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在鞭炮声中悄然流逝,当苏北再次踏进校园时,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不一样的气息。老樟树的枝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但某些东西,却在这个春天永远地改变了。
张翼的座位空着。
第一节课上课铃响前五分钟,她才匆匆走进教室。令苏北心头一紧的是,她眼角泛红,像是刚哭过。
“怎么了?”趁老师还没来,苏北低声问道。
张翼摇摇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什么也没说。
那一整天,她都心不在焉。苏北能清晰地感受到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悲伤,像潮湿的雾气,笼罩在两人之间。
放学后,张翼终于开口:“陪我去樟树下走走吧。”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张翼抚摸着樟树粗糙的树干,轻声说:“他要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了。”
苏北立刻明白了“他”指的是谁。
“下个月,我就要转学去广东了。”张翼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苏北心上。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句话真的从她口中说出时,苏北还是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树干,才勉强站稳。
“非走不可吗?”
“妈妈已经决定了。”张翼低下头,“她说这是为了我好,那边的教育资源更好。”
苏北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如此无力。他拥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预知考试题目,能够快速学会复杂的知识,甚至能在危急时刻救人,却无法改变这个最简单的现实——他留不住想留住的人。
那一刻,他前所未有地痛恨自己的无能。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张翼开始办理转学手续,课桌里的书本一天天减少。班上同学为她举办了欢送会,苏北却借口肚子疼,躲在厕所里直到活动结束。
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那样的场景——微笑着祝她一路顺风?他做不到。
三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张翼在校门口等他。她背着书包,手里抱着一个纸箱,里面是她还没来得及带走的物品。
“明天早上七点的火车。”她说,“能送送我吗?”
苏北沉默地点点头。
那晚,苏北失眠了。他躺在床上,回想与张翼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个怯懦自卑的农村少年,因为她的出现,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因为她的引导,学会了掌控这份力量。
而现在,她要走了。
凌晨五点,苏北就起床了。他从床底下翻出一个木盒子,里面珍藏着他最宝贵的物品:张翼送他的钢笔、一起看过的电影票根、她不小心落在他这里的一根头绳...
还有一本诗集,扉页上写着:“给苏北——愿你的眼睛永远清澈,愿你的心灵永远自由。”
这是去年他生日时,张翼送给他的礼物。
苏北小心翼翼地把一根樟树枝放进盒子——那是去年秋天,他们坐在树下聊天时,他偷偷折下的。如今,叶子已经干枯,但清香犹存。
六点半,苏北来到火车站。这是一个小站,每天只有几趟列车停靠。清晨的站台上冷冷清清,只有几个早起的旅客在等车。
张翼和她的妈妈已经到了。看到苏北,张翼露出惊喜的表情。
“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她说。
苏北勉强笑了笑,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粗糙的礼物:“送给你。”
那是一本他亲手装订的笔记本,每一页都写着一首诗。从去年九月到现在,整整一百八十首诗,记录着他们相处的每一天。
张翼接过笔记本,眼眶瞬间红了。
“我会想你的。”她说。
苏北张了张嘴,那句“不要走”在舌尖打转,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他有什么资格要求她留下呢?在这个闭塞的小镇,她确实应该有更好的未来。
火车进站的汽笛声由远及近,像一声沉重的叹息。
张翼的妈妈已经开始往车上搬行李。站台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苏北,”张翼突然抓住他的手,“记住我说过的话。你的能力不是偶然,它注定要被用来做更伟大的事情。”
苏北感到一股暖流从她的手心传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这一次,它没有唤醒新的能力,而是像一道印记,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里。
“我会等你。”苏北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张翼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飞快地拥抱了他一下,然后转身跑向火车。
那一刻,苏北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碎裂了。他站在原地,看着火车缓缓启动,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窗口挥手,直到列车消失在晨雾中。
回家路上,苏北绕道去了学校。清晨的校园空无一人,老樟树在朝阳下舒展着枝叶,仿佛什么也没有改变。
但苏北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他在树下坐了很久,直到上课铃声响起。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考上全省最好的高中,然后去最好的大学。他要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能够保护想保护的人。
这个念头像一颗火种,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张翼离开后的日子,苏北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他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能力,而是用它来汲取知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超强的理解能力、敏锐的直觉...所有这些都成为他攀登知识高峰的利器。
老师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学生,突然变成了学习机器。他的成绩一路飙升,从年级前十到前五,再到稳定在年级第一。
但苏北的变化不止于此。他开始主动参加各种竞赛,从数学奥林匹克到作文大赛,从英语演讲到物理实验。奖状和证书像雪片一样飞来,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
只有苏北自己知道,这一切的动力来自哪里。每当夜深人静,学习到精疲力尽时,他都会打开那个木盒子,看看里面的物品,回想张翼的话。
四月底,苏北收到了张翼的第一封信。
信很短,只是简单描述了她的新学校和新生活。她说广东很热,同学们说话她听不太懂,她很想念老家,想念学校的樟树,想念...
信在这里戛然而止,但苏北知道她想说什么。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照片:张翼站在一所现代化学校的门口,穿着崭新的校服,笑容有些勉强。
苏北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那天晚上,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对她说那些藏在心底的话。
最终,他只回了一封简短的信,告诉她自己的近况,祝她一切安好。
日子在题海中流逝,转眼到了五月。一天放学后,苏北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
“省实验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李老师把一份报名表推到他面前,“学校决定推荐你去。”
省实验中学是全省最好的高中,每年的自主招生竞争异常激烈。能够被推荐,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苏北接过报名表,内心波澜不惊。这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一步。
考试在省城举行。站在那所名校气派的大门前,苏北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学生聚集在这里,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笔试环节,苏北发挥稳定。那些在常人看来艰深复杂的题目,在他眼中却如同透明的溪流,答案清晰可见。
面试时,考官问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你有一种超能力,你会用来做什么?”
苏北愣住了。他想起张翼,想起那个雨天的山洪,想起火车站离别的早晨。
“我会用它来守护。”他听到自己说,“守护值得守护的人,守护内心的信念。”
考官们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一周后,成绩公布:苏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省实验中学录取。消息传回学校,引起了轰动。他是这所乡镇中学建校以来,第一个考上省实验中学的学生。
校长亲自为他颁发了奖学金,当地电视台还来做了采访。苏北站在镜头前,表情平静。这些荣誉和光环,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他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离中考还有一个月时,苏北收到了张翼的第二封信。这一次,信的内容更加沉重。
她说她母亲结婚了,新婚丈夫对她很好,但她始终无法真正接受这个新家庭。她说她很想回来,但知道这已经不可能。
信的末尾,她写道:“苏北,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明明看得见天空,却怎么也飞不出去。真羡慕你,至少你是自由的。”
苏北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心中五味杂陈。他多想立刻飞到广东,把她从那个“笼子”里救出来。但他知道,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
中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苏北独自来到老樟树下。初夏的樟树开满了细小的黄花,清香弥漫在空气中。
他把手放在树干上,闭上眼睛。这一次,他不再试图预知未来,也不再试图唤醒什么能力。他只是静静地感受着,感受着树皮下汁液的流动,感受着根系在大地深处的延伸。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张翼那句话的真正含义:“你的能力不是偶然,它注定要被用来做更伟大的事情。”
这能力,不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也不是为了让他赢得荣誉,而是为了让他有能力去守护,去改变,去创造。
当他睁开眼睛时,目光中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坚定。
中考如期而至。当其他同学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苏北却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试卷上的题目,他早已了然于胸。但他不再追求满分,不再追求惊艳,只是从容地写下每一个答案。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苏北第一个走出考场。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知道,一个阶段结束了,新的阶段即将开始。
而那个关于等待和成长的约定,还在时光的深处,静静地等待着它的续写。
樟树依旧,少年已非昨日少年。
喜欢北翼之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北翼之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