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王谋逆案的尘埃落定,并未带来长久的宁静,反而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压抑平静。张煜龙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园丁,耐心而细致地修剪着帝国的枝蔓。他并未急于大刀阔斧地全面改革,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巩固权力基础和悄然布局上。
朝堂之上,他通过每日的奏对、小范围的廷议,以及【初级洞察之眼(强化)】的辅助,持续观察和评估着文武百官。吏部尚书年迈昏聩,但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动之恐引震荡,张煜龙便以“优养老臣”为名,加封其虚衔,逐步将其副手——一位忠诚度已达70、干练务实的侍郎推至前台处理实务。户部掌管钱粮,职位关键,他则将抄没安平王府所得的部分钱财,以“补贴边饷”、“兴修水利”等名义,绕过可能被保守势力把持的常规渠道,直接拨付给经过考察的得力官员,既办了实事,也悄然培养了属于自己的班底。
后宫之内,邵芸将纷繁复杂的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其沉稳大气的作风,赢得了上下一致的敬重。杨凯雯对医术的兴趣日益浓厚,太医院院使惊奇地发现,这位皇贵妃娘娘提出的某些“消毒”、“隔离”概念,虽闻所未闻,细思却极有道理,竟开始虚心请教。段钰活泼开朗,负责的皇室与宗亲勋贵间的往来应酬,总能恰到好处地活跃气氛,无形中化解了不少潜在的隔阂。毛林林身体康复后,协助邵芸管理文书,其心思缜密,常能发现账目细则中的疏漏。沈羽洁则依旧安静,但在张煜龙的鼓励下,也开始学习管理一小部分宫苑用度,脸上渐渐多了笑容。她们五人,俨然成了张煜龙稳固后方的坚实支柱。
系统积分的使用,张煜龙极为谨慎。他先投入40积分,将【高产土豆种子】在几个皇庄扩大试种,并让冯保密切关注长势。又花费60积分,兑换了【简易水泥制法】,但并未大张旗鼓,只是小范围用于宫墙局部修补和皇家陵园的维护,意在让工部的匠人逐步熟悉这种新材料。剩余的170积分,他紧紧攥在手中,如同猎人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他知道,更大的风暴迟早要来,这些积分将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然而,风暴的到来,比预想中更为迅猛。
这一日,秋高气爽,张煜龙正与几位近臣在御花园商议如何适度开放海禁,以增税源,却见兵部左侍郎齐怀远身着戎装,不顾内侍阻拦,步履匆匆、面色凝重地直闯进来,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急声道:“陛下!西北八百里加急军报!鞑靼大汗阿史那·咄苾,集结各部控弦之士超十万,其先锋已越过边界,连日寇边,凉州外围烽燧多处被拔,百姓惨遭屠戮!肃州镇守使急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霎时间,御花园内落针可闻。方才还在讨论海外奇珍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肃杀。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脸上皆露出惊容。
张煜龙接过冯保呈上的、封口处沾着血污的加急军报,迅速展开。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急的情况下书写,详细禀报了鞑靼骑兵的凶悍、边军兵力捉襟见肘的困境以及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军报最后,肃州镇守使的笔触几乎力透纸背:“……贼势浩大,边城危若累卵,若援军不至,臣等唯有以死报国!”
张煜龙合上军报,面沉如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来的,除了震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这些居于京畿繁华之地的官员,对西北边塞的残酷,缺乏最直接的认知。
“齐爱卿,依你之见,敌军意图何在?虚实如何?”张煜龙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这分镇定无形中感染了众人。
齐怀远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去岁至今,漠北白灾惨重,鞑靼牲畜十不存一,阿史那·咄苾新汗登基,急于立威。故臣断定,此番绝非寻常劫掠,其意在夺我边镇粮草,占我河套草场,以解其部族生存之困,并借此凝聚各部,野心昭然若揭!”
“兵部可有应对之策?”
“回陛下,兵部已飞檄传令西北各镇,谨守城池,坚壁清野,并急调陇右、关内部分府兵增援。然……”齐怀远面露难色,声音低沉下去,“边军缺饷已久,士气低迷;军械老旧,弓弩无力对抗鞑靼铁甲;国库空虚,大规模调兵遣将,粮草、赏赐皆是天文数字。且鞑靼骑兵来去如风,我军以步卒为主,野战难以抗衡。眼下……恐只能据城死守,待敌粮尽自退。”
“据城死守?待敌自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出列,是礼部尚书王崇焕,他一脸忧色,“齐侍郎此言差矣!坚壁清野,岂非将城外百姓尽数弃于胡虏屠刀之下?此乃仁政所不容!况且,战端一开,耗费巨万,国库如何支撑?老夫以为,当遣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鞑靼营中议和,许以金帛,暂息刀兵,方为上策!”
“王大人!”齐怀远闻言,额上青筋暴露,强压怒火道,“与虎谋皮,焉有其利?鞑靼贪得无厌,今日许以金帛,明日他便索要城池!唯有迎头痛击,将其打疼打怕,方能保边境十年太平!至于百姓……末将愿亲率精锐,出城游击,虽不能退敌,亦要让其不得安宁!”
“胡闹!以卵击石,徒增伤亡耳!”王崇焕连连摇头。
主和与主守两派顿时争论起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张煜龙冷眼旁观,洞察之眼悄然运转。王崇焕【忠诚度:50,情绪倾向:保守,惜财,恐战】;齐怀远【忠诚度:78,情绪倾向:主战,焦虑,为国】;其他官员也多是各怀心思,或惧战,或主和,或观望。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陛下,老臣以为,王大人与齐侍郎所言,皆有道理,却皆非万全之策。”
众人望去,竟是许久未在朝堂上积极发言的摄政王李承稷。他缓步出列,对张煜龙躬身一礼,继续道:“战,则国力消耗甚巨,胜负难料;和,则示弱于人,后患无穷。不如取其中道,一面调集精兵强将,陈兵边境,示之以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一面暗中遣使,接触鞑靼内部与阿史那·咄苾不和的部落,许以利诱,行分化瓦解之策。如此,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能以较小代价,化解此次危机。”
李承稷的策略,老辣而圆滑,既避免了直接开战的风险,也展现了积极姿态,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智慧。不少官员闻言纷纷点头,认为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了御座上的年轻皇帝身上。是战?是和?是守?帝国的命运,等待着他的抉择。
张煜龙缓缓站起身,走到亭边,望着西北方向的天际,那里仿佛有狼烟升起。他沉默片刻,然后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鞑靼欺我新立,掠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议和?朕的字典里,没有用金帛换来的和平!唯有打得他们跪地求饶,才能换来真正的安宁!”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摄政王所言分化瓦解之策,亦是用兵之要,可并行不悖。但朕要的,不是退敌,而是歼敌!不是守成,而是开拓!”
“传朕旨意!”张煜龙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金铁交鸣,“第一,即刻起,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命兵部、户部、工部,三日之内,拿出详细的粮草、军械、兵员调动方案!第二,擢升齐怀远为兵部尚书,总揽此次对鞑靼战事筹备!第三,释放部分内帑,优先补发边军欠饷,犒赏将士!第四,召天下精兵,汇聚京畿,朕要亲自校阅,选拔锐士!”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道道惊雷,炸响在众人耳畔。不仅主战,而且要主动出击!不仅要打,还要御驾亲征的架势!
“陛下!万万不可!”王崇焕等人急忙劝阻,“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兵凶战危……”
“朕意已决!”张煜龙斩钉截铁地打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若贪生怕死,何以面对天下百姓?何以统御百万雄师?”
他目光如炬,看向李承稷:“皇叔,分化瓦解之事,便劳你多费心。但朕希望皇叔明白,此乃辅策,决战之关键,仍在战场!”
李承稷深深看了张煜龙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复杂,最终躬身道:“老臣……遵旨。”
“齐怀远!”
“末将在!”
“朕给你最大的支持,也要你在最短时间内,给朕练出一支能征善战之师!可能做到?”
齐怀远热血上涌,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陛下信重,末将万死不辞!必为陛下练出虎狼之师,扫荡漠北!”
“好!”张煜龙大手一挥,“都去准备吧!退下!”
众臣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躬身退去。御花园内,只剩下张煜龙一人,独立秋风之中。
他知道,这场战争,将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考验,也是将帝国推向强盛的转折点。他不仅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更要在朝堂上、在后勤上、在人心上,打赢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他唤出系统界面,看着那170点积分,眼神坚定。是时候,为这支即将踏上征途的军队,装备上一些超越时代的“惊喜”了。
【叮!面临重大国家危机(外敌入侵),做出坚定主战决策,极大提振朝野士气,帝王魄力彰显。获得经验值+50。】
【当前等级:Lv.4(168\/400)。系统积分:170。】
战争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而张煜龙的征程,才刚刚进入真正的波澜壮阔之处。
喜欢朕的大学时代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朕的大学时代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