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这记耳光,来得又狠又脆,却偏偏打醒了,局中人。钟卫东的指尖,还残留着K线图上的冰冷触感,脸颊的灼热感,却早已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清明取代,没有难堪的羞赧盘旋心头,也没有被挫败的颓丧,压垮肩膀,反倒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任督二脉的武者,混沌散去,灵台瞬间透亮。
“预测?预判个屁!”
他盯着屏幕上,那根让自己栽了,跟头的大阴线,突然嗤笑出声。从前总觉得,自己能看透市场周期,能摸准情绪拐点,把那些基于经验的“判断”,当成未卜先知的神通,把自己伪装成,能掐会算的半仙。可结果呢?市场一次又一次,用涨跌撕碎他的臆想,把“自以为是”的他,按在地上反复教做人。
“老子不猜了!”
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上,咖啡杯里的液体,晃出细碎的涟漪,倒映出他眼底,前所未有的精明,那是打破虚妄后,重生的锋芒,是放弃幻想后,锚定现实的坚定。
情绪本是无形的风,看不见摸不着,可若用指标做经纬,未必不能给,这阵风画一张清晰的地图;周期本是难测的浪,时起时落无规律,可若用数据做标尺,未必不能给,这浪涛量出起伏的脉络。
从这一刻起,那些虚无缥缈的“直觉”“预感”,那些被他奉为圭臬的“水晶球”,全被他扫进了,记忆的垃圾桶。他要的,是扑进那片冰冷,却忠诚的数据洪流,在无数跳动的数字里,找到市场情绪的真正脉搏。
椅子被他猛地向后一滑,又瞬间推回桌前,他像着了魔似的,扑到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这一次,他不再反复翻看K线图,试图寻找“规律”,而是打开了十几个数据网页,开始疯狂搜集、筛选、整理,他要搭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市场情绪监控仪表盘”,一套足够硬核、足够客观的作战地图。
仪表盘的四大核心支柱,在他的屏幕上逐渐成型:
1. “情绪温度计”:涨停家数是升温的炭火,跌停家数是降温的寒冰,炸板率则是忽冷忽热的温差预警。三个数据实时跳动,市场里赚钱效应的火热,与亏钱效应的凛冽,瞬间有了具象的刻度。
2. “情绪强度仪”:昨日涨停股,今日的涨幅,是情绪的延续力;连板股的晋级比例,是资金的凝聚力;市场最高连板高度,是行情的天花板。三者结合,便能量化出市场,攻击的力度与持续性。
3. “情绪恐慌指数”:“核按钮”个股的数量,是资金出逃的急切度;“天地板”的出现次数,是情绪反转的极端度;跌幅超7%个股的规模,是恐慌蔓延的广度。这些数据,能精准捕捉到市场的恐惧信号。
4. “情绪广度扫描仪”:板块轮动的速度,能看出资金是否浮躁;热点题材的持续时间,能判断行情是否扎实;市场成交量能的变化,能摸清资金进场的深浅。透过这些,便能看清资金攻击的,覆盖面与穿透力。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从午后跳到黄昏,又从黄昏滑到深夜,他连一口热饭,都没顾上吃,眼里只有那些不断被整合的数据。为了让仪表盘更精准,他甚至翻出了,多年前学过的编程知识,一点点编写公式,给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再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他要打造,一个能直观反映,市场全貌的“综合情绪指数”。
这个过程,枯燥得像在沙漠里筛沙,每一个数据的核对、每一条公式的调试、每一次权重的调整,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钟卫东却越干越兴奋,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随手抹掉,目光依旧死死锁在屏幕上。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每多一个指标,每优化一次公式,自己与市场之间,那层模糊的隔膜,就薄一分,对行情的理解就客观一分、清晰一分。
从前的他,总在追问:“明天市场会涨,还是会跌?” 如今的他,只会盯着仪表盘反问:“涨停家数指标,是否出现回暖信号?”“恐慌指数有没有开始飙升?”“情绪强度仪是否,显示动能已经衰竭?”
他不再是那个,靠看云识天气、靠经验赌收成的农夫,而是手握精密仪器、能读懂风浪的船长。他不需要预测风暴何时来临,只需要盯着仪表盘上的风速、浪高、气压,就能判断出此刻该全速前进,还是该收帆避风。
当旁人因为一根阳线,就高呼“牛市来了”,因为一根阴线,就哭喊“熊市要到”时,钟卫东只是坐在电脑前,冷静地扫一眼自己的仪表盘,指尖在笔记本上,轻轻记下判断:
“情绪温度小幅回升,但恐慌指数,仍处于高位,强度仪未确认动能,判定为下跌中继反弹,保持观望。”
“广度扫描仪,显示资金集中流向,主线板块,情绪温度持续高热,强度仪确认攻击动能,判定为行情发酵期,可择机参与。”
他的每一次操作,都不再依赖虚无缥缈的“盘感”,而是锚定在这套冰冷、可重复、可不断优化的数据系统上。
这种将复杂多变的市场,抽象成一个个可观测、可量化的数据,再通过系统制定,应对策略的感觉,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不是征服市场的狂妄,而是看懂市场后的笃定;不是赌对涨跌的侥幸,而是遵循规则的踏实。
爽!
一种超越多空、俯瞰市场的,上帝视角般的快感,顺着血液流遍全身;一种用理性驯服情绪、用数据战胜臆想的成就感,在胸腔里不断膨胀。
他知道,自己或许还会犯错,还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但和从前不同,现在的错误,不再是毫无头绪的“意外”,而是有据可查、有迹可循的“信号”,他可以回溯,每一个数据节点,找到失误的原因,再优化自己的系统。
他不再是那个,靠运气下注的赌徒,而是朝着,依靠系统稳定盈利的交易者,一步步扎实地迈进。
曾有人说“我即情绪本身”,可钟卫东摇摇头,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
“我,不是情绪本身。我,是情绪的观察者、测量者,更是情绪的应对者。”
喜欢沪上浪花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沪上浪花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