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之箭轻搭弦,试仓如履薄冰行!
“时空”模型的底层逻辑已然稳固,各项战术信号,如同精准校准的指针,在屏幕上,齐齐指向同一个方向,战机,就在此刻!
屏幕上的K线图,勾勒出清晰的箱体形态,成交量温和放大,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每一个指标,都在诉说着“进场”的信号。但钟卫东盯着屏幕的眼神,没有丝毫热血上涌的激动,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极致的谨慎,是他在无数次市场暴跌中,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换来的第一课。此刻的他,不像一个手握资金的交易者,更像一位蛰伏已久的古老刺客,心中没有对华丽斩杀的渴望,唯有对“一击必中、全身而退”的绝对执念。
“试仓。”他对着空荡的交易室,平静地吐出两个字,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不是孤注一掷的正式进攻,而是整场侦察行动的最后一步,如同在漆黑的密林中,派出一小队去试一下,用最轻微的火力,试探前方的虚实。既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对“时空”信号的判断,更要为后续,可能的大规模进场,赢得最宝贵的反应时间,与战略纵深。
接下来的操作,他冷静得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克制,不带半分情绪。
1. 仓位控制,微乎其微,一成仓位。
账户总资金二十万,这是他筹备许久的“弹药”,每一分都关乎后续的布局。
首次开仓,他在下单框里敲下的金额,却只有区区五千元,仅占总资金的2.5%。
这金额小到近乎“蝇头小利”,别说追求盈利,连覆盖交易手续费都显得勉强。但钟卫东清楚,这微不足道的数字背后,是对市场的绝对敬畏,他从不相信“百分百确定”的机会,市场的变脸,永远比翻书更快;更是对自己交易系统纪律的绝对服从,仓位控制是守护本金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2. 买入操作,不追热点,静待支撑
此时股价正借着利好消息,小幅脉冲拉升,盘面一片火热,不少散户跟风入场,屏幕上的买单接连跳动。但钟卫东手指悬在鼠标上,没有丝毫动作,他从不追涨,那是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危险游戏。
他耐心等待,目光紧盯着箱体下沿的支撑位,那是他通过“时空”模型,测算出的关键价位,是多空双方博弈的平衡点。
十分钟后,股价如他所料开始回落,当价格精准触碰到支撑位时,他手指一动,鼠标轻点,一笔买单悄然送出。对他而言,价格第一,成本第二,比起几分钱的成本差异,在支撑位进场,所获得的安全边际,才是真正的“底气”。
3. 设定止损,铁律如山,绝不犹豫
买单成交的瞬间,他立刻设置止损单,止损价被定在箱体,下沿支撑位的下方约3%处,这个空间狭窄到苛刻,稍有波动就可能触发。
身边的学徒曾问他,为何不把止损放宽些,避免“被市场误伤”。但钟卫东的逻辑简单又粗暴:“支撑位的意义,就在于‘支撑’。如果连这道,我反复验证的最后防线,都被有效跌破,那就证明我所有的‘时空’分析、所有的信号判断全是错的。错了就要立刻认,一秒都不能拖,止损不是损失,是及时断臂,保住命才能再战。”
“成交!”
系统提示音清脆响起,五千元的仓位,稳稳建立。
看着持仓列表里,那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头寸,钟卫东的心境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近乎冷酷的清醒。这五千元,不是用来赚钱的筹码,而是他丢向市场的“探路石子”,是送入虎穴的“幼崽”,它的使命,就是用最微小的代价,去试探前方究竟是,藏着宝藏的入口,还是一张早已张开、等待吞噬一切的陷阱。
爽!
一股难以言喻的畅快涌上心头,但这不是盈利带来的狂喜,而是将风险控制的艺术,发挥到极致后,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稳之爽,机会当前,他没有被贪婪冲昏头脑;出手之时,他用纪律锁住了风险;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仿佛脚下踩着坚实的大地。
他知道,自己做到了交易员,最难平衡的三点:
发现机会时,像猎人一样敏锐,能从纷乱的盘面中,捕捉到最关键的信号;
决策出手时,像学者一样谨慎,用理性压制情绪,不被市场的喧嚣裹挟;
守护本金时,像守财奴一样吝啬,一分一毫的风险都要严格控制,绝不轻易妥协。
万钧之力,此刻尽数凝于这一发五千元的试仓之上。
猎刃已然出鞘,寒光凛冽,却只是轻轻搭在弓弦之上,引而不发。
钟卫东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K线依旧在支撑位附近震荡。下一步,他无需再做什么,只需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看市场如何回应这颗“探路石子”,看支撑位能否守住,看多空双方的力量如何博弈。而他的每一个后续动作,都将基于,这场“试仓”给出的答案,精准展开。
喜欢沪上浪花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沪上浪花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