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展“容·迹”的成功,如同在林晚艺术生涯的土壤中投入了一颗饱满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回响。除了几家专业媒体的深度报道,竟还有一位颇具声望的私人收藏家,通过画廊表达了希望收藏她《归处》和《光之容器》两幅作品的意向。价格谈不上天文数字,却是一个职业艺术家被市场认可的重要标志。
林晚在周维的陪伴下,与收藏家见了面。对方是位儒雅的中年女士,谈吐间更关注作品传递的情感与哲学思考,而非投资价值。最终敲定细节,签署协议,看着那两幅承载着她无数心绪的画作被专业人员进行保价、封装,准备运往新的归宿,林晚心中没有不舍,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与淡淡的成就感。它们将去往一个懂得欣赏的地方,继续履行“容器”的使命,这或许是最好的安排。
这笔意外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从容。他们换掉了工作室里那台年代久远、偶尔会罢工的洗衣机,给阁楼画室添置了一盏可调节角度、光线更柔和的专业画灯。剩下的钱,林晚执意存了起来,作为家庭储备金,也为她未来可能更耗材的创作项目做准备。
日子仿佛被注入了更坚实的底气,继续在平淡中深潜。周维接了一个为期不长的商业拍摄项目,需要去临市出差几天。这是他婚后第一次短暂离家。
送他去机场的那天早上,天气晴好。林晚帮他检查了相机电池和存储卡,往他行李箱里塞了几包他惯喝的挂耳咖啡。
“就几天,很快回来。”周维在安检口前抱住她,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自己在家,锁好门,按时吃饭。”
“知道了,啰嗦。”林晚嘴上嫌弃,手却紧紧回抱着他,深吸了一口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你也是,别光顾着工作,记得吃饭。”
看着他过了安检,身影消失在通道拐角,林晚独自站在喧嚣的机场大厅,心中确实掠过一丝空落。但不同于以往独处时那种无所依附的恐慌,这次的空落里,掺杂着明确的期待——她知道他很快就会回来,知道在那个叫做“家”的地方,有盏灯始终会为他、也为她自己而亮。
回到空无一人的工作室,寂静被放大了数倍。她习惯了身边有他的呼吸声,有他敲击键盘的细碎声响,有他偶尔唤她名字的温和语调。她没有让自己沉溺在这种不适里,而是给自己泡了杯茶,用周维送的那个刻着「归处」的陶杯。温热的杯壁熨帖着掌心,她走到画架前。
个展结束后,她并没有急于开启全新的系列。她感到内心需要一段沉淀的时间,去消化“容器”主题带给她的思考,也去更松弛地感受生活本身。她开始画一些更随性、更私密的小幅作品。有时是窗台上那盆绿萝在晨光中舒展的新叶,有时是周维随手放在茶几上、忘了带走的那副黑框眼镜,有时甚至是早餐时煎得恰到好处的、边缘带着焦脆金黄的荷包蛋。
这些画不作展示之用,笔触更加自由、放松,色彩也更主观、大胆。她享受这种毫无压力的、纯粹记录日常之美的状态。画画,于她而言,不再仅仅是宣泄痛苦或探索哲理的途径,它更成为了她编织生活、安放情感的一种日常仪式。
周维出差在外,每晚都会和她视频。镜头那头的他,有时在酒店房间,背景是陌生的窗帘;有时还在拍摄现场,脸上带着忙碌后的疲惫,但看到屏幕里的她时,眼神总会瞬间变得柔软。他们聊他当天的见闻,聊她画了些什么,聊家里那盆栀子花好像要开了。琐碎的对话,穿过电波,将相隔两地的空间联结在一起,冲淡了分离的冷清。
第三天下午,林晚收到一个同城快递,是一本厚重的、关于北欧当代陶艺的进口画册。附着的卡片上是周维熟悉的字迹:「在书店看到的,觉得你会喜欢。等我回来一起看。」
抚摸着画册质感独特的封面,林晚的心像是被温水浸泡过,柔软而熨帖。他总是这样,用这种不经意的方式,让她感觉到自己时刻被惦记着。
周维回来的那天,林晚特意去超市买了他爱吃的菜,准备了一顿简单的家常晚饭。听到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她的心竟像少女时期般雀跃了一下。门打开,风尘仆仆的周维拖着行李箱站在门口,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倦意,却在看到她的瞬间,绽开一个毫无保留的、明亮的笑容。
“我回来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林晚眼眶微热。她走上前,接过他手里的行李,轻声说:“欢迎回家。”
晚饭后,两人窝在沙发里,周维翻看着那本北欧陶艺画册,林晚则靠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素描本,勾勒着他专注阅读的侧影。工作室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他们,空气里弥漫着饭菜残留的余香和彼此身上熟悉的气息。
“这次出去,”周维忽然合上画册,转过头看她,“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觉得……或许可以成为你下一个系列的灵感。”
“嗯?”林晚抬起头,放下素描本,表现出兴趣。
“我拍了一组废弃小学的影像,”周维拿出平板电脑,调出照片,“桌椅还在,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模糊了一半,操场上的杂草长得很高……那种感觉,很特别。时间在那里好像是静止的,但又充满了被遗弃后的、另一种形式的生命痕迹。有点像你之前画的‘容器’,但承载的不是具体的物件,是一段凝固的、关于成长和逝去的集体记忆。”
林晚凑过去,看着屏幕上的照片。斑驳的墙壁,空荡的教室,歪斜的课桌椅……一种混合着怀旧、感伤与奇异生命力的复杂情绪,瞬间攫住了她。确实,这像是一个更大、更抽象的“容器”。
“你觉得呢?”周维看着她若有所思的表情,问道。
林晚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充满故事感的影像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素描本的纸张边缘。“很有意思……”她喃喃道,“像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梦境。”
一个新的、模糊的创作方向,似乎在这静谧的夜晚,悄然露出了萌芽。不是强求,而是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交流与共享的视野中生长出来。
临睡前,林晚在浴室洗漱,看着镜子里自己平和的面容。比起一年前,她脸颊丰润了些,眼神里的惊惶与不安被一种沉静的光泽所取代。她抬起手,轻轻抚摸无名指上的戒指。
生活似乎就这样步入了正轨。有安身立命的事业(尽管还称不上宏大),有相知相守的爱人,有充盈内心的爱好,也有对未来的、不疾不徐的期待。那些曾经的惊涛骇浪,已然化作了内心深处滋养创作的肥沃淤泥。
周维从身后轻轻拥住她,将下巴搁在她的颈窝,看着镜中的他们。“看什么这么出神?”
林晚将手覆盖在他环在自己腰间的手上,身体向后靠进他温暖的怀抱里。
“在看……”她顿了顿,嘴角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我们平凡的每一天。”
每一天,都在增加着生活的厚度。
如同她画布上那些叠加的色层,
微小,却不可或缺,
共同构筑起脚下这片坚实而温暖的土地。
喜欢浮光深处终是你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浮光深处终是你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