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日头刚过正午,寨门口的旗子被风吹得猎猎响。
李四突然从山下跑上来,手里攥着个布巾,一路喊着往聚义厅冲,声音里满是兴奋:“押司!晁天王!黄都监回来了!还带着家人和弟兄们!”
宋江正跟吴用对着地图看,闻言立刻放下手里的炭笔,起身往寨门口走。晁盖也跟着站起来,手里的酒壶都忘了放下,脚步迈得飞快:“真回来了?没带官府的人吧?”
刚到寨门口,就见远处来了一队人,打头的正是黄信,穿着之前的短打,只是甲胄没了,身边跟着个妇人,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孩子,后面跟着五十个官兵,每人手里不是捧着刀,就是扛着弓,队伍走得整整齐齐。
“宋押司!”黄信看见宋江,加快脚步跑过来,到了跟前就拱手,“我把家人带来了,还有这些弟兄,都愿意跟您干,不回官府了!”
宋江往他身后看,妇人穿着素色的布裙,孩子躲在妇人怀里,怯生生地看过来,后面的官兵一个个都低着头,却没半点不情愿的样子。
“路上没遇到麻烦吧?”宋江问,伸手把黄信扶起来,“我还担心知府会拦着你。”
黄信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后怕:“别提了,我趁夜带着家人从后门跑的,知府的人盯得紧,还好这些弟兄帮着挡了挡,才顺利出来。”
他转身对身后的官兵喊:“弟兄们,把兵器都抬过来!”
五十个官兵立刻上前,把手里的刀和弓放在地上,很快就堆成了小山——一百把刀闪着冷光,五十张弓的弓弦都绷得紧,一看就是常用的好家伙。
晁盖凑过来,看着地上的兵器,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有这些兵器,咱们梁山的弟兄们再也不用用锈刀了!”
黄信的妻子这时上前一步,对着宋江福了福身:“多谢宋押司肯收留我们母子,往后定不让夫君给您添麻烦。”
宋江笑着点头,对身边的李四说:“你带黄夫人和孩子去东院的那处房子,我之前让人收拾过,有床有灶,缺啥就跟伙房说。”
李四应了声,领着妇人孩子往寨里走,孩子路过黄信身边时,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角:“爹,这里的人都好吗?”
黄信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都是好人,往后咱们就在这儿住,没人会欺负咱们了。”
看着妻儿的背影消失在寨里,黄信才转过身,对着宋江再次拱手:“押司的恩情,我黄信记在心里,往后梁山有啥硬仗,我第一个上!”
宋江拍了拍他的肩:“不用急着打仗,先熟悉熟悉梁山的弟兄。我任命你为骑兵统领,管吕方和郭盛的骑兵营,他们俩都是骑兵出身,你们正好能多切磋。”
吕方和郭盛这时也赶过来,闻言立刻对着黄信拱手:“见过黄统领!往后骑兵营就靠您多指点!”
黄信赶紧回礼:“不敢当,咱们互相学习,定把骑兵营练得比官府的马队还强!”
寨门口顿时热闹起来,喽啰们围过来看兵器,有的还伸手摸了摸刀身,嘴里不停称赞,之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宋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了不少——黄信归降,不仅多了个能打的头领,还多了五十个有经验的官兵,七百多喽啰加上这些人,梁山的实力又涨了一截,粮够吃,兵器也足,终于有底气谋划下一步了。
等到傍晚,安置好黄信一家,清点完兵器和人数,宋江让人备了桌酒,跟晁盖、吴用、黄信等人简单庆祝了下。酒过三巡,宋江拉着吴用,往后山的破屋走。
破屋里只有一盏油灯,昏黄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地上铺着张高唐州的地图,是之前让燕顺的人画的,上面标着粮库和兵器库的位置,还有几条进城的小路。
吴用蹲在地上,手指指着地图上的高唐州城:“公明兄,黄信归降,咱们又多了骑兵统领,打高唐州肯定能成!这高唐州是济州府的重镇,拿下它,咱们就能控制济州周边,再也不怕官府小股来剿了。”
宋江点点头,拿起根细木棍,指着地图中心:“高唐州的粮库在这儿,有一百个官兵看守,都是府衙的精锐,不好打。兵器库在城西北,看守只有五十人,还是些老弱,咱们可以先打兵器库。”
“先打兵器库?”吴用愣了愣,“为啥不先打粮库?粮库的粮够咱们吃大半年。”
“兵器更重要。”宋江的木棍在兵器库的位置敲了敲,“咱们现在缺趁手的兵器,尤其是弓箭,拿下兵器库,弟兄们打仗能少流血。而且先打兵器库,能打乱官府的阵脚,他们肯定会派兵去救,粮库的防守就松了,到时候林冲带前军去打粮库,就能省不少劲。”
吴用琢磨了一会儿,眼睛亮了:“还是公明兄想得周到!那咱们怎么分工?”
“黄信带骑兵冲前门,”宋江的木棍在地图上划着路线,“前门是官府的重点防守处,让他带着骑兵来回冲,吸引官兵的注意力,别让他们去支援兵器库和粮库。”
“林冲带前军,从城西北的小路绕过去,直取兵器库,”他接着说,“燕顺带后军,埋伏在粮库附近,等官兵支援兵器库,就趁机冲进去,把粮库占了。我带中军在城外接应,万一有漏网的官兵,别让他们跑回济州府报信。”
吴用连连点头,手里的炭笔在地图上标注出各路人马的路线:“这样一来,各司其职,官府肯定反应不过来。只是……要不要先让时迁去高唐州探探消息?比如粮库和兵器库的具体布防,还有高唐州知府的脾气,会不会是个难对付的主?”
“要!”宋江立刻点头,语气肯定,“必须让时迁去,明天一早就让他出发。探清楚粮库的官兵换岗时间,兵器库的门锁牢不牢,还有知府会不会跟济州府通风报信——咱们万事俱备,就差这东风了。”
吴用把炭笔放下,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脸上满是期待:“等拿下高唐州,咱们就有足够的粮和兵器,到时候再收编些附近的小山寨,梁山就能成山东的气候了。”
宋江没说话,只是起身走到破屋门口,推开一条缝往外看。
外面的校场上,还有喽啰在操练,长枪戳在地上的声音、马蹄声混在一起,顺着风飘进来,带着股蓬勃的劲儿。远处的梁山主峰在夜色里露出模糊的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等着时机腾飞。
他想起刚穿越来时,杀张文远、压阎婆案的惊险,想起初上梁山时王伦的刁难,想起打祝家庄、伏击黄信的硬仗,一步步走到现在,梁山终于有了点样子。
可这还不够。
他要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山寨,是能不受朝廷制约的势力,是能让弟兄们不用再怕官府围剿的底气,甚至是能改变这乱世的力量。
“公明兄,在想啥?”吴用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往外看,“是不是在想拿下高唐州后的事?”
宋江摇摇头,转身回到地图旁,捡起细木棍,再次指向高唐州:“先不想往后,把眼前的仗打好。时迁探完消息,咱们就出发,争取一战拿下。”
正说着,破屋的门突然被轻轻敲了两下,外面传来时迁的声音:“押司,吴先生,我来了。”
宋江把门打开,见时迁穿着身小贩的短打,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些干粮和水,显然是早就准备好要出发。
“都准备好了?”宋江问。
时迁点点头,拍了拍布包:“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我就扮成卖针线的小贩,混进高唐州,保证把粮库和兵器库的情况探得清清楚楚。”
吴用蹲下来,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小巷:“你从这儿进城里,附近有个茶摊,老板是咱们的人,有消息可以先报给他,免得你来回跑。”
时迁凑过来,把小巷的位置记在心里,又问:“要是遇到官府的盘查,我该咋说?”
“就说你是从郓城来的,听说高唐州的针线好卖,特意来进货,”宋江补充道,“别多嘴,看到啥记在心里就行,安全第一,探不到的消息别硬探。”
时迁应了声“知道了”,又跟两人说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转身离开,脚步轻得像猫,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破屋里又只剩下宋江和吴用,油灯的光更暗了些,地图上的高唐州,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吴用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时间不早了,咱们也该歇了,明天还得跟弟兄们说操练的事。”
宋江没动,只是盯着地图上的高唐州知府府衙,手指轻轻敲着地面,忽然开口:“你说,高唐州知府会不会跟济州知府是一伙的?要是咱们打进去,他会不会提前把粮运走?”
吴用愣了愣,刚要回答,就听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像是有人从山下往寨里跑,蹄声急促,不像是平时的巡寨骑兵。
喜欢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