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廖文这般“不同意见”刚一抬头,便遭到了猛烈抨击。
“什么因地制宜?分明是怕得罪世家!”
“云中也是边境地区,太原更是世家盘踞。已经证明了彻底改革能够推行下去,且能够出成效,难道还要守着旧模式让百姓受冻?”
“廖太守就是不敢斗争的投降派!”
双方各执一词,言辞愈发激烈,原本的讨论渐渐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吵,音量越来越高,连主持会议的刘兰几次起身示意安静,都被淹没在争执声中,场面一度失控。
会场幕后,张远与徐庶并肩而立,静静听着前方的喧闹。
张远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你看,这世上哪有真正整齐划一的声音?”
徐庶颔首,眼中带着几分了然:“有不同的声音才正常,若是人人都一味附和,反倒不是好事。”
“但吵成这样,就偏离初衷了。”张远抬手整了整衣襟,“我出去一趟。”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令狐娇,“娇娇,你跟我一起吧。”
令狐娇近日伤寒未愈,脸色带着几分苍白,闻言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却还是点头应下:“好。”
两人并肩走进会场时,喧闹声瞬间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方才争执的双方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会场内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张远走到台前,没有立刻斥责,反而笑着开口:“看来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啊。不过,在继续讨论之前,我想跟大家透露一件人民军的‘密辛’——你们知道,在人民军内部,谁敢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吗?”
这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面面相觑,没人敢贸然接话。过了片刻,不知是谁先小声喊了一句:“令狐娇同志!”
紧接着,众人纷纷附和:“可不是嘛,令狐娇同志啊!”
“这算什么密辛,首席被令狐娇同志骂的糗事,咱们谁不知道?”
会场内顿时响起一片哄笑,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张远也跟着笑了:“是啊,我都记不清第一次被令狐娇同志骂是在何处何地了——毕竟,被她骂得实在太多了。”
哄笑声更大了,连令狐娇都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张远待笑声稍歇,语气渐渐认真起来,却依旧带着几分打趣:“第一次被她指着鼻子骂完,我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娘们儿,真虎!”
“哈哈哈!”众人彻底放开了,哄堂大笑起来,方才的争执与不快仿佛都被这笑声驱散了。
张远抬手压了压,笑声渐止,他的神色也变得郑重:“但我第二个念头,是感谢她。谢谢她的批评。她的批评有道理,我就立刻改正;没道理,我就耐心跟她解释。
无论有没有道理,她敢当着我的面直言不讳,就能时刻警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迷信经验,更不要脱离群众。”
会场内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听着他的话。
“同志们,今天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两句话。”张远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第一句:不要怕批评。
我们干革命、搞建设,既需要赞扬声来鼓舞士气,更需要批评声来查漏补缺。
批评我们的人,未必是敌人,很可能是真心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好的同志。所以,吵一吵没关系,能把不同想法摆到台面上,反而是好事——只要别打起来就行。”
张远笑着补充了一句:“和令狐娇同志吵了这么多年,也没打起来嘛。”
又引起哄堂大笑。
“第二句:不要迷信。”张远的语气变得严肃,“我们面对的工作,是千头万绪、极为复杂的;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救万民于水火、建立新秩序的艰巨任务。
很多时候,我都战战兢兢,不敢说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对的——即便当时是对的,可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换一个场景、换一批群众,或许就错了。”
台下的人都收起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我说的不一定对,我自己也时常反思复盘。你们也应该如此。”张远的声音沉稳有力,“那么,一句话、一个决策对不对,由什么来检验?
答案只有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工作有无成效,我们的道路是否正确,请交给实践来检验。”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大家继续讨论吧。”张远退后一步,示意会议继续。他没明确表示支持改革还是反对,但“实践”摆在那里,无需多言。
众人再次展开讨论时,语气平和了许多,少了此前的争执与指责,多了几分理性的探讨。
徐庶也走到台前,结合当前的内外局势,从天下大势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深化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让不少持保守意见的人也陷入了深思。
讨论持续到傍晚,终于进入投票环节。最终,赞同全面深化改革的票数占据了绝对多数,但也并未完全否定“因地制宜”的合理性。
随后,众人围绕改革的推进原则展开了细致研讨,最终确立了四条核心原则:民意为先,实践为准;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容错纠错,鼓励探索;底线思维,稳扎稳打。
随着原则的明确,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原本的分歧渐渐凝聚成了共识。
张远再次走到台前,做最后的总结发言:“同志们,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会经历阵痛与波折。
但我们要明白,长痛不如短痛!今日的阵痛,是为了明日百姓能安居乐业,是为了我们能凝聚起足够的力量,应对未来的风雨。”
他抬手望向窗外,春日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映得眼神愈发明亮:“从今日起,改革的号角正式吹响。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既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实事求是的审慎,共同把这场改革推向深入,为天下百姓,为我们共同的理想,拼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话音落下,会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窗外春风正好,吹过上艾的街巷,也吹向了辽阔的大地。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