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时,肃宗正与李辅国、鱼朝恩在御花园中赏花。得知史朝义大败,逃往幽州,肃宗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传朕旨意,李光弼、班哲等人平定叛军有功,着令吏部拟定封赏,尽快报上来!”
李辅国和鱼朝恩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不满。他们原本以为,史朝义会重创唐军,没想到班哲等人竟然如此厉害,不仅破解了“百鬼噬魂阵”,还大败叛军。但他们也不敢违抗肃宗的旨意,只能躬身道:“遵旨。”
几日后,吏部拟定的封赏方案呈到了肃宗面前。方案中写道:封李光弼为“太尉”,加食邑三千户;封班哲为“开府仪同三司”,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封阿彪为“忠武将军”,赐黄金五十两,锦缎五百匹;其余唐军将士和祭师,也各有封赏。
肃宗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此封赏方案甚合朕意,就按此执行。另外,派使者前往汴州,宣读朕的旨意,慰问前线将士。”
使者带着肃宗的旨意,快马加鞭地赶往汴州。此时,汴州大营内,班哲等人正在商议追击史朝义的事宜。得知朝廷派使者前来封赏,李光弼心中十分高兴,亲自率领众将和班哲等人到大营门口迎接。
使者宣读了肃宗的旨意,将封赏一一颁给众人。班哲接过“开府仪同三司”的印信和赏赐,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开府仪同三司”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实际权力,朝廷虽然表面上对他们进行了封赏,却没有增派一兵一卒,也没有拨付粮草和军械。
阿彪也感觉到了不对劲,他凑到班哲身边,低声道:“师弟,朝廷只给了我们虚职和一些赏赐,却没有增派兵力和粮草。没有兵力和粮草,我们怎么追击史朝义,彻底平定叛军?”
班哲点了点头,眼神凝重:“朝廷此举,显然是对我们心存忌惮,不想让我们手握重兵。李辅国、鱼朝恩等人在朝中作祟,他们定是在陛下面前谗言,阻止朝廷给我们增派兵力和粮草。”
李光弼也看出了朝廷的意图,他接过赏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失望和愤怒。他对使者道:“敢问使者,陛下是否有旨意,增派兵力和粮草,支援我们追击史朝义?”
使者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支支吾吾地说:“李将军,陛下……陛下只是说,让你们好生休整,待时机成熟后,再追击史朝义。至于增派兵力和粮草之事,陛下并未提及。”
李光弼闻言,心中的愤怒再也无法抑制。他猛地将手中的赏赐摔在地上,黄金和锦缎散落一地:“陛下这是何意?史朝义大败,正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却不增派兵力和粮草,难道是想让我们坐视史朝义重整兵力,再次叛乱吗?”
使者吓得连忙后退一步,颤声道:“李将军,您……您冷静点。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您若是有什么不满,可以上奏陛下,切勿在此发泄情绪。”
“上奏陛下?”李光弼冷笑一声,“之前我上奏陛下,陈明陈留之战的实情,却被陛下斥责‘偏袒异人’。如今我就算上奏,陛下也未必会听!”
班哲连忙上前,拉住李光弼:“李将军,息怒。使者也是奉命行事,何必为难他。朝廷不愿增派兵力和粮草,我们再愤怒也无用。不如先将赏赐收下,再从长计议。”
李光弼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他知道班哲说得对,为难使者无济于事,只会让朝廷更加猜忌他们。他弯腰捡起地上的赏赐,对使者道:“方才是本将军失态,还请使者不要见怪。”
使者连忙道:“李将军不必多礼。既然旨意已经宣读完毕,那我就先回长安复命了。”
使者离开后,李光弼将班哲和阿彪请到中军大帐,语气沉重地说:“朝廷只给虚职,不增兵、不拨粮,显然是不想让我们彻底平定叛军。李辅国、鱼朝恩等人在朝中作祟,他们定是想借史朝义之手,削弱我们的实力,甚至除掉我们。”
班哲点了点头:“李将军所言极是。李辅国、鱼朝恩等人担心我们平定叛军后,权势过大,威胁到他们的地位,所以才会在陛下面前谗言,阻止朝廷给我们增派兵力和粮草。”
“那我们该怎么办?”阿彪急切地问道,“没有兵力和粮草,我们根本无法追击史朝义。若是让他在幽州重整兵力,再次反扑,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李光弼沉默片刻,缓缓道:“如今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上奏陛下,恳请增派兵力和粮草;二是依靠现有兵力,自行筹集粮草,追击史朝义。”
“上奏陛下恐怕行不通。”班哲摇了摇头,“李辅国、鱼朝恩在陛下身边日夜谗言,陛下未必会相信我们的奏折。而且,就算陛下同意增派兵力和粮草,李辅国、鱼朝恩也会从中作梗,拖延时间,等到史朝义重整兵力,一切都晚了。”
“那我们就自行筹集粮草,追击史朝义!”阿彪语气坚定,“汴州一带百姓深受叛军之苦,若是我们向他们说明情况,他们定会支援我们粮草。至于兵力,我们可以从受伤的士兵中挑选一些恢复较好的,再招募一些当地的青壮,组成一支军队,虽然兵力不多,但也足以应对史朝义的残部。”
李光弼眼前一亮:“阿彪祭师的想法很好!汴州百姓对叛军恨之入骨,若是我们向他们招募青壮,筹集粮草,他们定会大力支持。班祭师,你觉得此事可行吗?”
班哲点了点头:“可行。只是,招募青壮、筹集粮草需要时间,而且史朝义在幽州也在不断重整兵力,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不能拖延。”
“好!”李光弼站起身,语气坚定,“我立刻下令,在汴州一带招募青壮,筹集粮草。马泽祭师负责救治受伤的士兵,尽快让他们恢复战斗力。班祭师、阿彪祭师,你们负责训练新招募的青壮,提升他们的战斗力。我们争取在一个月内,做好追击史朝义的准备!”
“是!”班哲、阿彪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汴州大营内一片忙碌。李光弼派人在汴州一带张贴告示,招募青壮参军,筹集粮草。百姓们得知后,纷纷响应,许多青壮主动报名参军,不少百姓还将家中的存粮捐献出来,支援唐军。
马泽则日夜不停地救治受伤的士兵,他用魂香草炼制的药膏和“魂草疗毒术”,让许多受伤的士兵快速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军队中。
班哲和阿彪则负责训练新招募的青壮。班哲传授他们一些简单的魂术,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阿彪则教他们射箭和刀法,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战斗技能。青壮们学习的热情很高,进步神速,很快便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
一个月后,李光弼清点兵力,发现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余人,粮草也足够支撑三个月的战事。他心中大喜,立刻召集班哲、阿彪等人,商议追击史朝义的事宜。
“如今我们兵力充足,粮草也足够,是时候追击史朝义了!”李光弼语气坚定,“史朝义在幽州重整兵力,据探子回报,他如今已有两万余人,但大多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低下。我们只需率领大军,直捣幽州,定能一举将其剿灭!”
班哲点了点头:“李将军说得对。史朝义的残部战斗力低下,我们定能一举将其剿灭。只是,幽州是史朝义的老巢,城池坚固,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班祭师说得极是。”李光弼道,“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由我率领,从正面进攻幽州城;另一路由阿彪祭师率领,率领箭术祭师和一部分青壮,绕到幽州城后方,切断史朝义的退路;班祭师则率领祭师,负责破解史朝义可能布置的邪术,为我军攻城提供支援。”
众人纷纷赞同这个计划。就在他们准备出兵时,长安再次传来旨意——肃宗下令,让李光弼暂缓追击史朝义,留在汴州整顿军队,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
李光弼接过旨意,气得浑身发抖:“陛下这是怎么了?难道他真的想让史朝义继续为祸天下吗?”
班哲看着旨意,心中也满是失望。他知道,这一定是李辅国、鱼朝恩等人在陛下面前谗言,阻止他们追击史朝义。他们不想让自己彻底平定叛军,失去牵制自己的筹码。
“李将军,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暂缓追击。”班哲语气沉重,“若是我们违抗旨意,贸然出兵,李辅国、鱼朝恩定会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们,说我们‘目无君上’‘意图谋反’,到时候我们不仅无法平定叛军,还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光弼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班祭师说得对。我不能因个人情绪而连累全军将士。只是,这样一来,史朝义就有更多的时间重整兵力,我们想要彻底平定叛军,就会更加困难。”
“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班哲道,“我们可以一边在汴州整顿军队,训练士兵,一边派探子密切关注幽州的动向,收集史朝义的情报。只要我们做好准备,一旦朝廷同意我们出兵,就能立刻率军出击,将史朝义彻底剿灭。”
李光弼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好!就按班祭师所说,一边整顿军队,一边收集情报。我相信,总有一天,陛下会明白真相,让我们出兵平定叛军!”
虽然朝廷的旨意让众人感到失望,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等到出兵的那一天,彻底平定叛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的天下。
喜欢白马大祭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白马大祭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