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提笔在纸上拟出清单,朱砂要陈年窖藏款,符纸指定楮树皮所制,香炉须三足青铜质地,末了还在“净水”旁添注“晨露未曦时檐角采集”。
陈文接过清单,未敢多问便分派手下寻觅。
不过半个时辰,屋前空地上已按太平道仪轨摆满法器:
绘着“太平青领道”符文的桃木剑穗在风里轻颤,系着朱红流苏的铜铃悬于幡角泛着冷光,供桌上还摆着刻有“中黄太一”字样的青铜镜与盛着朱砂的陶罐,诡异中透着股遵循古礼的肃穆,让人不敢随意惊扰。
“我在屋内祈福,门口需众人下跪祷告,人越多越好。”杨柳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跪地;轮椅上的孙轻忍着旧伤抽痛,由亲兵扶着一寸寸俯身,额角冷汗滑进衣领。
杨柳召集来的十几名道童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围着屋子站成一圈,嘴里念的经文晦涩难懂;
她本人则换上绣着暗纹云图的道袍,推门而入的瞬间,门轴“吱呀”一声。
屋内很快传出她低沉而平稳的经文声,与屋外道童的吟唱交织在一起。
昏睡的张远,意识正陷在混沌里。
眼前时而闪过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战士们嘶吼着冲锋,他耳边还能听见炮弹呼啸而过的破风声;
转瞬又见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耳边回响,他激动得泪流满面;
时而切换到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志愿军趴在雪地里潜伏,睫毛上结着厚厚的霜;
恍惚间,又回到封龙山初创时,他和苏义、石仲在山坳啃着冻得发硬的窝头,就着雪水咽下去,却依旧畅谈着未来百姓能吃饱穿暖的日子……
无数画面交织,每一幅都带着真切的触感与声响,让他在混沌中忍不住想伸手抓住些什么。
直到深夜,他才猛地睁眼,胸口剧烈起伏。
烛火下,杨柳坐在床边,眼中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探究。
张远虽未完全清醒,却始终半梦半醒,连杨柳让众人下跪祈福的事,都像隔着一层薄纱般听得分明。
他盯着她,喉咙干涩得发疼,半响才挤出一句:“你好陌生。”
“说得好像你真认识我一样。”杨柳眼中冷光如寒冬冰花。
“我大意了。”张远喘着气,“你这哪里是祈福,分明是借着众人的敬畏,挖人民军的根基。”
“我是在救你的命。”杨柳语气平淡,“你对宗教有偏见,总觉得都是虚妄,可对这无所不在的神,该有谦卑之心。”
“你不如大贤良师。”张远冷笑一声,“至少他懂,百姓要的是能填肚子的粮食、能遮风挡雨的屋子,不是你口中虚无缥缈的神。”
杨柳轻轻摇头:“认知不同,再怎么解释也是白费力气。我施法一日,累了。”
说罢衣袖轻挥,一股淡淡的檀香飘到张远鼻尖,他只觉倦意翻涌,再度沉沉睡去。
她从怀中取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那是趁张远昏睡时,凭着他断断续续的胡话记下的句子:“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她盯着纸看了许久,眼中满是疑惑,最终还是划了火折子,将它烧成灰烬,风一吹,便散在窗台上,没了踪迹。
随后,她坐到床沿,仔细清理张远伤口上的旧药,见伤口深处还残留着黑褐色的毒汁,竟俯身用嘴一点点吸出残毒,每吸一口,便吐在旁边的瓷碗里,眉头始终紧紧皱着,连脖颈处的青筋都微微凸起。
吸出残毒后,她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倒出乳白的特制药膏,用指尖轻轻敷在伤口上,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柔。
治疗完毕后,她抬手拂去张远颊边散落的发丝,目光落在他苍白却已显几分血色的脸上,先前紧绷的眉眼渐渐柔和,连眼底的疲惫都淡了些。
她望着他的呼吸慢慢趋于平稳,嘴唇轻动:“别怨我,我是为了救你。”
她就这样静静看着张远,许久后,便到里间和衣躺下,连道袍褶皱都未抚平。
次日清晨,院子里依旧跪满人民军的高层,石板路上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却没人敢挪动分毫。
杨柳推开屋门,晨光落在她身上,给道袍镀上一层金边,她朗声道:“昨日祈福见效,今日可进一人探视,看看你们首席的状况。”
令狐娇昨夜刚从封龙军驻地赶回来,眼圈泛着青黑,显然没歇过。
她望着眼前跪满人的阵仗,心里先泛起几分不安——总让她觉得不对劲,可一想到屋内昏迷的张远,到了嘴边的质疑又咽了回去。只跟着跪下,诚心祈福。
听到准许探视,令狐娇几乎是本能地第一个起身。
杨柳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缓缓点头。
“还是由我去!”张青开口。
赵霜拉住令狐娇,轻声劝道:“娇娇,让张先生去吧,他更懂医理,能给大家更准的消息。”
令狐娇咬了咬唇,点头。
张青快步进屋,见张远躺在床上,面色比昨日红润了些,不再是之前的惨白,呼吸也平稳许多,没有了之前的急促。
他轻手轻脚走到床边,伸手搭在张远的手腕上,指腹贴着脉搏,片刻后,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脉象虽依旧微弱,却比昨日有力不少,不再是之前那般虚浮。
“他还在睡?”他声音压得极低。
“此时他体内元气初复,最忌惊扰,需让他自行调息修复,才能彻底稳住病情。”杨柳冷冷说道。
张青点头,收回手时还轻轻掖了掖张远的被角:“确是这个理,此时静养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到了,请回吧。”杨柳语气依旧平淡。
张青走出屋,转身面对院子里众人期盼的目光,朗声道:“首席情况好转,脉象稳了,面色也比昨日好多了!”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不少人红了眼眶,之前紧绷的气氛终于松快了些。
“祈福有效!”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