目。”
他轻轻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充满了诱惑力:“你有没有考虑过,一条更独立、更广阔的道路?比如,带领核心团队出来,成立独立的工作室或公司?资金、资源、人脉,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和节奏,去塑造‘星轨’的未来,而不必受制于大公司的流程和内部争斗。”
这个提议,大胆而诱人,直接击中了苏小暖内心深处某些被压抑的渴望。独立掌控,不受束缚,将父亲的理想彻底实现……
看着她眼中闪过的动摇,魏子清微微一笑,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而且,我相信,以你的才华和‘星轨’的潜力,其价值,远非一份优厚的薪水所能衡量。我们可以探讨更具想象力的合作方式,比如,股权。”
股权!这意味着,她将不再是打工者,而是真正的所有者之一!
巨大的诱惑如同潮水般冲击着苏小暖的内心。她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魏子清不再多言,悠闲地品着茶,留给她足够的思考空间。
雅间里只剩下茶香和沉默。苏小暖的脑海中,闪过发布会上的掌声,闪过林薇深不可测的眼神,闪过陈默在后台凝重的神情,也闪过父亲手稿上那些潦草而炽热的线条……
她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一边是独立、自由、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但前路未知,风险自负。
一边是熟悉的战场、未竟的承诺、以及那个……与她共同经历过崩溃与重生的男人。
她该如何抉择?
喜欢和冤家合约HE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和冤家合约HE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