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惩韩立之事,如同投入深潭的一粒石子,激起些许涟漪后便迅速归于平静。赵小二未曾向任何人提及,王小虎和李铁柱也只当那韩立是运气不好遭了报应,唏嘘几句便将注意力转回自身的修炼和杂务上。赵小二的生活,再次回到了那种表面平静、内里却紧锣密鼓的节奏中。
照看药田,完成宗门指派的任务,夜晚则在他的小院和废丹房后院之间轮转。炼丹的练习并未因成功炼制出辟谷丹而停止,反而更加勤勉。他不再追求一蹴而就,而是将每一次开炉都视为对控火、对手诀、对药性理解的锤炼。成功与失败,都成了他积累经验的资粮。黑铁炉的炉壁,在一次次的火焰炙烤和药力熏染下,颜色似乎愈发深沉。
同时,他对那三式基础剑招“刺、劈、格”的练习也从未间断。夜深人静时,在后山无人处,他以树枝代剑,反复演练。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外形,而是用心去体会每一式发力时肌肉的牵动,气息的流转,以及那丝锋锐剑气随之勃发、收敛的微妙感觉。他发现,将炼丹时追求的“稳、匀、圆融”之意境融入剑招之中,剑势虽不显狂暴,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精准与穿透力。而剑招修炼带来的对灵力瞬间爆发和精准操控的要求,反过来又让他对炼丹时火候转换、药力融合的时机把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丹道与剑道,这一静一动,一内一外,竟在他身上形成了奇妙的互补与循环,共同推动着他修为的缓慢而坚定地增长。
此外,通过孙倩和钱多多渠道承接的私活,也让他接触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和需求。处理这些“疑难杂症”的过程,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见识,逼迫他不断调动所学,灵活运用玉珏的特性以及对药性的理解。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不仅带来灵石的收入,更带来一种心智上的磨砺和成就感。
这一夜,月朗星稀。
赵小二刚刚结束一轮对《基础御物术》的练习,那根被他当做本命法器雏形来温养的铁针,如今已能如臂指使,在他周身三丈范围内灵活穿梭,速度与精准度都远非昔日可比。他盘膝坐在院中,并未立刻开始日常的功法修炼,而是闭目凝神,回顾着近日的种种。
脑海中,炼丹时药力融合的微妙平衡,剑招刺出时那一点寒芒的先兆,处理材料时灵力如丝般缠绕剥离的精细触感,以及御物时心神与铁针若有若无的联系……无数感悟纷至沓来,彼此碰撞、交织、融合。
他体内,《长春功》炼气四层的灵力自行缓缓运转,如同一条温驯的溪流,在经脉中潺潺流动。然而今夜,这溪流似乎比往常更加活泼,奔涌之势隐隐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意味。丹田之内,灵力氤氲,已然充盈到了某个临界点。
他心有所感,知道时机已至。并未刻意去冲击,而是顺其自然,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引导着那奔流的灵力溪流,沿着功法路线,进行周天运转。一个周天,两个周天……灵力在循环中不断被提纯、压缩,变得越发凝实。
不知运转了多少个周天,当心神完全沉浸在那灵力气流运行的韵律中时,某一刻,他仿佛听到体内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蛋壳破碎般的“咔嚓”声。
阻碍在炼气四层与五层之间的那层无形壁垒,在这水到渠成的积累与感悟之下,悄然洞开!
刹那间,丹田仿佛扩张了少许,原本充盈的灵力骤然变得“稀薄”,但旋即,更加强大的吸力自丹田产生,周身窍穴自发张开,贪婪地吞噬着天地间游离的灵气。经由无名口诀炼化后,化为更加精纯、浑厚的灵力,涌入丹田,填补着空虚,并开始新一轮的压缩与凝练。
整个过程顺畅无比,没有丝毫滞碍,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圆满感。
良久,赵小二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神采奕奕,原本因长期劳碌而略显风霜的面容,此刻仿佛被灵泉洗涤过一般,透出一种温润的光泽。他轻轻握拳,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远比四层时浑厚了近倍的灵力,一种强大的力量感油然而生。
不仅仅是量的提升,灵力的质也有所精进,更加凝练,运转起来如汞似浆,圆融自如。那丝蕴藏其中的锋锐剑气,也似乎壮大了少许,如同经过打磨的剑锋,寒芒更盛,却又更加内敛。神识感知的范围,也由之前的数十丈,扩展到了近百丈,周围风吹草动,虫鸣蚁爬,皆映于心间,清晰无比。
他站起身,无需刻意演练,只是随意一步踏出,身形便比以往轻盈了数分,对身体的掌控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心念微动,那根铁针“嗖”地一声自屋内飞出,悬停在他面前,针尖微微颤动,发出极轻微的嗡鸣,仿佛在回应着他突破后的喜悦。
站在清冷的月光下,赵小二低头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感受着体内奔流的力量,以及脑海中更加清晰深刻的丹道、剑道感悟。一路行来的艰辛、隐忍、汗水与算计,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回报。
喜欢凡人修仙之丹剑双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凡人修仙之丹剑双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