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驱散了笼罩京都一夜的阴霾,却驱不散林相府门前那股无形的沉重。一辆青帷马车在微明的天光中驶出相府,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车内,林若甫身着深紫色一品仙鹤补服,头戴七梁冠,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如古井,不见丝毫波澜。范闲随侍在侧,看着岳父那仿佛一夜之间又苍老了几分的侧脸,心中五味杂陈。昨夜静思堂那番石破天惊的对话,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头,那壶混煮的新茶陈茶,那无人顾惜的枯枝败叶,那冷酷的平衡之术…让他对这座朝堂,对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有了前所未有的清醒认知,却也带来了更深沉的迷茫与寒意。
马车穿过寂静的街巷,驶入巍峨的宫门。重重宫阙在晨光中显露出庄严而冰冷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御书房前,侯公公早已垂手侍立,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挂着万年不变的、毫无温度的笑容,见到林若甫与范闲下车,尖细的嗓音响起:“林相爷,范提司,陛下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了。”
“有劳侯公公。”林若甫微微颔首,声音平静无波,率先迈步踏上御阶。范闲紧随其后,心头如同压着巨石。他知道,今日这场召见,将决定林家的命运,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庆国朝堂的格局。
御书房内,檀香依旧,气氛却比昨日更加凝重。庆帝李仲易端坐御案之后,明黄龙袍在晨光下流淌着威严的光泽。他并未像昨日那般怒意勃发,脸上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静静注视着走进来的林若甫和范闲。
“臣林若甫(范闲),叩见陛下。”两人躬身行礼。
“平身。”庆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林相,范闲,昨夜彻查旧卷,可有新的进展?”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范闲,最终落在林若甫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范闲心中一紧,正欲开口禀报查到的笔迹疑点,林若甫却已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回禀陛下,老臣今日前来,并非为科场旧案。”
“哦?”庆帝眉梢微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那林相所为何事?”
林若甫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庆帝那深不可测的眼神,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近来深感力不从心,恐难再胜任宰辅之职,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故,老臣恳请陛下,恩准老臣…辞去相位,告老还乡。”
轰!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御书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范闲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林若甫那平静的侧脸!辞相?!岳父大人竟然主动请辞?!这…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为岳父会据理力争,会反击,会周旋…却万万没想到,竟是如此干脆利落的…退让?!
庆帝眼中也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讶异,但瞬间便归于平静,仿佛林若甫的辞相请求早在他预料之中。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笃笃”声,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林若甫:“林相何出此言?你乃三朝元老,国之柱石,朕倚重之肱骨。些许科场旧事,何至于此?”
林若甫神色不变,声音依旧沉稳:“陛下明鉴。老臣请辞,非因科场旧案。实乃年迈体衰,不堪驱策。近来常感精神恍惚,于国事恐有贻误。且…”他顿了顿,目光坦然,“陛下励精图治,欲肃清朝纲,开创一代新气象。老臣思想僵化,暮气沉沉,恐难适应陛下新政之需。为社稷计,为陛下计,老臣理应退位让贤,使陛下能择选年富力强、锐意进取之才,共襄盛举。”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自己台阶(年老体衰),又给了庆帝台阶(新政需要),更将辞相之举上升到了“为社稷计”的高度。范闲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他明白,岳父这是以退为进!用主动放弃相位,来换取庆帝对林家的“手下留情”!这代价…太大了!
庆帝沉默了片刻,手指的敲击声停了下来。他看着林若甫,眼神深邃,仿佛在衡量着什么。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林相去意已决,朕…也不好强留。只是,宰相之位,干系重大。林相去后,何人可继此重任?林相可有良才举荐?”
来了!范闲心头一凛!这才是庆帝真正的试探!他想看看,林若甫在辞相之后,是否还想在相位继承人选上施加影响力,是否还想保留对朝局的掌控!
林若甫微微躬身,语气谦卑而恭顺:“陛下圣明烛照,慧眼如炬。宰辅之选,关乎国本,非臣下可妄议。陛下心中自有乾坤,无论择选何人,必是德才兼备、能为陛下分忧之贤臣。老臣…不敢置喙。”
“不敢置喙?”庆帝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林相为官数十载,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对朝中人才,想必了如指掌。当真…无一可荐?”
这问题,更加刁钻!看似询问,实则是在逼林若甫表态!逼他彻底放弃对相位继承人的影响力!
林若甫神色依旧平静,仿佛早已料到庆帝会有此一问。他微微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苍凉:“陛下谬赞。老臣确有些许门生,然皆才具平平,不堪大用。且…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欲开新政,当用新锐。老臣旧识,恐不合陛下心意。故,不敢妄言。一切…但凭陛下圣心独断。”
他再次将皮球踢回给庆帝,明确表示自己绝不插手相位继承之事,彻底斩断与未来朝局核心的联系。姿态放得极低,态度极其恭顺。
庆帝盯着林若甫看了片刻,眼神深处似乎闪过一丝满意,但很快又被更深沉的探究取代。他话锋一转,语气似乎缓和了些:“林相为官数十载,劳苦功高。即便辞去相位,亦是国之重臣。不知林相辞官之后,有何打算?可愿留在京都,颐养天年?朕也好时常请教。”
范闲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留在京都?那林家依旧是树大招风!庆帝会放心吗?
林若甫再次躬身,声音带着一丝恳切:“陛下隆恩,老臣感激涕零。然,老臣离乡数十载,思乡之情日切。且京都繁华喧嚣,非静养之所。老臣恳请陛下恩准,允老臣携老仆二三,孤身返回儋州故里,于青山绿水间了此残生,也算落叶归根。”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低沉:“至于子孙…长子大宝,心智未开,离不得人照料,恳请陛下允其留京,由府中旧仆照看。次子林龚,正值壮年,当为朝廷效力,自当留京听用。三子重病初愈虽有少许诗才,但终是小道,也留在京都,小女婉儿,已许配范闲,自然随夫留京。老臣…只求孤身还乡,再无牵挂。”
孤身返乡!子孙留京!
这分明是将子孙后代留在京都,作为人质!以此向庆帝表明,他林若甫彻底退出朝堂,绝无二心!更断绝了林家未来可能借助他影响力东山再起的任何可能!
范闲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涌上心头!他看着岳父那微微佝偻的背影,看着他平静说出“孤身还乡,再无牵挂”时眼中那一闪而逝的苍凉,心中如同刀绞!为了保全林家,岳父竟要做到如此地步!自请辞相,放弃所有权力,甚至甘愿将子孙留作人质,孤身漂泊…
庆帝显然也没料到林若甫会如此决绝。他沉默了片刻,眼神在林若甫脸上停留了许久,似乎在判断他这番话的真伪和决心。最终,他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声音也带上了几分“温情”:“林相何至于此?京都繁华,名医汇聚,更利于静养。且朕与林相君臣数十载,情谊深厚,岂忍见林相孤身远行?不如…”
“陛下!”林若甫抬起头,打断了庆帝的话,目光坦然而坚定,“老臣心意已决。恳请陛下…成全老臣这最后一点心愿。让老臣…归去。” 他再次深深一躬,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庆帝看着林若甫那坚决的姿态,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似乎也消散了。他轻轻叹了口气,仿佛真的在为一位老臣的离去而惋惜:“也罢。既然林相去意已决,朕…便准了。林相为我大庆鞠躬尽瘁数十载,劳苦功高。朕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良田千顷于儋州,以资养老。另赐丹书铁券,保林相荣归故里,安享晚年。”
“老臣…谢陛下隆恩!”林若甫再次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一场足以震动朝野的相位更迭,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几句对话中,尘埃落定。没有激烈的交锋,没有血腥的清洗,只有一位老臣平静的退让,和一位帝王“温情”的挽留与“慷慨”的赏赐。然而,这平静之下涌动的暗流,却足以让任何知情者感到窒息。
“范闲,”庆帝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范闲,“林相归乡之事,由你亲自操办。务必妥帖周全,不可有丝毫怠慢。”
“臣…遵旨。”范闲躬身应道,声音艰涩。
“好了,若无他事,你们…退下吧。”庆帝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一份奏章,仿佛刚才那场足以改变朝局走向的对话,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臣等告退。”林若甫与范闲再次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
厚重的殿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御书房内那令人窒息的帝王威压。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洒在空旷的宫道上,却驱不散范闲心头的寒意。他看着身边岳父那依旧挺直却难掩萧索的背影,想着他刚才那番“孤身返乡,子孙留京”的话语,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悲愤。
两人沉默地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间回荡。行至一处僻静的回廊拐角,林若甫的脚步微微一顿。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范闲身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此刻再无半分朝堂之上的平静与恭顺,只剩下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疲惫和洞悉世事的清醒。
“范闲,”林若甫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今日之事,你可看明白了?”
范闲心头一紧,看着岳父的眼睛:“岳父大人…”
林若甫微微摇头,目光投向远处金碧辉煌的宫殿檐角,声音带着一丝苍凉的叹息:“陛下…他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清官能吏,更不是什么国之栋梁。”
他顿了顿,转过头,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范闲心底:“他要的,是‘孤臣’!”
孤臣?!
范闲瞳孔骤然收缩!
“何为孤臣?”林若甫的声音如同冰冷的刀锋,一字一句地刻在范闲心上,“无朋无党,孑然一身!无亲无故,唯君是从!如同那悬于峭壁之上的孤松,无枝可依,无根可附,只能将全部的生命,寄托于峭壁(皇权)之上!唯有如此,方能心无旁骛,唯命是从!方能成为帝王手中最锋利、最听话、也最…好用的刀!”
他深深地看了范闲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有悲悯,有告诫,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范闲,你才华横溢,能力卓绝,更难得的是心怀赤诚,欲为天下黎民做些实事。但…若想在这朝堂之上长久立足,若想真正实现你的抱负…你需得明白,陛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今日我林家之局,他日未必不会落在你范闲头上。好自为之。”
轰隆!
林若甫这番话,如同九天惊雷,在范闲脑海中轰然炸响!无朋无党!孑然一身!无亲无故!唯君是从!孤臣!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庆帝默许甚至推动二皇子对自己的打压,放任甚至可能暗中引导科场舞弊案的爆发,逼得岳父林若甫不得不辞相归乡、子孙留京为质…这一切的一切,根本目的,就是要斩断他范闲所有的依靠!斩断他与林家的联系!斩断他可能形成的任何势力!将他彻底变成一个无依无靠、只能完全依附于皇权的——孤臣!
只有这样,他范闲才能成为庆帝手中那把最锋利、最听话、也最好用的刀!才能被庆帝完全掌控,成为其平衡朝局、推行意志的完美工具!
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从范闲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感觉自己仿佛坠入了万丈冰窟,连灵魂都被冻僵了!他一直以来秉持的信念——公正、为国为民、守护至亲…在庆帝这冷酷无情的“孤臣”权术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在帝王眼中,或许都只是将其塑造成“孤臣”的磨刀石!
信仰,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崽崽崽崽!警报!警报!(⊙口⊙)??】 林府听雪轩内,小千的声音在林峰识海里尖叫,【范闲小哥哥核心信仰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能量波动:世界观崩塌指数100%!cpU过载警告!(??口??)?? ‘孤臣论’冲击波效果拔群!范闲牌‘三观粉碎机’启动!(⊙▽▽⊙)】
“哎哟喂!两位爷!咱能…能不说这些吓死人的话了吗?” 一个尖细的、带着哭腔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只见一直跟在两人身后不远处的侯公公,此刻正双手死死捂着耳朵,那张老脸皱成一团,如同苦瓜一般,绿豆眼里充满了惊恐和哀求,“老奴我…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吓啊!您二位说的这些…这些…老奴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听见啊!求求二位爷,高抬贵手,饶了老奴吧!”
侯公公这副夸张的、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的模样,带着一种极其荒诞的喜剧效果。他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夸张地缩着脖子,仿佛真的被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吓破了胆,只想立刻逃离这“是非之地”。
林若甫看着侯公公那副模样,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嘲讽的弧度。范闲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插曲弄得一愣,心中那翻江倒海的惊涛骇浪,竟被这滑稽的一幕冲淡了一丝。
“侯公公说笑了。”林若甫淡淡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老夫不过与女婿闲话家常,何来吓人之语?公公怕是昨夜没睡好,幻听了。”
“是是是!相爷说的是!老奴定是幻听了!幻听了!”侯公公如蒙大赦,连忙放下手,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老奴这就去给相爷和范大人安排车驾!这就去!” 说完,他如同火烧屁股般,一溜烟地跑开了,那敏捷的身手,完全不像一个年迈的老太监。
看着侯公公仓惶逃离的背影,林若甫轻轻摇了摇头,再次看向范闲。那眼神中,已无方才的锐利和沉重,只剩下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淡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范闲,”林若甫的声音低沉了许多,“路还长。好自为之。”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缓步朝着宫门方向走去。午后的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那深紫色的官袍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萧索和孤寂。他挺直的脊背,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一步步走向那未知的归途。
范闲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岳父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又抬头望向那金碧辉煌、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皇宫深处。林若甫那句“陛下要的是孤臣”,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
无朋无党…孑然一身…无亲无故…唯君是从…
孤臣!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他的心脏。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前方迷雾重重,而身后…是万丈深渊。
【报告崽崽!(????????)】 小千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凝重,【范闲小哥哥核心数据更新:世界观版本1.0(赤子之心·公正为民)已崩溃!正在强制升级至版本2.0(黑暗森林·孤臣求生)…升级进度10%…警告!能量波动不稳定!存在黑化风险!(⊙﹏﹏⊙) 林若甫老爷爷背影能量场:苍凉+释然+一丝‘终于解脱’的轻松?(????????) 侯公公逃跑速度:百米冲刺级!能量波动:庆幸+后怕+疯狂吐槽‘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
范闲缓缓收回目光,眼神深处,那最初的震惊、痛苦、迷茫,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和沉静。那清澈的眼眸,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无形的寒霜,倒映着皇宫巍峨的轮廓,也倒映着他心中那刚刚崩塌又迅速重建的、冰冷而坚硬的新世界。
他最后看了一眼林若甫消失的宫门方向,然后,转身,朝着宫外走去。脚步沉稳,背影挺直,却带着一种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孤绝与锋芒。
宫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那座象征着权力巅峰的金色牢笼。而范闲心中,那名为“孤臣”的种子,已然在冰冷的土壤中,悄然埋下。
喜欢混沌道种:我在诸天升维功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混沌道种:我在诸天升维功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